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四)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0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四),一万年前上山人就吃上白米饭2001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

  一万年前上山人就吃上白米饭

  2001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对上山遗址实施了三期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出土石器及陶器千余件,其中修复出土陶器70余件。并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来到上山,一道尝试用多学科的先进手段采集更多的遗址信息,采取了浮选收集植物遗存以及在发掘过程中尽量保护器物的原始形态,以便进行多学科的分析与研究。今年新出土了一枚骨锥、一些动物骨头和一颗人的牙齿。“上山人”牙齿的出土,意义不同寻常,专家对牙齿进行科学测定后,将推断这颗牙齿主人的年龄、营养状态、食物结构等,可以为丰富“上山文化”提供非常好的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上山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或许,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将由此得到破解。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羼和大量的稻壳、稻叶,遗址还出土了稻米遗存。专家们认为:“上山遗址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这个发现不仅表明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也告诉我们1万年前的“上山人”已经将稻米当做重要的食物资源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吕烈丹博士说:“这粒米不管是野生的和栽培的,意义都同样重大。”上山遗址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解读的可能。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的会长莫多闻教授在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上兴奋地说:“上山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是浙江乃至整个华东地区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重大突破,对我国新石器考古学研究和农业起源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站在畈野上,望着眼前这片普普通通的丘陵田亩,仿佛可以看见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这里的走出洞穴的上山先人,他们以最朴素最古老的方式走在人类从攫取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转轨的伟大实践中……

  上山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秘密

  上山遗址因其独特的发现和存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肯定,2006年6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7日,“上山文化”在浦江被正式命名。上山是浦江的,是浙江的,同时又是中国和世界的。上山遗址透露出的古老信息已经触碰到了文明源头的世界性课题,上山有着在一个更广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与解读的价值。

  从出土的遗物和遗迹,我们可以直观地阅读远古上山人的简朴与粗放,从文化层面与先人作心灵的对话。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复原上山人纯朴而丰富的生活。这正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锦贵所长所说的,目前上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发现与研究。

  是的,上山遗址还在不断地发现和探索中,对上山的认识也还走在路上。上山期待着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实地考察和研究,用他们的丰富经验、科学精神和真知灼见来解读上山的各种信息,集中更多的力量来解开上山遗址的谜底。

  也许,我们现在的发掘仅仅是推开上山的一道远古小门,里面还有一个更加让人惊喜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研究。
上山的先人,也许正在期盼着与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所有关注她的人们,作一次近距离的文化接触和心灵对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一)
从杭州启程,驱车沿着杭金衢高速公路前进,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浦江出口处。“万年浦江”“上山文化”大型广告牌随即跳入眼帘,仿佛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远古与万年前的文化对话。亘古不绝的文化藤蔓浦江,地处浙江省中部,现有县域面积9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距杭州120多公里,浙赣铁路、杭金公路和沪昆高速公路通过境内,是杭州、绍兴、金华经济三角的交汇区。浦江,自东汉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建县,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浦江地形复杂,是一个居高临下孕育水源的地方。境内主要河流浦阳江源自天灵岩南麓,江水自西向东,上游回环于浦西山地,往下横贯浦江盆地,入诸暨,至萧山闻堰汇入钱塘江,全长151公里,而在浦江境内达50余公里。俗语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自古至今,人们伴水而居。生活与文化就在江水的滋润里渐渐展开,山水的灵气在无形之中感染和塑造着一代一代浦江人的灵性。浦江,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天赋,而且日...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三)
一万年,这是一个让人激动又让人多少有些疑惑的数字。虽然它是根据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测出的数据,但仍需要得到考古学家研究认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发现给我国的考古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举成名天下闻2003年11月17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发表了一则名为“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报道,吸引了考古界的兴趣。尤其是报道中提到遗址出土的夹炭陶胎中羼和大量的稻壳遗存,学术界为之震动。成果虽然是初步的,碳十四年代的测定数据也有待于得到考古材料更多的支持,但带给考古人的兴奋却是真实的。而且这种兴奋迅速通过中央电视台、日本的《朝日新闻》等众多媒体扩散开来,吸引了国内外的许多考古专家前来浦江参观考察。如高广仁、邵望平、郭大顺、牟永抗、刘军、王明达、陈星灿、刘莉等专家曾先后来到上山,观摩遗址出土文物,考察遗址现场。2004年12月18日,我国著名考...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二)
上山:等你一万年浦江座落于金华盆地之中,而上山又在浦江盆地地势平缓的河谷地带,在浦阳江的北岸。近处有浦阳江支流洪公溪流过。上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畈野山丘,位于黄宅镇渠南村与三友村之间。说到上山遗址的发现,不能不提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一次取土烧砖。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偶然的事件,农民们从地里取来几车泥,让牛踩了做砖坯。也许是上苍冥冥之中的安排吧,就是这样一道非常简单的工序,发现了几块奇怪的石头和三只脚的罐和破损的陶片。在当时,这些物品也只不过是应该清理出的不能烧砖的平常的杂物而已。但这些杂物却让这几个农民也感到有些好奇,原因是朴素的,因为取土的地方从来没见到造过房子,怎么会有这些东西呢?当时公社恰好有懂得文物知识的干部,看到了这些陶片、石块后就感觉是“老的东西”,虽然不能完全解读这些远古人寄来的信息,但是他们认为这些一定是文物,得送到县里。县文管会的同志看了这些物品后,肯定了它的价值,并到现场作了实...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改写长江下游史前文明
继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中国考古学家日前在浙江浦江命名了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上山文化。这一命名意味着长江下游史前文明再度向前推进。“上山遗址”升级成“上山文化”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渠北和三友村之间。遗址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自2000年被发现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对上山遗址进行了三期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包括以大口盆、平底盘、单耳罐为典型代表的陶器群,以石片石器和砾石石器为特征的石制工具等。2006年11月上旬,教授、严文明教授等国内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专家再次会聚浦江,参加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专家们听取了上山遗址考古领队蒋乐平对遗址发掘成果的报告,考察了遗址现场,研究了出土标本,对上山遗址的年代、内涵、文化性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7日下午,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在浙江浦江...
· 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的九大猜想(二)
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