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艺术—温州鼓词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8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艺术—温州鼓词,  曲艺类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曲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咬字吐

   曲艺类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南地区最大的一个曲种,是用温州方言演唱,咬字吐音必须以瑞安城关方言为标准音的一种地方曲艺。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鼓词演唱活动最早见于文字的,是在清代赵钧《过来语》中:“嘉庆,道光年间,有白门松最善唱词,到处皆悬灯结彩,倾动一时。”可知,在嘉庆年间(1806年)以前,早已有鼓词流传。《过来语》中提及的白门松即是瑞安白门地方名叫阿松的唱词艺人。因此,鼓词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浙南瑞安一带之说是肯定的,至今应有三百余年历史。瑞安城关方言是演唱鼓词的标准音,使瑞安为鼓词发源地进一步得以证实。

    温州鼓词其语言特色:说唱故事、说唱并重;唱词辞格多样、音韵和谐;通俗易懂,雅俗共享。其音乐特色:旋律组织运用自由灵活,适应各种文词格式,节奏整齐朗朗上口,板式变化丰富,抑扬顿挫,节拍多样,更具传奇性功能。

    表演形式:以单档为主(也有夫妻、兄妹、师徒等双档形式),自弹奏唱。唱腔优美,并非常注重叙述性的说表和人物的道白。七十年代后,还出现三档以上的组合形式,同时一种类似于戏曲形式的鼓词剧也应运而生,并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

    温州鼓词的伴奏乐器有:主要乐器为牛筋琴,此琴在是中国曲艺伴奏乐器中是唯一的。其他有唱词鼓、三粒板及小抱月等(后有详细介绍)。
近代演唱温州鼓词的著名艺人有:解放初期的管华山;5()年代至今有阮世池、郑明钦、丁凌生、陈志雄、方克多等;当今中青年有徐玉燕、林秀珍等。

    温州鼓词曲目众多,传统部分有神话类,如:《南游》、《封神》等,公案类如:《包公案》等,历史类如:《征东》、《征西》等,世情类如:《十二红》、《八美图》等,武侠类如:《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现代中、短篇作品有:中篇《海英》、《铁道游击队》等,短篇有《小二黑结婚》、《秋香爱社》等总共二百多部。

    1958年,阮世池参加全国曲艺会演,演唱《别靠天》获优秀演出奖。
    1982年方克多和胡平参加“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南方片)”双档演唱《智闯龙潭桥》获一等奖。
    1986年方克多和胡平参加“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演唱《法庭擒鹰》获三等奖。
    2001年叶海琴与郑庆德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曲艺比赛”双档演唱《青春情结》获金奖。
    2005年金纬等演唱的《老鼠告状》参加了“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艺术—宁海平调
传统戏剧类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因多为宁海人组班,故又称“宁海本地班”。“宁海耍牙”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的技艺,深深地根植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每一代传人都有一个艰苦辛勤的练习过程,时间约在1-3年,看天资而定。期间会出现口腔红肿,舌头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的口腔内会出现轻度糜烂,脱皮后结成老茧。这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动作,刻划了独角龙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
· 越文化—民间艺术—越剧
传统戏剧类越剧,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越剧前身是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早期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女子科班出现后,女演员不但代替了男班艺人,更推进了越剧的发展、成熟。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嗄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调腔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越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采用立体...
· 越文化—民间艺术—瓯塑
瓯塑工艺历史悠久,从目前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瓯塑文物——温州仙岩塔发掘出来的瓯塑梳妆盒来看,造型精巧,纹样生动,是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的产品,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以来,瓯塑工艺品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象、门神、公廨及家具、嫁妆用品、礼品果盒等装饰,工艺上比较粗简,限于单色或贴金涂银,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泥金彩漆工艺。1959年,从事瓯塑工艺近半个世纪的名艺人谢香如首先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原料,它色泽鲜艳,附着力强,坚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从此,在彩绘的基础上,瓯塑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瓯塑技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圆雕和浮雕的长处,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国绘画方面的技法,特别是西洋画的用光线、色彩的原理表示立体、空间、质感等,熔雕塑,绘画特长于一炉,融会贯通,别具一格。...
· 越文化—民间艺术—昆曲
昆曲流行地域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四向辐射,北至温岭、台州;西至丽水、松阳;南达福建省的福鼎、霞浦一带。历史上只称“昆班”。曾出现过高玉卿、胡宗碎、张金富、周介麟、杨永棠、杨银友、章兴娒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优秀演员。昆曲的表演风格庄谐并存,粗放与婉约兼顾。其声腔高亢奔放,与苏昆之水磨冷板适成反比。据国内声腔学者考证,温州为明代海盐腔流行地区,温州既为南戏发源地,旧有声腔不可能消失殆尽,永嘉昆剧中很可能保存有明代的海盐腔。永嘉昆剧历史悠久,它是一种平民的艺术,长期扎根于民间,多在乡村的庙台上演出,是城乡居民喜庆盛典、迎神赛会、社火鬼节、神诞佛事等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是畦农市女,野老村氓。在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下,积累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声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剧目。建国后更有所发展,1957年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观摩会演期间,由永嘉昆剧团杨银友、章兴娒主演的《荆钗记·见娘》使...
· 越文化—民间艺术—嵊州竹编
江南的竹编工艺代代相传。技艺高超的竹编艺人能在一寸见方的面积内缩织150多根竹丝,在传统的日用器具上,又创制了动物、人物等工艺品。嵊县地处四明山麓,气候温和,盛产各种翠竹,素有“水竹之乡”之称。嵊县竹编取料于各种坚韧挺拔的竹子,如水竹、早竹、毛竹等。劈成的篾丝细如发,篾片薄如纸,可以编成各种各样的造型,并创造了“龟背”、“插筋”、“弹花”、“穿丝”等100余种编织技法,使嵊州竹编形成了“模拟动物”、“花筋”、“漂白”、“蓝胎漆”四大鲜明的工艺特点。嵊州的竹编可以制作小型的日用器具,也可以创作大型的竹编人物形象,可见当地竹编艺人的技艺之高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