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艺术—西安高腔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1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艺术—西安高腔,   传统戏剧类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流传于

    传统戏剧类

    西安高腔形成于浙江衢州,因衢州古称西安而得名。它是在流传于衢州一带的南戏弋阳腔的影响下而产生的地方戏。最迟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以衢州为中心,流传于浙江温州、金华、江西东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

    西安高腔形成后,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到清道光年时达到鼎盛,有西安高腔戏班20多个。之后,因战乱不断,至民国初年戏班仅剩3个,1940年日寇入侵衢州,戏班全部偃旗息鼓,西安高腔流散于民间。解放后,地方政府对西安高腔进行了抢救,保存了西安高腔的大量资料,上演了部分西安高腔的剧目,其中《槐荫分别》于1954年9月在华东第一届戏曲会演中获得演员一等奖(见第63页)。近几年,在衢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有多部西安高腔传统剧目被重新排演,西安高腔重新走上了舞台,受到国内众多戏曲专家的赞扬,2005年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浙政发〔2005〕6号)。

    西安高腔是南戏的活化石。西安高腔起于民间,行于民间。清道光后,与昆腔、乱弹合班演出,才受昆山腔和乱弹腔影响加入管弦,伴以昆笛,附以板胡、提胡,有了简单过门,音乐仍保留“其击以鼓,其调喧”的特征。西安高腔400多年的发展是相对独立的,受其他剧种影响不大,变化不多。现存的西安高腔,在唱腔上“大吼大叫”,在表演上“大蹦大跳”,在舞美上“大红大绿”,在乐器上“大鼓大号”,乡土气息浓厚,在剧目、唱词、行头、门份、唱法、演出程序等各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古南戏特征,基本上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南戏风貌,对南戏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艺术—松阳高腔
传统戏剧类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也是目前浙江省唯一尚能演出的剧种。她产生于元末明初,至今尚流传在以松阳为中心的浙西南农村,远至闽、赣、皖。清朝乾隆至光绪年间是她的鼎盛时期。松阳高腔具有曲调优美、样式质朴的特点,保留了戏曲的原始状态,自创建班社起以来,代代相传,至今已传23代之久,至今还保存有40多个剧目,被戏曲界行家们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由于她的历代班社都有松阳县玉岩镇的白沙岗高腔班和周安村高腔班,尤其是白沙岗村的高腔班代代传承,延续不断,故又被称为“白沙岗之土调”,当地人称为“高腔”,“松阳高腔”则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称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省市县各级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对“松阳高腔”进行恢复继承和挖掘整理。2003年9月,松阳高腔被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第一批重点项目。2004年松阳高腔被列为浙江省民...
· 越文化—民间艺术—宁海平调
传统戏剧类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因多为宁海人组班,故又称“宁海本地班”。“宁海耍牙”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的技艺,深深地根植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每一代传人都有一个艰苦辛勤的练习过程,时间约在1-3年,看天资而定。期间会出现口腔红肿,舌头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的口腔内会出现轻度糜烂,脱皮后结成老茧。这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动作,刻划了独角龙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
· 越文化—民间艺术—越剧
传统戏剧类越剧,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越剧前身是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早期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女子科班出现后,女演员不但代替了男班艺人,更推进了越剧的发展、成熟。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嗄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调腔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越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采用立体...
· 越文化—民间艺术—瓯塑
瓯塑工艺历史悠久,从目前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瓯塑文物——温州仙岩塔发掘出来的瓯塑梳妆盒来看,造型精巧,纹样生动,是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的产品,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以来,瓯塑工艺品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象、门神、公廨及家具、嫁妆用品、礼品果盒等装饰,工艺上比较粗简,限于单色或贴金涂银,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泥金彩漆工艺。1959年,从事瓯塑工艺近半个世纪的名艺人谢香如首先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原料,它色泽鲜艳,附着力强,坚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从此,在彩绘的基础上,瓯塑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瓯塑技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圆雕和浮雕的长处,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国绘画方面的技法,特别是西洋画的用光线、色彩的原理表示立体、空间、质感等,熔雕塑,绘画特长于一炉,融会贯通,别具一格。...
· 越文化—民间艺术—昆曲
昆曲流行地域以温州、瑞安、平阳等地为中心四向辐射,北至温岭、台州;西至丽水、松阳;南达福建省的福鼎、霞浦一带。历史上只称“昆班”。曾出现过高玉卿、胡宗碎、张金富、周介麟、杨永棠、杨银友、章兴娒等一批颇有影响的优秀演员。昆曲的表演风格庄谐并存,粗放与婉约兼顾。其声腔高亢奔放,与苏昆之水磨冷板适成反比。据国内声腔学者考证,温州为明代海盐腔流行地区,温州既为南戏发源地,旧有声腔不可能消失殆尽,永嘉昆剧中很可能保存有明代的海盐腔。永嘉昆剧历史悠久,它是一种平民的艺术,长期扎根于民间,多在乡村的庙台上演出,是城乡居民喜庆盛典、迎神赛会、社火鬼节、神诞佛事等各种民俗宗教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服务对象是畦农市女,野老村氓。在历代艺人的不断创造下,积累了一大批内容丰富、声腔演技富有特色的剧目。建国后更有所发展,1957年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观摩会演期间,由永嘉昆剧团杨银友、章兴娒主演的《荆钗记·见娘》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