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习俗—浦江灯会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1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习俗—浦江灯会,灯会全省各地均有,以浦江灯会较有名气。每年元宵夜,浦江城乡家家户户悬灯于厅堂

  灯会全省各地均有,以浦江灯会较有名气。每年元宵夜,浦江城乡家家户户悬灯于厅堂、街道檐口门楼,这些灯有玻璃、木雕、竹丝、珠串、羊皮、绫罗、剪纸、针刺等,工艺制作精细。盛大的灯会有几万人参加迎灯。灯会能久盛不衰,是因为各“都”各“图”(乡村行政单位)均有乡规民约,有的形成文字,载入谱册,也有口议成规,世代永循。会规内容有:一、“会田”,全村(姓)公有田的收益,作为灯会的组织。二、“派灯”,大村迎灯按男丁派子灯,小村为使灯队更长,除按丁派灯外,还按灶派子灯。男十六岁至五十岁都得出一子灯,五十岁以上者放火铳,年过六十为灯队领路、提灯、提香篮。三、“出灯”,鸣锣为号。头遍锣煮饭,二遍锣进餐,三遍锣扎灯。出令时,点燃子灯,放到路口为灯队照明,至灯队休灯为止。出灯前灯头沐浴净身,换新衣。子灯洗手、洗脸。出灯忌讲不吉利的话。四、“罚灯”,条例有:(一)“挂祭”,即不能种太公(祖宗)的祭祀田(公田);不准分、砍太公山上的柴;不能领取宗族在清明、冬至拜祭太公后分的肉、馒头、麻糕等。(二)罚蜡烛若干斤供灯会用。(三)罚在灯头前放鞭炮或为灯头挂红。五、“灯礼”,长灯(板龙灯)到客地要舞“麦饼跳”,即圈灯,以示礼节。六、“灯路”,出灯路线一经规定,不能改变,如遇雨而不能出灯叫“留夜”,到天晴后补足。七、“敬学”,县城灯会开迎,乡村灯会进城,都必须先到学宫舞圈灯,以敬重有学问之名人。八、“散灯”,散灯前要“拉灯头”:长灯后退而行,将灯队拉散为止。龙头上的装饰物如龙须等被扯抢一空,扯得者称“利市”。如浦阳镇的“拉灯头”要拉三次,拆灯时,各节子灯要争先恐后背灯回家,名曰“抢兴头”,将灯具摆在猪栏上,祈求六畜兴旺。九、“拔蚕花”,养蚕者每次遇灯头路过时,暗拔龙须,谓之“拔蚕花”。十、“求子无子”,需送红包给灯会,并佯偷龙头绣球,以为得子之兆。十一、“和面酒”,在散灯之日,灯户于厅堂备酒菜,相互敬酒,以示庆贺。往日有不和睦者,也互相劝酒,称为“和面酒”,表示既往不咎,和睦相处。十二、“头灯”,同村、同族、同姓几个灯会为显示团结,联合结为“社”,一社需制作一件领袖之灯称为“社头”灯。定于某一日集合结社而迎,称“圈灯”、“大日”。此类组织有称“七社头”、“六社头”(七或六个灯会结社),有的地方甚至十几个灯队会集而迎,声势浩大。十三、“兴灯”,除正月迎灯之外,还有比正月更盛大的迎灯称“兴灯”。兴灯分定期和临时兴灯两种,定期的如天干五年或十年,地支六年或十二年兴一次。临时的如庙宇开光、造桥、完成谱等,为祝贺而兴灯。这时兴灯,出动全村仪仗如大铳、小铳队、堂灯、龙虎旗、长旗、蜈蚣旗、五色旗、执事、宫灯、绅衿行香灯、香桌、十锦锣鼓。十四、“兴太公太婆灯”,迎灯为祭祀送葬的祖坟,也有太外婆、太姑婆村认祖亲的,都称为太婆灯或太公灯。十五、“借路帖”,灯队出巡前几日,有专人到过境村庄贴“借路帖”,如“某月某日某灯会路过贵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乱弹
传统戏剧类浦江乱弹是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戏曲剧种,起源于南宋末年,形成于明朝中叶,明末清初迄今数百年间一直流行于浦江、临安、建德、桐庐一带和婺、衢、处、温、台诸州以及江西、福建等地,影响遍及浙中、浙南、浙西、皖南、闽北和江西的大部分地区,为浙江婺剧的主要声腔之一。因它发源于浙江中部的浦江县,故称浦江乱弹。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讲唱艺术和我国最早的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一直以讲唱艺术的形式流行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浦江乱弹形成舞台艺术后,迅速在邻近的州县流传,并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妙舞清歌的昆曲,清初衢州有一位叫郑桂东的诗人这样写道:“送余乌饭乐宽闲,演戏迎神遍市圜;妙歌清舞人不醉,乡风贪看乱弹班。”可见当时演戏之盛和人们对浦江乱弹的喜爱程度。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
