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绍兴文化—绍剧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20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俗称绍兴大班,三十年代一度称为“越剧”,以后“女子文戏”相沼呼为“越剧”,才不复再用此名。绍兴乱弹的发展从其演唱定调角度看,经历了清康熙年间的尺调乱弹、乾隆年间的正宫乱弹和清末民初至四十年代的小工调乱弹三个阶段,从而形成了区别于浙江其他各路乱弹如浦江乱弹、温州乱弹和台州乱弹的独有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定名为绍剧,形成了剧有定辞(剧作家编剧)、演有定格(导演排戏)、唱有定腔(作曲定腔)、场有定景(舞美设计)的现代剧种。
绍剧唱腔曲调以[二凡]、[三五七]、[扬路]为主。[二凡]腔调高亢激越,与西秦腔有明显渊源关系,宜于表现慷慨激昂感情,演出时气势雄壮,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唱腔有倒板、浪板、慢板、流水、快板之分,是一种以散唱为特点的板式变化体唱腔。演唱者根据剧情、人物性格需要,可自由演唱,起唱及收音均不入板眼。[三五七]是一种曲牌体向板腔体过渡的唱腔,因其唱句以首句为三字、五字,后句七字组成而得名,属早期吹腔,源于安徽太平(今当涂),故亦称太平[三五七],行腔委婉柔和,流畅动听,宜于抒情。板式有慢板(一板三眼)、中板(快三眼)、快板(一板——眼)及清板之分。此外,尚有[扬略]、[高腔]及,I小调]在部分剧目中使用。主奏乐器以板胡、笛、斗子,并以大锣、大钹、大堂鼓、索锣、京钹、小锣、小钹为打击乐器,锣鼓点粗犷朴实,自树一格,俗称"绍敲”。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白脸、花脸、旦”三堂共13种角色:白脸堂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花脸堂有花脸(净)、二花脸(二丑)、小花脸(丑)、四花脸;旦堂有正旦、花旦、老旦、作旦、五旦。前期由于史料无存,演员生平不详;抗战后至建国著名演员有擅演三公(包公、关公、济公)生角的林芳锦、筱芳锦、六龄童等,扮演老生的有筱凤彩、吴昌顺、七龄童,扮演丑角的王茂源、盖茂源;饰演大花脸的筱杨松、胡福奎等;扮演旦角的筱玲珑、章艳秋等。
绍剧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据现有资料达400余种,建国后经整理或新编剧目影响较大者,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谦》、《龙虎斗》、《芦花记》、《血泪荡》等,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搬上银幕,荣获中国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发行至70多个国家及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