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剧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15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剧,越剧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是由嵊县农村初以田头说唱的“落地唱书”,继则沿本

  越剧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是由嵊县农村初以田头说唱的“落地唱书”,继则沿本卖唱,再而进入茶馆酒肆的说唱技艺衍变而来。光绪三十二年(1906)艺人首次登台演出,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于绍兴、宁波一带农村演出。民国初年,诞生了男女小歌班,20年代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之名与绍兴乱弹的绍兴大班相区别,并在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徒歌清唱改为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l。民国十二年(1923)又出现了绍兴文戏女子科班,简称女子文戏,为适应女子演唱,又改[丝弦正调]为[四工调]而享誉绍兴、宁波、杭州和上海。
  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遂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1938年,女子绍兴文戏队伍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绍兴、宁波、上海各地戏剧专刊和小报遂称“绍兴文戏”为“越剧”。1942年,女子绍兴文戏进一步倡导改革,正式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演剧团体之多,流动面之广,列全国之首,成为除京戏以外的全国第二个大剧种。越剧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改革,形成了一种具有慢慢梳理、娓娓道来、诗情画意般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方式。剧目大多取材于传统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小歌班和绍兴文戏阶段,有《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记》、《梁山伯》等;女子文戏时期,有《九美图》、《三笑姻缘》、《大闹嘉兴府》和《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大量折子戏;女子越剧时期,有《花木兰》、《雷雨》、《祥林嫂》等。建国后,新创作越剧剧,目400部以上,其中被摄制成电影片的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孟丽君》、《西厢记》等30多部)它的观众主要是中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其中又以妇女观众为多。由于大多数越剧演员重视唱腔功夫,逐步形成了众多流派,使观众从不同的唱腔中获得美的享受。
  越剧音乐渊源于唱书时期的[四工调],其基本唱调,由落地唱书的[吟哦调]发展而来,小歌班时期以[吟哦调]派生出的[吟哦北调]和[吟哦南调]为基本调。用笃鼓和檀板击节,人声帮腔。20年代配以丝弦锣鼓伴奏,并以[丝弦正调]为基本调。改称绍兴文戏。30年代女子绍兴戏改用[四工调]为主调。40年代初改为[尺调]为主调,以反调[弦下调]为辅。确立了女子越剧的音乐唱腔格局。越剧唱调常用词格有二:一为七字齐言对偶,一为十字齐言对偶,上句可韵可不韵,下句必须押韵,平仄通押。唱调乐体结构,以上下两句为基础,往往以不同落音的四句构成一个单位。
  越剧脚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4堂;小生堂有穷生、儒巾生、武小生;旦堂有小旦、老旦,小旦又分闺门旦、悲旦、花旦、正旦、泼旦;老生堂分为老生、老外;花脸堂分为小花脸、大花脸。但也不受此限。其表演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常以大段演唱叙事抒情和刻划人,几乎每部大戏均有几场以唱为主的重场戏。越剧的做功,融话剧的写实性与戏曲的写意性手法于一体,既有程式,又不受程式制约,善于从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出发去驾驭传统程式,开拓新的表现程式。
  越剧从落地唱书、小歌班、女子文戏到女子越剧,涌现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如小歌班时期的卫梅朵、王永春、白玉梅、马潮水等,女子文戏时期的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马樟花和姚水娟等,更有称为“越剧十姐妹”的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和戚雅仙、王文娟等。建国以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如吴凤花、钱惠丽、钱爱玉、何英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绍兴文化—越瓷
【越瓷】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成熟于东汉,兴盛于唐。唐宋时期,越瓷品类丰富,制作精湛,有"类玉"、"类冰"之誉。唐朝将大批越瓷从明州(今宁波)港运销亚、非、欧2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北宋中期渐趋衰落。1949年后,越瓷又重放异彩。1954年投产的绍兴瓷厂,继承传统瓷艺,研究试制成功了500多个花式品种,年产量5000万件左右,畅销国内,远销30多个国家或地区。1980年试制成功的变色釉瓷器,能变幻14种颜色,1981年获全国轻工业重大科技成果奖。
· 越文化—民间艺术—越剧
传统戏剧类越剧,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越剧前身是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早期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女子科班出现后,女演员不但代替了男班艺人,更推进了越剧的发展、成熟。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嗄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调腔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越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采用立体...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花边
【绍兴花边】用细纱编织而成。原名"万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清末传入绍兴,逐渐成为农村妇女的一种家庭副业,是融国外工艺与中国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手工艺品。1949年,成立花边社(后易名花边厂),主产品有万缕丝花边、辫子万缕丝、镶边大套、锭织花边、机织网扣花边等。"万缕丝"和"镶边大套"先后在国内获奖。出口欧美、日本、港澳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也有少量内销。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三乌
又称“三乌文化”,这一名称由来己久。它是绍兴地方特色的一种产物,具体所指的三乌即:乌干菜、乌毡帽、乌篷船1、乌干菜——乌干莱又叫霉干菜,因其色黑故称乌干菜。一般用芥菜,尚未抽苔的白菜和油菜等腌制后晒干而成。此菜味道鲜美、吃了开胃,夏天用它做汤佐餐,还有消暑防痧之效,据说多年陈的干菜效果更佳。乌干菜加淡笋,经过加工,称为“干菜笋”,亦有的称“笋干菜”的,用它蒸猪肉,是一道典型的绍兴家乡菜——“霉干菜蒸肉”,当地人则称为“干菜毗猪肉”。此菜肉血红亮、油而不腻,菜含肉油,肉沾菜香,越蒸越糯,其味甚鲜。据传此菜系明代徐文长所首创。2、乌毡帽——该帽因色黑、顶圆、有卷边而得名。用的原料是纯羊毛、染色、干燥、修整等工艺比较讲究,生产过程较复杂,先后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它有隔热、保暖、御寒、避雨、遮阴、当坐垫、防止外伤、不易受潮等多种用途。过去小城镇及农村的男子人人头上都爱戴此帽,夏天戴了凉,冬天戴了热...
· 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兴的桥
绍兴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据1893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文明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为该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站前的桥梁密度的45倍(该城面积为567平方面积,当时有桥378座,现仅存桥76座),为清末时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苏州城内面积21平方公里,清末有桥310座),石桥连街接巷,五步一登,十步一跨,真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在这众多桥梁中,古桥占有很大比例,是国内保存古桥品类、数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自适应于小江小河的木梁桥、木拱桥,到适应于大江大河的浮桥,继而发展到梁桥、三边形桥、五边形桥、七边形桥、半圆形石拱桥、马蹄形石拱桥、椭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