· 越文化—民间习俗—上王大灯会行走的龙凤塔灯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最后的高潮。元宵的高潮则是灿烂的花灯。花灯相传始于西汉,历代相承,在时间的长河里演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成为民俗文化中最亮丽最温暖的篇章。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镇上王村会行走的龙凤塔灯,就谱写了这篇章中最宏伟最独特的一笔。历史源流龙凤塔灯的源起,是因为民间智慧的一次碰撞与合作。相传旧时石桥头镇一个叫下宅金的地方,有个太公创制了一盏六角形的塔灯,秀伟别致。邻近的上王村太公慕名观灯后,叹息道:“可惜,可惜,这么漂亮的灯如果能走动,那该多好?”下宅金太公听后,说:“老兄弟若能做得大灯会走,我就将这盏灯送给你陪衬成对。”上王太公连忙为自己的一时失言致歉,但下宅金太公真心诚意地预祝上王太公能研制成功。梦想既然已经发了芽,就无法抗拒它的召唤。上王太公回家后,日夜琢磨,并动员子孙筹措钱物,邀请工匠,终于在这年冬天做成了八角形能走的大灯。下宅金太公获悉,敲锣打鼓地将自己的...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麦秆扇
浦江麦秆扇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日日夜夜穿不断,姑娘手艺名天下;串扎贴团样样有,送到寰球万户家;若问此扇哪里出?浦江东乡姐妹家。——浦江民谣浦江麦秆扇,风格独具,品种很多。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等,各显其长,相映争辉。串扇:串扇的设计构思巧妙,匠心独到,外形美观,轻巧实用。它选料最为考究,要求根根麦秆粗细均匀。如做本色扇,麦秆要白净,不能有乌灰斑点,更不能开裂有摺痕。稍有差次,就影响整体美观,本色串扇形似南国棕榈扇再现,根根闪光麦秆犹如棕榈叶脉从柄端向四面辐射而出,显出天然的脉理美。为了使这些辐射出来的麦秆有秩序地组合整齐,排列平展。用绣花细针在麦秆中间串了几道线,这就是“串线”名称的来历。麦秆串扇质朴可爱,造型也符合自然形的秩序和规律。虽是件小小的民间草编,却把材料的肌理美、技巧美和...
· 越文化—民间艺术—浦江板凳龙
舞蹈类浦江县位于浙江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因钱塘江水系浦阳江发源境内而得县名。浦江东汉兴平二年(195)建县,据浦江白马镇长夏张张村性族家谱载,自唐朝始,“龙腾灯舞闹元宵”成了浦江民间习俗,浦江县志中称为“灯节”。综观浦江板凳龙的传承发展,唐代为浦江板凳龙的孕育期;宋、元为浦江板凳龙的成熟期;明、清为浦江板凳龙的鼎盛期;改革开放后为浦江板凳龙的弘扬传承期。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还因凳板(龙身)上的设制造型分别取名为方灯、酒坛灯、字灯等11种。逢节日(如元宵)或重大庆典(大桥竣工、寺庙落成、圆谱等)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一块块凳板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盛行于浦江县乡村,广泛流传于江南沿海各省。它的游动,使人们看到的是气势恢宏、刚强柔美的广场民间舞蹈场景;使人们...
· 越文化—民间习俗—轧蚕花
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头清明最热闹。除本省蚕民外,更有从江苏吴江等地,及苏州和杭州的游人,纷纷涌向含山,大多是蚕乡农民,多达七、八万人。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时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土地,留下蚕花喜气,得“蚕花廿四分”,因此,蚕民把含山作为“蚕花圣地”。蚕姑们踏蚕花前都要先到山顶蚕神庙进香,争购彩纸蚕花戴在簪头上,有的在甘蔗上插几枝蚕花,意为“甘蔗(甜)节节高,蚕花养得好”;年长者身背红布包的种蚕,称“蚕种包”,上山绕一围,可让蚕种染上喜气。清明一早在上山途中,类似出会的祀神仪典就已开始,其形式有二种:一为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拜香童子”及吹打乐等;二为抬菩萨出游(抬有“总管菩萨”、“土地菩萨”、“宗将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