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园林小史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5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园林小史,  在当今中国园林的总谱之中,绍兴园林似并无突出的地位。但在历史上,晒兴园林式大

   在当今中国园林的总谱之中,绍兴园林似并无突出的地位。但在 历史上,晒兴园林式大有“优胜纪略”可书的。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获释返越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筑城建廓。范蠡大夫受命,先后主持建筑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形成“八山中藏”的雄伟之势,并在城内和城周边营造游台、灵台、斋台、驾台、离台、燕台、美人台、射苑等一系列宫台苑囿,供越王及其侍臣游乐憩息。这种具有早期皇家园林性质的建筑,可视为绍兴园林的滥觞。
两晋南北朝,中原人口大量南徙,一批名门望族和文人学士钟情于会稽山水。其时人们追求返朴归真,视自然为至善至美。他们远避嚣烦,寄情山水,啸傲烟霞,在此间择地营建别墅,长期定居,以观赏自然景色和休息为主的园林之筑便应运而生。其中以王羲之、谢安、孙绰等诸君子雅集觞咏之地山阴兰亭和谢安隐居之所会稽东山(今属上虞)始宁园为最著名,后者谢灵运曾《山居赴》以纪之。
唐宋两代,越州文物阜盛,名士云集,先后来越主政者之中亦颇多文人墨客。他们性喜游历山水,吟诗作画,尽声色泉石之乐。为了朝夕拥有诗情画意,凿池引流,兴建私园,再现山林之美,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并以亭台楼阁、厅堂廊榭等建筑巧妙融合之,便于随时可临,做到“隐居不必买山,看竹无须问主”。其时州治内先后出现西园、曲水园、赐荣园、沈氏园、齐氏园、丁氏园和蓬莱阁、望海亭、清白堂、满桂楼、轩亭等著名园亭建筑。郊区则有孔尚书园、小隐园、昌园、翠薇园、好泉亭等。
历明迄清,今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宅园兴筑盛极一时。特别是许多文人积极参与园林设计和造园实践,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引入园林。一些文人往往家有庭院,或参与园事,他们造园必有书斋吟馆,名为园林,实为读书吟诗挥毫之所,作雅集文酒之会,故这一时期绍兴文人园最为发达,数量甚多。而一些官僚晚年告老还乡,必置田宅以悠游岁月,拥有园林之乐变成为他们自命风雅的依托。从现存的古代民居来看,这一时期绍兴城乡以规模宏大、建筑精致的大台门为标志的豪宅增多,出现大量私人宅园。同时,随着明代中叶以后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他们在取得生活温饱之余,对园林有所钟情。或在春秋佳日作郊游,或借他人池馆稍作淹留,或在庭前宅后植树养花,设置盆景,朝夕相对。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绍兴园林艺术臻于成熟,出现大量的市园、郊园、平地园、山麓园。这些园林借鉴唐宋写意艺术,强调主观的 意兴和心绪表达,重视缀山、叠石、理水的技巧,注意园林的文学韵味,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明祁彪佳在其《越中园亭记》中载有绍兴历代园亭280余处,其中明代尚存的有 170余处。绍兴城内有快园、砎园、淇园、捷园、选流园、秋水园、蒹葭园、东武山房、白马山房、青藤书屋和越王亭、紫翠亭、筠芝亭、千峰阁等70余处;城南有天镜园、宜园、怡园、众香园、阜庄、表胜庵、镜波馆、宛委山房、玉笥山房、快阁等40余处;城东有畅鹤园、质园、镜漪园、烟萝洞、鉴湖一曲、土城山房、石篑山房等20余处;城西、城北有密园、彤园、寓园、柯园、潘园、涉园、砚园、瓜渚湖庄、胐园等30余处,可谓蔚为大观。
民国时期,民生凋敝,许多园林因无力修葺而日渐荒废。加以抗日战争期间绍兴城乡遭到日本侵略军践踏,园林建筑多遭破坏。至40年代末,绍兴城内和郊区仅存沈园、赵园(省园)、青藤书屋、兰亭、东湖等少数几处园林,且面目破敝,甚少诗情画意。
5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逐步修复兰亭、东湖、龙山、青藤书屋、沈氏园等处园林景观,并先后将赵园(省园)、府山(龙山)、飞来山(塔山)、东湖、沈园等处辟为公园,供公众游览休憩。绍兴园林的魅力遂得到越来越多的游人的领略和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灶头
江南比较重视灶间。灶间里的灶头,体量大,功能也比较复杂,一般做得十分考究。其中绍兴民居中的灶头尤为讲究。绍兴家宅中的灶头,分“灶上”和“灶下”两部分,炒菜时须两个人合作,掌勺的在“灶上”,副手则在“灶下”烧火。灶台高约一米余,一般规模的人家用两口锅,叫双眼灶,长度大约一米半。大家会有三口锅,叫三眼灶,长度则可达两米许。这种灶往往在两只锅之间,一前一后有两口很小的锅,叫“汤锅”,烧热水用来洗脸洗碗。但汤锅不用特意去烧。烧饭做菜时的热量就够了。绍兴人有句谚语:“镬里不滚,汤锅里先滚。”意思是说锅里的水未开,汤锅里的水先开了,借意是当事人不说,边上人先开口帮腔,有爱管闲事之意。绍兴人比较节俭,平时往往不特意炒菜,多是烧饭带蒸菜。锅里烧饭,锅上放“饭架”(用竹或木做成的架子),可以把一碗碗的鱼、虾、蔬菜、豆制品之类都放在上面蒸。饭烧好了,菜也熟了。有的用两层饭架,菜碗上再放饭架,上面再放菜碗,堆得...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锡箔
【绍兴锡箔】俗称?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先由"罪人"制造。故旧时箔铺门前均系木栅,上钉竹片,并串有铁链,形同牢门。后逐渐成为绍兴民间的一大产业。箔业发展甚快,至民国时期,绍兴城内几乎半数人从事此业,故有"锡半城"之称。1949年后,城内箔庄、箔坊相继停业。1979年,为适应外贸需要,复建绍兴箔庄。产品除少量内销外,多由香港转销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