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越文化—民间习俗—纷繁璀璨的节日文化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4
转发:0
评论:0
越文化—民间习俗—纷繁璀璨的节日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正如谚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民族众多,文化灿烂,正如谚语所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节日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她包括历史上曾存在的节日、汉族现存的传统节日、少数民族的节日、现今法定的节日和西方传来的节日。
    约定俗成的节日,都有若干要素:第一,每个节日有规定的日期,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开始,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等等,节日之间有一定间隔,“两月一大节,一月一小节”。第二,节日有一定的祭祀或纪念对象,如春节祭祖、人胜节祭人祖、立春日祭句芒神、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等等。第三,每个节日都有一定仪式,如清明节有吃寒食、扫墓和踏青,天贶节有祭虫王、晒书和女儿回娘家,七夕节有乞巧等等。第四,每个节日都与丰富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如端午节有屈原、曹娥的传说等。此外,每个节日都有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文化娱乐等活动。
    一、节日的起源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不存在或者说没有形成节日的。“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宗教的产生和活动的频繁,需要在一些比较固定的日子里进行劳动休整,改善物质生活,开展娱乐活动,或举行某种祭祀仪式,于是逐渐出现某种节日。加之天文历法知识的不断丰富,也为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我国古代的岁时节日均有不同的来源。有些节日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如立春、二月二和中秋节都祭土地神;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生产而出现的,如人胜节、上巳节等;有些节日则是宗教信仰的产物,如元宵节祭天神、二月二祭日神、清明节祭祖、冬至节祭天等等。
    中国节日可追溯到史前时代,商周以后把不少节日上升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典,但当时的节日仪式比较简单,宗教色彩浓厚,节日时间不固定。秦汉时期节日基本定型,如除夕、元旦、人日、元宵、上巳、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不少历史人物已成为某些节日的膜拜对象。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由于各民族文化的沟通,促进了节日文化的交流,节日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如曲水流觞、秋千、登高等内容,都是后来逐渐增添到节日文化之中的。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广泛传播,也给节日文化以很大影响,如三元节成了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节日,四月八浴佛节、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腊月初八都是佛教信仰的产物。宋元以后,有的传统节日内容已从宗教迷信笼罩中解脱出来,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如驱鬼用的爆竹是节日和喜庆活动不可缺少的用品,迷信色彩极浓的傩戏演变为娱乐活动等。由此看出,节日是由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所补充、丰富,又有所淘汰、改进。节日在发展中有变异,在继承中有出新。但是节日的发展比较缓慢,有相对的稳定性。节日文化植根于悠久的农业文化的土壤中,各民族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历代统治阶级对某些传统节日的肯定和提倡,同时它也和人们某些愿望、需求紧密相联,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长期存在和传播的社会原因。
    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很快,科学文化也有很大发展,引起了中国文化的改变,节日文化也受到很大冲击,有不少节日活动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鞭春牛、皇帝亲耕、七月十五烧法船等,各个节日中的迷信内容日趋淡薄,但健康的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人们还过传统节日,另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节日,除民国以来保留的新年外,还有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从而改变了中国节日的格局。
    二、汉族的节日
    汉族有许多节日,至今还较活跃的节日有:
    春节
    春节又称元旦、元日、端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近代使用阳历后,阳历一月一日为新年,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它是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但是春节不是一天,而是包括若干时日,通常要过到正月十五,所以民间称过春节为过大年。
    每当进入腊月以后,过年的气氛就越发浓厚了,人们开始办年货、杀年猪、做年糕。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从此开始扫尘、贴年画、剪纸,把灶神送上天,这是春节的序幕。
     除夕是春节的重要时辰,当天晚上必吃年夜饭,实现家庭团聚。无论亲人外出多远,此时都要骨肉团聚,举行家宴。饭前还要放鞭炮,饭后老人要给后辈压岁钱。当晚还要祭祀祖先,迎接春神,进行守夜。初一要吃饺子,从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几乎每天都有一定的年节活动,如初二为妇女归宁日、迎财神,初三为“赤狗日”、老鼠嫁女,初四迎神日,初五吃“破五”,初六“倒残土”,初七人胜节,初八拜星君,初九祝玉皇生日等。尽管如此,初五又称为“小开市”,一般商铺都要开门。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即把春节推上高潮,观灯、走会、吃元宵,象征团圆、美满。当天还是“大开市”之日,所有的商铺都开市大吉,迎来正常的生活。这也意味着春节的结束,人们开始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
    春节期间还有许多娱乐活动,如踩高跷、扭秧歌、演戏和各种游戏活动。
