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艺术—杭州小热昏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3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艺术—杭州小热昏,  曲艺类   “小热昏”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

   曲艺类

    “小热昏”流行于江浙沪一带,起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故称“说朝报”。

    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诙谐,内容风趣,唱词又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曲,很快深得百姓喜爱。

    1905年,杜宝林又把这种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地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原先的说唱新闻和生活趣事发展到了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通过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锣先锋、卖口、说唱、长篇”等众多表演程式,因大多节目都体现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招官差的驱赶,为逃避追究,故将这种形式取名为小热昏,言下之意是自己发昏说胡话。
民初,杭州盖世界游乐场成立,杜宝林应聘去演出。为了丰富演出节目和表演技巧,他把杭州隔壁戏中的《萧山人拜门神》等节目移植过来,并吸收了隔壁戏中的“学乡谈”(学说各地方言)和“吟叫”(模仿声响、效学百禽鸣叫)的表演技巧,并把自己的说唱形式定为“醒世谈笑”,但杭州人仍称其为“小热昏”。

    1927年,其学生江笑笑、鲍乐乐进入上海,演出《水果笑话》等传统小热昏节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许多小热昏中的“卖口节目逐渐被移植或改编成独角戏节目,如《清和桥》等。

    1941年江、鲍联合上海其他滑稽艺人,成立了第一个滑稽剧团,演出了许多滑稽戏。其中,还把不少“小热昏”的段子改编成滑稽戏,如《火烧豆腐店》等,从而去上海的一支“小热昏”艺人完成了向滑稽戏的过度。目前,杭州“小热昏”改名为“小锣书”,至今已有六代传人,虽然还活跃在舞台上,但随着艺人们年事已高,极需培养接班人,而且大量传统曲目需要记录和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艺术—杭州王星记扇子
“杭州雅扇”自古有名。尤其是南宋迁都临安(即杭州)后,制扇工艺更为发达,形成了许多的著名商号,如“徐茂之”、“青茂”、“陈家”、“周家”等品牌。自南宋以后,杭州制扇业极为发达,与丝绸、茶叶齐名,被视为“杭产三绝”。素有“扇子总汇”之称的杭州王星记扇庄(现杭州王星记扇厂的前身)创办于清光绪元年,创始人名王星斋,故名“王星斋扇庄”。王星斋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扇业工匠,其手艺也是娴熟精湛,以制作高级黑纸花扇著称。杭州王星记扇子共15大类,400多个品种,3000多种花色,尤以黑纸扇和檀香扇最负盛名。制作黑纸扇需经86道工序,工艺十分精湛。扇骨既有毛竹、棕竹、湘妃竹、梅鹿竹等竹类制作,也有象牙、檀香、玳瑁、或镶白骨,风格别具,珍贵尔雅。扇面用质地绵韧的纯桑皮纸制成,两面又刷上几层高山柿漆,故此,扇面极为牢固。现在,王星记扇子制作工艺保留传统的制作手法,又不断创新,扇面装饰有自描的珍禽虫鱼,也有写意的名...
· 吴文化—吴地风物—小热昏
当热辣辣的日头滚下地平线以后,弄堂里开始有了生机。人们走出闷热的屋里,在门前泼水的泼水,搁凳的搁凳。有的就在门前排场吃晚饭,吃得一头的汗,男人们光着膀子,女人们罩着一件方领衫或圆领衫。吃好晚饭后,大家便手不停地摇着扇子,女人嚼家长里短,男人聊海阔天空,小孩则不知疲倦地追来逐去,玩那永不厌的“官兵捉强盗”,或者看大人们在路灯下打牌下棋。这时候,弄堂的十字路口来了一对中年男女。男的把背上的一只扁木箱卸下,放在折叠的支架上,开箱取出一面小锣,又在头上套一顶滑稽可笑的无顶帽子,颇似京剧里媒婆戴的那种,不过他的帽子后面还生着一根向上翘的尾巴,一颤一颤的,看上去更觉可笑。他左手持一面小锣,右手持敲板击锣,极有节奏地敲出“嗒、嗒,嗒”的声音,边敲边跑开了。那男的从我住的杨安弄和贵门街的十字路口出发,向西跑到半边街,再向北折到宝元街,再向东返回杨安弄绕到原处,兜一个圈子。他去时是一人,回来时,屁股后面早跟...
· 越文化—民间艺术—宁海平调
传统戏剧类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因多为宁海人组班,故又称“宁海本地班”。“宁海耍牙”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的技艺,深深地根植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每一代传人都有一个艰苦辛勤的练习过程,时间约在1-3年,看天资而定。期间会出现口腔红肿,舌头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的口腔内会出现轻度糜烂,脱皮后结成老茧。这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动作,刻划了独角龙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
· 越文化—民间艺术—越剧
传统戏剧类越剧,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越剧前身是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早期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女子科班出现后,女演员不但代替了男班艺人,更推进了越剧的发展、成熟。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嗄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调腔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越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采用立体...
· 越文化—民间艺术—瓯塑
瓯塑工艺历史悠久,从目前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瓯塑文物——温州仙岩塔发掘出来的瓯塑梳妆盒来看,造型精巧,纹样生动,是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的产品,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以来,瓯塑工艺品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象、门神、公廨及家具、嫁妆用品、礼品果盒等装饰,工艺上比较粗简,限于单色或贴金涂银,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泥金彩漆工艺。1959年,从事瓯塑工艺近半个世纪的名艺人谢香如首先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原料,它色泽鲜艳,附着力强,坚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从此,在彩绘的基础上,瓯塑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瓯塑技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圆雕和浮雕的长处,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国绘画方面的技法,特别是西洋画的用光线、色彩的原理表示立体、空间、质感等,熔雕塑,绘画特长于一炉,融会贯通,别具一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