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浙江九千年—跨湖桥文化·余响与再生(六)
黑光陶一般见于豆、罐两类器物,由于浙江晚期新石器时代有著名的良渚文化泥质黑皮陶,初见很容易相混,其实胎质完全不同,外露的光泽也是不一样的,但这种混淆至少说明在陶艺效果上不分仲伯。这种黑光的表面形态同样反映在一批外红内黑的器物上,如钵类器,内壁十分光亮,为江南其它考古学文化所不见,显然除了应用一般意义上的还原焰烧造技术外,还经过精心的打磨。器物上常见周正的弦纹、棱纹,分明使用了轮制技术,对于跨湖桥遗址所在的那个年代,接受这一事实至少是对旧有观念的一大挑战,因为以往的认识是在距今6000多年才有慢轮修正术。令人惊讶的是,在一件外红内黑的陶器的口沿部位发现用粘合剂进行修补的证据,粘合剂呈暗黄色,用料成分尚是一个谜。
第二是完全陌生的陶器群组合。从器名上看,不外釜、罐、钵、豆(圈足盘)、甑几种,但形态完全是新的,如钵型釜、扁腹双耳罐、盅型钵、双腹豆。
第三是纹饰的丰富与成熟。拍印的方格纹在浙江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可以说从未发现过,但跨湖桥遗址出土了相当的数量,粗格者多呈菱形。另外还有蓝纹、篦纹、指甲纹、戳印纹以及“工”字、“卜”字、三角形、方形、圆形等镂空形式。绳纹除拍印,还应当采用了滚印等方法。
如果说第一次发掘后对遗址的文化属性尚有疑问的话,那么,面对这一批陶器,大约谁也无法否认跨湖桥存在着一支完全独立的考古学文化。但从此开始,跨湖桥遗址的孤独感也进一步凸现出来。
发掘工作于7月31日结束。当日萧山文化局、博物馆宴请了考古队员们,大家显然对发掘的收获十分满意,文化局的局长首次提出可以搞个座谈会的想法,“8000年”的大餐需要堂堂正正地端上桌面。兴奋与疑惑一样多的考古人记取了这个机会,后来终于促成了全国性的"跨湖桥遗址学术研讨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