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秦会稽刻石述闻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30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秦会稽刻石述闻,  绍兴文化积淀深厚,遗存大量历代刻石与碑版,成为今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

   绍兴文化积淀深厚,遗存大量历代刻石与碑版,成为今人研究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珍贵史料。其中存世最早的当首推秦始皇东巡时所立的会稽刻石。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王嬴政巡游江南时,曾上会稽,祭大禹,登上秦望山(原名天柱峰),以望东海。为了宣扬他统一中国的公德,乃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立碑石于秦望山(一说鹅鼻山、何山)之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会稽刻石”。由于系由李斯撰并书,故俗称“李斯碑”。碑文三句一韵,每字四寸见方,以秦篆书写,凡289字,其内容主要称颂秦王统一中国的业绩及秦王朝奉行的大政方针。后司马迁将此全文载入《史记•秦始皇本纪》。
会稽刻石历来受人重视,各种史书多有记述。东汉《越绝书》谓,“(秦始皇)东汉之会稽……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尺六寸,刻丈六于越东山上”。北魏《水经注》云:“秦始皇簦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南史•范云传》载:“会稽秦望山有始皇刻石,文皆大篆,人多不识”。南朝《会稽记》称:“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刻石,其碑见在。”可见直至南梁,此碑尚在,文亦无恙。
但由于长期暴露山野,经历风雨剥蚀,至南宋绍兴年间,刻石虽存,而字迹已磨灭殆尽。
现存的会稽刻石已非原物,几经复制。元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刻成碑,勒于府学宫稽古阁,并在碑阴面增勒另一秦篆“峄山碑”。清康熙年间,碑阳会稽刻石被石工磨损,而碑阴峄山碑文仍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绍兴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由刘征重刻,立于府学宫原处,文后有李亨特自跋及清代学者翁方纲、阮元、陈焯等题记。 
此碑于1987年由原府学宫(今绍兴稽山中学)以置于大禹陵碑廊内。碑高2.2米,宽1米,上刻小篆12行,每行24字。铭文内容与《史记》所载个别文字有所不同,并以隶书书有题记3行,计60字。虽几经复摹,就中尚可一窥秦篆的神韵。
秦会稽刻石引起日本国学人关注。早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日人以高规千叶所藏双钩本在日本重刻;光绪二十七年(1901),又以钱泳本再度翻刻于焦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书法之乡—摩崖石刻—会稽刻石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登上秦望山顶,大约面对古越大地,颇生感慨,即使丞相李斯刻石立碑于秦望山,即“会稽刻石”。刻石由李斯撰文并篆书,俗称李斯碑。现存之会稽刻石,已几经复刻。元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駉以家藏旧本摹勒,与徐铉所摹绎山碑表里相刻,置于府学宫之稽古阁(今绍兴市稽山中学)。碑高230厘米,文小篆,与《史记》所载有数字不同。此刻在清康熙(1662-1722)年间又为石工磨去。乾隆五十七年(1792)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氏本双钩上石,刘征刻,立于原处。现移于大禹陵碑廊。会稽刻石已传至日本,光绪十一年(1885),日人以高槻千叶藏双钩本,重刻于日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以钱泳本再翻刻于焦山。
· 越文化—民间艺术—金石篆刻
民间美术类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是以金石篆刻创作与研究为主、兼及书画的文人民间结社。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家仁、王礻是、叶铭、吴隐等召集同发起创建。1913年,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甲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史等卓然大家,印社由此声誉日隆。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同人雅集,并形成独特的祭仪和活动模式。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于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文物考古、出版交流等方面均取得旧址成就,为海内外研究...
·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瓷
【越瓷】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唐宋时期,越瓷品类丰富,制作精湛,有"类玉"、"类冰"之誉。唐朝将大批越瓷从明州(今宁波)港运销亚、非、欧2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北宋中期渐趋衰落。1949年后,越瓷又重放异彩。1954年投产的绍兴瓷厂,继承传统瓷艺,研究试制成功了500多个花式品种,年产量5000万件左右,畅销国内,远销30多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试制成功的变色釉瓷器,能变幻14种颜色,1981年获全国轻工业重大科技成果奖。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