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木器与漆器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90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木器与漆器,木器在河姆渡文化十分发达,出土木器总数近400件,绝大多数出自河姆渡遗址,种

  木器在河姆渡文化十分发达,出土木器总数近400件,绝大多数出自河姆渡遗址,种类丰富,保存良好。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鉴定,在送鉴的26件残木器中取材于圆柏的占20件,栎树的3件,樟树的2件,白腊树的1件。其中大件器大多数取其整段树杆或较厚的板材,细长的条形器则多用树枝或小的片材;也有少量木器是根据工具所要求形状而取其与器形相近似的树杈的连接部位的一段为原料的。加工的方法随各种不同器形有所不同,如曲柄形器柄主要用石器削、凿而成;T形柄、桨等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木器,大多用板材经劈削而成形后再作精工修磨而成;小件木器如镞、矛、刀和细长的棍棒类主要在削制成形后再精磨出锋、刃;蝶形器则主要是用雕凿等法成形后,再辅以修磨、钻孔等工序;筒形木器则取材于整段圆木用石器对剖开后,镂空圆心部位,再作粘合成整器的加工方法,有的还用藤条缠绕加固。铲、T形器柄、镞、矛、凹形器在加工时用火来焦化木材的需去除部位,以提高工效。木器素面居多,部分器柄上刻有简单的几何形图案,木筒等木器的外表则有赭、黑色漆类作装饰。木器以生产工具为主,有耜、桨、矛、铲、绞纱棍、点种棒、机刀、匕、针、棰、杵、夯、蝶形器、牛轭形器及斧柄、锛柄和耜、桨等器柄等。也有相当数量的生活用具和玩具,如木胎漆碗,木盆、木罐和木鱼、陀螺形器等。还有些如木筒等不知其用途的木器。
  木桨已发现10余件,早期木桨体形小而修长,器形规整,桨的柄、叶部位分明而又连成一体,系用整块厚板材加工而成。叶部大多呈狭长的椭圆形,扁薄,桨柄细长,叶柄相连处明显突出于叶的两平面,柄的横断面呈方形,也有少量为上圆下方的。晚期木桨形体变大,出现分体木桨。   河姆渡文化共发现木耜5件,其中河姆渡遗址、鲻山遗址、鲞架山遗址各1件,慈湖遗址2件,鲻山遗址出土的木耜年代早,器形较长,另4件木耜
形制上与其具有明显的传承发展关系。

    13件蝶形器均出自河姆渡遗址的第4文化层。由于蝶形器特殊的造型,学界对其用途看法很不一致。很可能与宗教信仰有关。
  木筒已出土30件,其中27件出自河姆渡遗址,3件出自鲻山遗址。木筒的加工方法系截取一段圆木,对剖成两半后按一定的要求挖凿成厚薄基本均匀的器壁,有的还在近一端处制作成宽窄不一的“隔档”,然后再将两半再粘合成整器,全器制作规整,内外壁平整光滑。部分木筒的器表均匀盘缠藤篾或有黑色漆类涂料加固,半数以上木筒的内壁加工有“隔档”,5件木筒内发现有圆饼形木塞,应与“隔档”的用途有关。木筒长19.3~48、直径6.5~14厘米。木筒则很可能是至今未被我们所认识的打击乐器。
  出自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的木胎漆碗用整段圆木镂挖而成,制作较规整,略呈椭圆形,敛口略残,瓜棱形扁鼓腹,矮圈足略外撇,器表饰朱红色漆,薄而匀,略有光泽。是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漆器实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发现与命名
河姆渡文化的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成果之一,被《考古》杂志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地理位置河姆渡遗址位于东经121°22’,北纬29°58’,即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东部的四明山区北麓和慈溪南部山地之间的峡港型海积平原余(姚)慈(城)平原的原余姚县罗江公社浪墅桥第一生产队所在地的渡头自然村(今余姚市河姆渡镇)。遗址的南边有潮渠发育而成的潮汐河流--余姚江自西向东汇入甬江后注入东海,江南即为四明山区北缘的丘陵山地。遗址地处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遗址直接建于青灰色海相亚粘土层之上。自然环境遗址西距余姚县城(今属余姚市)24公里,东距宁波市25公里。杭甬铁路自西向东穿越余慈平原的中南部,沪杭甬高速公路在姚江南岸沿江通过。渡头村与河姆村隔江相望。河姆村东南有芝岭溪,源于四明山区,自南向北注入余姚江,如今已多为沙滩,水域面宽不到2米;遗址东约2里沿余...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发掘总面积2670平方米,出土石、陶、骨、角、牙、木等质地的编号器物6000余件。