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蹦回史前的绍兴文明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5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蹦回史前的绍兴文明, 新时期时代,也就是距今7000多年前,於越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考古学家发现当
  新时期时代,也就是距今7000多年前,於越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考古学家发现当时的大越境内已能建筑“赶栏”式房屋,梁柱间 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生产工具有伐木的石斧、石凿、农耕骨耜。陶器除了钵、罐、盆、盘等日用外,还有绦猪、陶狗、陶鱼、陶蚕造型的陶塑艺术品。於越先民创造了骨哨只类的音响器具。当时已普遍使用木船,船有木浆。发明了养蚕织丝技术,有陶质和木质的纺轮。上述均有文物为证。
如果你是细心的唯美主义者,可以在博物馆里找到一只绍兴马鞍寺桥仙人山遗址出土的夹砂红陶鱼形足鼎,他的造型之美妙足以让现代新新一族醣目。
亮点3  没准你就是於越族的后裔
   於越在原始社会后期逐渐形成为民族,以会稽山地不中心,慢慢发展自己的生产与文化。有人说,於越是大禹的后代;更多的人认为,於越族人就是本地的土著人,其先民创造了河姆渡文化。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早期,他们又以现在的绍兴为中心,建立了强大的越国。是我国古代的活动在浙东地区百越族中最先进的一部分。於越的名称在汉以后,就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与汉族逐渐融为一体了。於越族对绍兴的古今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包括精神与物质,渗透到绍兴文化的各个层面以及居民的心理素质。比如,绍兴现在的城市是心句践时筑的小城为基础的;“越都”的名称,在绍兴的各行各业中仍被争相引用;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精神,是世世代代的绍籍人传给儿女的心灵图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灶头
江南比较重视灶间。灶间里的灶头,体量大,功能也比较复杂,一般做得十分考究。其中绍兴民居中的灶头尤为讲究。绍兴家宅中的灶头,分“灶上”和“灶下”两部分,炒菜时须两个人合作,掌勺的在“灶上”,副手则在“灶下”烧火。灶台高约一米余,一般规模的人家用两口锅,叫双眼灶,长度大约一米半。大家会有三口锅,叫三眼灶,长度则可达两米许。这种灶往往在两只锅之间,一前一后有两口很小的锅,叫“汤锅”,烧热水用来洗脸洗碗。但汤锅不用特意去烧。烧饭做菜时的热量就够了。绍兴人有句谚语:“镬里不滚,汤锅里先滚。”意思是说锅里的水未开,汤锅里的水先开了,借意是当事人不说,边上人先开口帮腔,有爱管闲事之意。绍兴人比较节俭,平时往往不特意炒菜,多是烧饭带蒸菜。锅里烧饭,锅上放“饭架”(用竹或木做成的架子),可以把一碗碗的鱼、虾、蔬菜、豆制品之类都放在上面蒸。饭烧好了,菜也熟了。有的用两层饭架,菜碗上再放饭架,上面再放菜碗,堆得...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茶馆
绍兴也是著名的“茶乡”,南部山区盛产茶叶,平水珠茶更是全国闻名,还曾作为贡品。绍兴人喜欢喝茶,因此茶馆(茶店)遍及城乡。绍兴最常见的茶馆(店),一般设在较为冷僻的地方,也有开在临河的街头,尤其是船埠头,以招徕过往行人。绍兴茶店的格局大同小异,在靠近门口的地方,放有两张桌子,俗称“马头桌”。那些声望高、说话算数的高辈分或有背景的人,才有资格坐马头桌,普通茶客是不会去坐的,茶店中间是一条通路,板桌、板凳放置在两旁,一端紧靠墙壁,这种茶店、茶客多是处于生活底层的人,有城内的苦力、脚夫,有上城的农民,也有空闲在家的老头,当然,在绍兴城内,也有一些档次上规模的茶馆,如清末民初的“适庐”、“镜花缘”、“第一楼”等,就是比较高雅的场所。绍兴的茶店,主要是喝茶的场所,人们一边喝茶、抽烟,一边海阔天空地谈山海经。为了吸引茶客,茶店便请来了说书和唱莲花落的人,特别是晚上,各个茶店几乎都有艺人的演出,空闲的人,...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