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话说乌毡帽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5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话说乌毡帽,   关于毡帽的来历,绍兴过去曾流传过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会稽山

    关于毡帽的来历,绍兴过去曾流传过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在越王勾践时期,会稽山有几个猎人相约上山打猎,打伤了一只,老虎带伤进穴而毙.旁边还有刚出生的小老虎。抬虎捉虎之余,猎人发现小老虎躺过的锅底状的毡块,既结实松软,又光洁暖和,原来是由吃剩的羊毛猪毛长年累月躺压叠积而成,猎人一试感觉不错,受此启发,毡帽由此演化而成。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细细考证,毡帽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新疆楼兰罗布泊孔雀河北岸的古墓沟出土的毡帽,经碳“测定,距今约3880年(+90年),这说B丹在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大西北就有戴毡帽的事象。《周礼注疏》卷七日:“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说明在2700多年前的周代已有用细毛制毡的生产活动。后在楼兰遗址和罗布淖尔墓又有汉代毡帽出上。唐代有用白毡制作的毡帽,称之“白题”,为三角形、高顶、顶虚空、有边、卷檐。系汉魏时从西北地区传人内地,隋唐广行民间。
    明代张岱在《夜航船》记述:“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这与明代会稽入曾石卿嘲人戴“鹅黄蚕茧燕毡帽”之戏言,均认为毡帽源自“羌人”和“燕地”。
    在《红楼梦》第九十几时,忽见有一个人头上戴着毡帽,身上穿着一身青布衣裳……”从曹雪芹的描述中,反映了清乾隆时期毡帽已是一般平民的帽饰。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绍兴有个叫潘尚升的人,从农村袍渎搬人城区,在繁华闹市西营口北侧,使用原来生产红毡的“潘万盛”招牌,生产毡帽。这是绍兴城区历史上首家专业毡帽店,店堂兼作坊,在单间店门内的黑色青龙牌上,书“真不二价”四个金字,雇工三四人,年产约2000顶左右,自产自销,每顶价格银圆一元贰角,生意不错。在店面两侧挂有“货真价实”、谨防假冒”两块木制挂牌。遇淡季时生产一种低档毡帽,销往金华、兰溪,当地妇人烧饭遮头多用此帽,名“灰帽”,亦为一俗。
    此后,城区又有二家规模较小的毡帽店先后开张,一家是板桥头火神庙隔壁的“严聚泰”,一家是上大路日晖弄口斜对面的“王永兴”,但均在1930年左右倒闭,部分师傅进入“潘万盛”,自此“潘万盛”名声渐大。
    1940年10月下旬,日寇侵入绍兴,烧毁城区大善寺至水澄桥一段店铺房屋,“潘万盛”亦遭其难。1942年重建后,友人送去一幅老虎画志贺,挂于店堂,老虎是毡帽徂师的传说大概与此有关。40年代后期,陶堰有毡帽作坊5家,年产约7000顶以上,可见毡帽当时销路不错,颇受欢迎。绍兴城区在1940年至1956年合作化前,还有设在偏门的“沈宝记”,设在马务桥的“丁有记”,设在县东门的“韩金记”等兼作坊的毡帽小店数家。
    绍兴毡帽取材为一般的羊毛,用干泥土法脱脂后制成帽坯,加湿加热。反复用手工挤压揉搓,通过缩绒的物理作用制成。以野生植物花叶果汁与皂矾染色,能不褪色。它是厚达五厘米左右的双层无纺织物,质量以厚薄均匀、质地坚挺、厚实柔软、牢固耐磨为上品,经久耐用,一般可戴用八年十年甚至更久,破了打上补丁还可以再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习俗的变化,现在戴毡帽的人越来越少,但它曾长期是绍兴农民特有的帽饰,在人们心目中已经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颇具文化特色的乌毡帽,它与乌篷船、乌干菜一样,张扬着绍兴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直到现在人们一看到它,就会想起绍兴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就会产生无限遐思和美好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乌大网
【乌大网】旧时,绍兴境内可放养鱼类的"荡面"达4000余公顷,约700多个渔区,俗称"渔荡"。掌管渔荡的人称"渔大司"。他们长期从事渔业,富有经验并掌握养殖不同鱼种技术。渔荡养鱼大致在初春放入鱼苗,到冬至以后,鱼一般都长到二三斤,上年漏网的可长到六七斤。为供应"过年"市场,各渔荡要进行一次大围捕,俗称牵"乌大网"。"乌大网"即沉底大网。围捕时,驾船布网,两端各有10多个渔工牵网,并有几个"稳笃公"潜入水底排除障碍物。当渔大司下令"起网"时,两端渔工用力牵拉,提鱼入网。这样一次能捕鱼万斤左右。稳笃公还是寒冬腊月下水捕鱼能手。他们裹着破棉袄,划只半扇乌篷小船,船头生盆火,锅中烧着热水,边划船,边注视河岸边和桥洞下,发现目标甩掉棉袄,赤身跃入水中,捉到鱼后,抛入舱内,抓住船舷翻身而上,用热水擦身,穿上衣裤,喝几口烧酒驱寒。从他们身上体现了越人善舟楫习水性的特点。
·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瓷
【越瓷】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唐宋时期,越瓷品类丰富,制作精湛,有"类玉"、"类冰"之誉。唐朝将大批越瓷从明州(今宁波)港运销亚、非、欧2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北宋中期渐趋衰落。1949年后,越瓷又重放异彩。1954年投产的绍兴瓷厂,继承传统瓷艺,研究试制成功了500多个花式品种,年产量5000万件左右,畅销国内,远销30多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试制成功的变色釉瓷器,能变幻14种颜色,1981年获全国轻工业重大科技成果奖。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