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艺术—乐清细纹刻纸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1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艺术—乐清细纹刻纸,乐清早期的剪纸艺术是依附于民间刺绣工艺的发展而形成的。最初,它只起了粉本的作
  乐清早期的剪纸艺术是依附于民间刺绣工艺的发展而形成的。最初,它只起了粉本的作用,譬如,帽花、鞋花、肚兜花等,局限性比较大,工具也较粗糙,形式单一。当这种剪纸一旦被民间传统娱乐——“龙船灯”所采用后,就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内容不再限于花花草、鱼虫鸟兽,而戏曲人物、神话故事与山水风景也逐渐兼容并蓄了。其形式也随内容而有所发展,开始出现了较为细腻的细纹装饰。这是一个飞跃的变化。
  “龙船灯”,是乐清人民一种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每逢新春佳节,乐清县中雁荡山麓村村都扎起“龙船灯”。其体积有3—4米见方,分为日龙、夜龙与活动首饰龙三种。前有龙头,后有龙尾。整个龙体造型,象征着自由和力量。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驱凶纳福,人口平安。正由于寄托着这个美好的愿望,人们就不惜工本聘请扎纸艺人来扎制“龙船灯”。“龙船灯”上除装有一台台绸制的古装戏曲人物外在灯四周从里到外还贴着4~7层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细纹刻纸。这些刻纸,本地称之为“龙船花”。
  “龙船花”极为精致而富于装饰味。夜晚,首饰龙腹内点着灯,映照得四周七层刻纸花样,玲珑剔透,瑰丽多姿,令人神往。由于装饰“龙船灯”的特殊需要,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也相应有所突破,工具也由原来的剪刀发展为锋利的特制刻刀。以“刻”代“剪”,艺人们更加得心应手,创作自如;同时也使刻纸作品的刀法更加挺拔有力,线条更加明快利落,表现力更加丰富。凡此种种,使这一刻纸艺术品构成精细的独特风格。
  乐清细纹刻纸经过历代艺人的继承、创新和充实,才形成了今天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细纹的特点,顾名思义是“细”,工整纤秀,细如发丝。艺人们能在一方寸鲁班尺的纸面上刻出40根细纹线条。老艺人陈朝芬精上求精,细上加细,能够刻出52根。创造了“细”的最高纪录。刻制纹样时,依凭竹刀划了经纬格子线,艺人们在小方框内随心所欲地刻剪出丰富多彩的装饰纹样。
  乐清细纹刻纸的另一个特点是浓厚的装饰风味。艺人们常用的图案纹样有正字形、人字格形、八角金钱形、锁一形、葵花形、冰梅形、菊花形、龟背形、鱼鳞形与双鱼鳞形、喜字形与双喜形、寿字形,还有“田交田”、“空肚十”、“勾之云”等60多种。他们运用这些图案熟练而千变万化,富于疏密、粗细、曲直、宽窄、刚柔等变化与对比,使纹样轮廓清晰、形式优美,宾主分明,形象突出。
  刻纸的主要工具是刀和油盘。油盘是在刻纸时垫衬在纸的下面,以便于缕空和剔去不需要的部分。油盘由一只大约30公分长、40公分宽的木盘和盛放牛油、松花粉拌和的油泥所组成。油泥的硬度以不粘刀为度,表面用鹅卵石磨平磨光。刻纸所使用的刀是一种特制的刀,厚约0.35毫米,宽5毫米的尖头斜刀。
  解放后,“乐清细纹刻纸”已跳出了过去只是装饰点缀的附属的地位,在内容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完整地独立存在的艺术欣赏品,受到了国内外人民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艺术—乐清细纹剪纸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建县于东晋宁康二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其中,乐清细纹刻纸,堪称“中国一绝”。古老的吴越民俗遗存、浓郁的海洋文化气息和鲜明的商贸文化特色构成了瓯江流域民俗文化三要素。乐清细纹刻纸发源于乐清民间剪纸的“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乐清县志》记载:“社里笙歌达旦,通衢剪彩为众共赏,与民同乐。”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刀法精妙入微、挺拔有力,图案细如发丝,工而不腻,纤而不繁,表现力十分丰富。细是细纹刻纸的一个突出特点,在早期龙船花刻纸中,最细的能在鲁班尺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这种细纹刻纸被称为剪纸微雕艺术。细纹刻纸的纤细使各种民间图案纹样在几平方厘米大的纸上显现得栩栩如生,被称为“中国剪纸...
