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灶头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2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灶头, 江南比较重视灶间。灶间里的灶头,体量大,功能也比较复杂,一般做得十分考究。其中

  江南比较重视灶间。灶间里的灶头,体量大,功能也比较复杂,一般做得十分考究。其中绍兴民居中的灶头尤为讲究。
绍兴家宅中的灶头,分“灶上”和“灶下”两部分,炒菜时须两个人合作,掌勺的在“灶上”,副手则在“灶下”烧火。灶台高约一米余,一般规模的人家用两口锅,叫双眼灶,长度大约一米半。大家会有三口锅,叫三眼灶,长度则可达两米许。这种灶往往在两只锅之间,一前一后有两口很小的锅,叫“汤锅”,烧热水用来洗脸洗碗。但汤锅不用特意去烧。烧饭做菜时的热量就够了。绍兴人有句谚语:“镬里不滚,汤锅里先滚。”意思是说锅里的水未开,汤锅里的水先开了,借意是当事人不说,边上人先开口帮腔,有爱管闲事之意。
绍兴人比较节俭,平时往往不特意炒菜,多是烧饭带蒸菜。锅里烧饭,锅上放“饭架”(用竹或木做成的架子),可以把一碗碗的鱼、虾、蔬菜、豆制品之类都放在上面蒸。饭烧好了,菜也熟了。有的用两层饭架,菜碗上再放饭架,上面再放菜碗,堆得很高。因此,绍兴的锅盖有两种:炒小菜用平锅镬盖,烧饭蒸小菜则用高镬盖。镬盖都是木制的。平锅镬盖不用时便竖放在锅对面的灶壁处;高镬盖则放在锅的上空,离地约2米处的镬盖架上。这样不但节约了空间,使用起来也方便。“灶上”四周,一侧靠墙,一侧是灶壁,与“灶下”相连;另外两侧则是操作用的,这里做有流水槽,外侧有曲尺形的木护栏。洗碗洗锅的脏水流出来,顺着流水槽通过墙洞排出室外,这个洞叫“水界坝”,因为墙外的洞前用砖挡住,不让脏水冲向外面,只让它顺墙而入室外地面的沟槽。用餐以后,灶上总是洗刷得很干净,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家庭主妇很勤俭。
灶壁其实是烟道,厚约一尺,离地约一米半的高度上,内部就是空心的了,烧煮时烟从这里通向烟囱。灶壁还开一些小洞,放盐钵、火柴盒等小东西。灶壁上部设灶司堂。灶司堂做得很考究,形如宫殿,但只是体量甚小,高尺余,宽不到一尺,深仅三寸。里面放一块纸牌,即灶司菩萨。平时有小竹帘遮起来,供奉时卷上帘子。八月初三是灶司菩萨生日,这一天要祭供素食,六碗左右,并有三盅酒,三碗饭,三双筷子,点上香烛,拜一拜,保佑平安。每年的腊月廿三,是灶司神牌取下,在院子里供奉,供物除上述的外,加一只公鸡,一盘糖饼,一盘黄豆。供奉毕便烧灶司神牌,同时将黄豆抛向屋顶,说这是给灶司神的坐骑吃的。而糖饼不知怎么解释,据说是给灶司神吃的,吃了糖饼,嘴粘住不能说话,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多嘴了。到了除夕那天,灶司神从天上回来,那时就将新买的灶司神牌重新放在灶司堂里,和八月初三那样的规格再供一供。年年如此。
“灶下”大约一米深,与灶一样宽,前面放一只小板凳,可坐着烧火。炉膛前有一个装灰烬的空间,用一块条石挡住,称“灰仓”。灰烬满灰仓时就叫“换灰的”购去作为肥料。“灶下”一般不放很多的柴草,要另外设一间“柴间”放柴草,为禁止火烛。绍兴人有句谚语:“穷灶下,富水缸。”水缸里的水要常满,这些水不但供吃用,也是一种消防措施。
绍兴的也也讲究艺术性,泥水匠砌灶修灶都要在完工前在“锦上添花”,在灶上画画,兰、竹、梅花、枇杷、桃子等,在我的记忆里,那些默默无闻的泥水匠都是绘画高手,有的还在灶的上面写字,除了吉祥、如意之类的词,还写一些更有创意的“字”,如黄金万两、孔孟好学),寄托其美好的愿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茶馆
绍兴也是著名的“茶乡”,南部山区盛产茶叶,平水珠茶更是全国闻名,还曾作为贡品。绍兴人喜欢喝茶,因此茶馆(茶店)遍及城乡。绍兴最常见的茶馆(店),一般设在较为冷僻的地方,也有开在临河的街头,尤其是船埠头,以招徕过往行人。绍兴茶店的格局大同小异,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放有两张桌子,俗称“马头桌”。那些声望高、说话算数的高辈分或有背景的人,才有资格坐马头桌,普通茶客是不会去坐的,茶店中间是一条通路,板桌、板凳放置在两旁,一端紧靠墙壁,这种茶店、茶客多是处于生活底层的人,有城内的苦力、脚夫,有上城的农民,也有空闲在家的老头,当然,在绍兴城内,也有一些档次上规模的茶馆,如清末民初的“适庐”、“镜花缘”、“第一楼”等,就是比较高雅的场所。绍兴的茶店,主要是喝茶的场所,人们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海阔天空地谈山海经。为了吸引茶客,茶店便请来了说书和唱莲花落的人,特别是晚上,各个茶店几乎都有艺人的演出,空闲的人,...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锡箔
【绍兴锡箔】俗称?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先由"罪人"制造。故旧时箔铺门前均系木栅,上钉竹片,并串有铁链,形同牢门。后逐渐成为绍兴民间的一大产业。箔业发展甚快,至民国时期,绍兴城内几乎半数人从事此业,故有"锡半城"之称。1949年后,城内箔庄、箔坊相继停业。1979年,为适应外贸需要,复建绍兴箔庄。产品除少量内销外,多由香港转销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