堆积厚4米左右。野外将新石器文化堆积划分为四大层。第1文化层: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两类,石器有斧、锛、凿等。陶器陶系有夹砂红灰陶、夹炭红衣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灰)陶四系。器形有釜、鼎、盉、鬹、甑、罐、豆、盆、盘、钵、杯、支座和器盖等。扁平穿孔石斧,长条形带脊石锛,细颈盘口釜,垂腹釜,鱼鳍形、三棱形、凿形、扁凿形足鼎,泥质灰陶镂孔圈足豆、象鼻形釜支架等是该层有代表性的器物。第2文化层:陶器以夹砂灰陶、夹砂红陶居多,其次是夹炭灰陶和夹炭红衣陶,泥质黑陶少量。多角沿釜、钵形釜、扁腹釜、口沿带弱脊的扁圆腹釜、圆锥形和扁锥形足鼎、外红里黑喇叭形圈足豆、牛鼻耳罐、折腹盆和猪嘴形釜支架等是本期主要陶器。长条形弧背锛、石碟形器、两孔骨耜和双孔木耜颇具时代特征。水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石器
河姆渡文化石器早晚变化明显,早期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并存,鲻山遗址燧石质打制石器的数量超过磨制石器,以刮削器为主,燧石质打制石器的大量发现,为河姆渡文化骨器制作、象牙雕刻制品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经浙江省地质研究所鉴定,生产工具类石器多以燧石为原料,少数为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硅质岩、硅质角岩。砺石多采用中粒石英长石砂岩为原料;狩猎工具及装饰品等多为石英及氟石制作,少数为叶腊石和方解石。制作均较原始而粗糙,以琢辅磨,大多保留着打制成形的原貌,仅刃部磨制较精,有的在石器两侧稍加修琢整形。出现少数钻孔石器,使用管钻法和先对凿穿孔后再加钻磨修整两种钻孔技术。器形短小厚实,以斧、锛、凿、砺石为主,另有少量石球、弹丸及玉、石质璜等装饰品。石斧梯形和近似长方形者居多,大部分保留着原来打制的残痕,有的两侧略加修琢或在起刃处以上作简单修磨。起刃处大多位于斧的中段部位,亦为全器的最厚处,有的两面刃不甚对称,刃部磨...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陶器
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征的内涵之一,始终存在于河姆渡文化,只是数量多少而已.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器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河姆渡文化一期陶系:夹炭黑陶约占陶器总数的80%,夹砂黑陶约占20%,彩陶仅在河姆渡遗址有零星发现。夹炭黑陶是在绢云母质的粘土中有意识羼和大量的植物茎叶碎末,谷壳等有机质或事先炭化后再羼入陶土烧成,火候较低,在800℃-850℃之间。考古资料表明,河姆渡文化的夹炭陶器器表呈黑色很大一部分是在特殊的埋藏条件下产生的变色,原本器表应是班驳的氧化红色。胎质松软,胎厚量轻。器形主要有釜、罐、盆、盘、钵、器盖和器座等。夹砂黑陶质较坚硬,火候稍比夹炭黑陶高,在880℃-930℃之间,器壁较薄,器体较重。陶色不如夹炭陶那样黑,器形主要是敞口釜和极少数的罐、钵。彩陶胎质为夹炭陶,器表涂了一层较细腻的灰白色陶土,在陶土将干未干时,经过精心刮削、打磨,犹如披...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河姆渡文化·分布概况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余慈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广泛开展了河姆渡文化遗址专题调查,迄今为止,河姆渡文化遗址除了河姆渡遗址本身之外,还有慈溪童家岙,余姚鲻山、鲞架山,宁波慈湖、慈城小东门、八字桥,鄞县的辰交,奉化的名山后、象山的塔山、诸暨次坞楼家桥、舟山的白泉等50多处遗址。其中鲻山、鲞架山,慈湖、小东门、八字桥,名山后、塔山、楼家桥、白泉等遗址经过科学发掘和试掘。在宁绍平原中部曹娥江东岸的上虞百官三棚桥、驿亭马慢桥等地也采集到类似河姆渡遗址第2层的器物,如泥质灰陶垂囊盉和夹砂灰陶敞口釜等。又从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队获悉,他们在象山、鄞县作第四纪地质调查时发现泻湖相沉积层中有如河姆渡遗址第3、4层的黑灰陶片。浙南永嘉县大小楠溪江交汇处的坦下巨口村地表深3米处发现含陶片、石器和红烧土灰烬炭屑的文化层,陶器有夹砂红陶、器表橙红色夹炭陶和泥质灰陶,器形可辩有釜(鼎)、罐、豆等。乐清白石杨柳滩农民掏砂发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