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文化—浙江九千年—上山文化:长江下游史前文明新源头(三)
一万年,这是一个让人激动又让人多少有些疑惑的数字。虽然它是根据现代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测出的数据,但仍需要得到考古学家研究认可。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它的发现给我国的考古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关注点,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一举成名天下闻
2003年11月17日《中国文物报》头版发表了一则名为“浙江浦江县发现距今万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报道,吸引了考古界的兴趣。尤其是报道中提到遗址出土的夹炭陶胎中羼和大量的稻壳遗存,学术界为之震动。
成果虽然是初步的,碳十四年代的测定数据也有待于得到考古材料更多的支持,但带给考古人的兴奋却是真实的。而且这种兴奋迅速通过中央电视台、日本的《朝日新闻》等众多媒体扩散开来,吸引了国内外的许多考古专家前来浦江参观考察。如高广仁、邵望平、郭大顺、牟永抗、刘军、王明达、陈星灿、刘莉等专家曾先后来到上山,观摩遗址出土文物,考察遗址现场。2004年12月18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的严文明教授等也专程来到浦江,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们肯定了上山遗址年代的久远性和文化内涵的鲜明地域特色,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
2006年11月5日至7日,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严文明,著名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院士吴新智,中国环境考古学会会长莫多闻等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国内50多家研究机构、院校的150多名考古学专家、学者再次会聚浦江。专家们听取了浦江“上山遗址”发掘成果报告,考察了遗址现场,研究了出土标本,对上山遗址的年代、上山遗址的内涵、上山遗址的文化性质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专家们认为:上山遗址下层,文化内涵新颖独特,以大口盆、平底盘、双耳罐为典型代表的陶器群不同于长江下游地区以往发现的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通过三期考古发掘,从地层上证明了上山下层文化遗存早于跨湖桥文化遗存,因此它的年代早于跨湖桥文化与河姆渡文化。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005年在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进一步证明上山下层文化类型不是孤立的。两处遗址位于浙江西南部山区向浙东平原地区过渡的丘陵、河谷地带,同属于一种新颖的地域文化。专家们认为,这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
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这个连本地人都并不熟悉的一个新地名——上山。在当今更多人眼里,“上山”也许只是与下乡连在一起的一个曾经非常热门的词组而已。对于外地人,别说上山,就是作为一个县的浦江,也是知之者不多。随着这个遗址的发现,不少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上山和上山所在的浦江,以一个新的视角来打量浦江,了解浦江的地理与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