· 越文化—民间艺术—乐清黄杨木雕
黄杨木雕是我国木雕工艺的一个主要品种,以用黄杨木雕原料得名,是驰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浙江黄杨木雕是浙江省的“三雕”之一。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俗话说:“千年难长黄杨木”,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乐清县志》也有类似记载。遇到闰年要返退缩短是形容其生长迟缓。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这种木材大部分直径只3~5寸左右,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相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别具特色。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是元代的遗物。现在北京故宫的黄杨木雕“李铁拐象”人物立象,是元代至正二年(公元342年)的作品,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以来黄杨木雕继续有所发现,目前北...
· 越文化—民间艺术—宁海平调
传统戏剧类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末清初,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以因多为宁海人组班,故又称“宁海本地班”。“宁海耍牙”是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活,根据《宁海平调史》一书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的技艺,深深地根植在宁海这块土地上。耍牙材料取其二百公斤以上的雄性肉猪下腭骨上的獠牙。每一代传人都有一个艰苦辛勤的练习过程,时间约在1-3年,看天资而定。期间会出现口腔红肿,舌头麻木,头昏眼花,食欲不振等情况。严重的口腔内会出现轻度糜烂,脱皮后结成老茧。这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耍牙的“变口”艺术看似轻松,实则是一门苦功。艺人将獠牙含在口中,以舌为主要动力,齿、唇、气为辅助。它的程序分一咬、二舔、三吞、四吐。变化多端的动作,刻划了独角龙野性中凸显的灵动之美...
· 越文化—民间艺术—越剧
传统戏剧类越剧,曾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文戏、绍剧、嵊剧等。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首次以“越剧”称此剧种。越剧前身是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始演变为戏曲形式。早期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女子科班出现后,女演员不但代替了男班艺人,更推进了越剧的发展、成熟。越剧,一出生就带上了浓浓的嵊州味。剧目方面,许多“骨子老戏”都取材于嵊州的民间故事或传说;音乐方面,从早期的[呤嗄调]到发展时期的[四工腔]再到成熟时期的[尺调腔],都有嵊地田头歌唱、宣卷调、忏经曲的影子,在这些基础调腔上,还形成了不同流派的唱腔,把越剧音乐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剧最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表演方面,在原有的表演形式上,不断向京剧、昆曲学习、吸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意与写实结合的表演风格;越剧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起,就开始采用立体...
· 越文化—民间艺术—瓯塑
瓯塑工艺历史悠久,从目前找到的一件最早的瓯塑文物——温州仙岩塔发掘出来的瓯塑梳妆盒来看,造型精巧,纹样生动,是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的产品,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历代以来,瓯塑工艺品主要应用于寺院庙宇的佛象、门神、公廨及家具、嫁妆用品、礼品果盒等装饰,工艺上比较粗简,限于单色或贴金涂银,形式上接近于现代的泥金彩漆工艺。1959年,从事瓯塑工艺近半个世纪的名艺人谢香如首先把矿物质颜料直接调入油泥,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新原料,它色泽鲜艳,附着力强,坚固耐牢,可洗可刷,不易褪色。从此,在彩绘的基础上,瓯塑艺术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瓯塑技艺的一个鲜明特征,是把雕塑、绘画两种不同特点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它具有圆雕和浮雕的长处,因此,它是雕塑。它又吸收了西洋和中国绘画方面的技法,特别是西洋画的用光线、色彩的原理表示立体、空间、质感等,熔雕塑,绘画特长于一炉,融会贯通,别具一格。...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