    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鬼节,与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合称“三冥节”,都是祭祖的日子。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流行寒食,可能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禁火风俗,但寒食节是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把两者合在一起,变成了清明节。
    清明节活动有:一是祭祖。通常是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家或祠堂祭拜祖先,寻求亲情和睦;另外是到墓地举行墓祭,上坟、扫墓、祭拜等活动。二是踏青。清明是气候由寒转暖的日子,草木返青,大地回春,人们往往借助扫墓的机会,走向大自然,进行春游,如爬山、观花、野炊等。过去还多流行采野花、插柳和戴柳,以示赐福驱疫,祈求平安。三是流行春季游戏,如放风筝、荡秋千、斗禽等活动。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每年阴历五月初五举行。该节的起源各地区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是纪念曹娥救父,一种认为是纪念伍子胥,更多地方传说是纪念屈原,但划龙舟是早就流行的,纪念屈原应该说是普遍的说法。
    端午节活动的突出特点:一是缅怀历史人物,如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二是划龙舟。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市,其中有214个县市有划龙舟活动,其目的是祈求丰收,驱除瘟疫。三是吃粽子、鸡蛋、喝雄黄酒。四是避五毒。民间认为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毒日,此时必插艾蒿、菖蒲,佩戴护身灵物,并外出游玩,北京就流行游览天坛之俗。五是从事夏季游戏,如射柳、击球、斗草活动等。
    有人说韩国端午祭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国端午节没有申报太遗憾了,其实两者不同,韩国端午祭祭祀的不是屈原,也不吃粽子,不划龙舟,而是祭祀土地城隍,纯粹是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其文化含量远不及我国端午节,应该不会影响中国申报端午节为世界文化遗产。
    七夕节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月七,该节是在七月初七举行。
    七夕节本来是妇女的节日,最初是来自对星辰中织女星、牵牛星的信仰,后来把两星人格化了,并和民间的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结合起来,组成了美好的七夕传说。事实上,民间广大妇女把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当作自己的理想、追求,表达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
    该节活动除了祭祀牛郎织女外,还举行女性的智力游戏,即乞巧活动,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表演。七夕节是健康的节日,广大妇女通过祭祀牛郎织女和乞巧活动,追求知识,锻炼心灵手巧,向往美好生活。
    在七夕节期间,各地还流行乞巧食品,有的地方还搭建乞巧楼,举办乞巧庙会,进行智力游戏,如摆七巧板、玩益智图等。
    秋节
    中秋节又称八月十五、团圆节。在唐代就已经有中秋赏月的风俗,宋代定名为中秋节。
    中秋节首先要祭月神,又称月宫娘娘嫦娥。中国民间有许多嫦娥奔月的传说。传说月宫中有桂树,吴刚伐桂,有捣药等,都是围绕月神展开的。祭月必供月神纸马,伴随而来的,还有祭兔之举,北京的兔爷就是过中秋节的象征符号。
    次是为月神供奉月饼,民间百姓也都吃月饼。全国各地此时都做月饼,其中用的月饼模具上既有月神嫦娥,又有月宫、桂树、,从中可以看到中秋节文化的缩影。
    第三,中秋节游戏较多,如赏月、采莲、划船、观花,企盼花好月圆。小孩子则喜欢斗蟋蟀,养蝈蝈也是秋季的重要活动。在南方还有一种特殊的游戏,俗称“送瓜”,送瓜是为了祈子,期盼人丁兴旺。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重阳节是在降霜前夕,人们担心降霜天寒,都争先恐后到郊外登高、秋游,这是自古以来的健身活动。
    从民间信仰上看,人们认为逢九必凶,重九更灾,于是要辟邪。此日最流行的是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味香浓,有逐风去邪、驱虫减湿、去寒之作用。民间流行在头上、房上、床头、井边插茱萸,目的是驱灾辟邪。另外,还举行迎神逐疫等消灾祛疫活动。
    重阳节另一项重大活动是赏菊花,有些城市还举办菊花展,酿制菊花酒,说明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有健身作用。此外在重阳节期间,民间还喜欢进行围猎、射箭、放风筝,吃重阳糕食品。
    在历史上,重阳节期间出嫁的女儿都要回娘家,孝敬老人,供奉寿星、麻姑,祝老人长寿。基于这一习俗,我国已将重阳节视为老人节,发扬我国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文化的重要载体
    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主要是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绝大部分节日中,都留有大量神话故事、文人作品、著名诗词、民间谚语,如人祖传说、屈原故事、上巳节兰亭序文、节日诗词等,还有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文学作品,汇总起来可以说是一部节日文学史,从文学艺术角度,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
    绘画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民间在过春节、立春、清明、冬至时,留下许多鞭春牛、游春、九九寒消图画等。在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节中,祭祖时多绘有祖先神像,这都是民间绘画的形式之一。至于宫廷画家绘制的《朝岁图》、《十二月令》等绘画作品,则更是节日绘画的。
    饮食文化也很丰富,其中节日饮食各有特点,如春节的饺子、年糕,上元节的元宵,立春的春饼、春卷,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重阳节的重阳糕、菊花酒,腊八节的腊八粥等等,都是中国最著名的饮食,至今仍是广大城乡居民的饮食佳品。
    节日期间所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诸如踩高跷、扭秧歌、灯会、花会、荡秋千、划龙舟、放风筝,还有皮影戏、木偶戏以及各种地方戏、杂技等,其最初虽是为了取悦神灵,但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娱乐活动,这对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有其重要作用,其中许多文艺形式是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艺的土壤。
    节日中有不少祭祖内容,或者是怀念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端午节纪念屈原,其实是敬重他的爱国之心,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至于祭祖,则是家庭、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如汉族的黄陵祭、神农祭,畲族、瑶族、苗族纪念盘瓠,都是民族对始祖的祭拜,是有意义的民间活动。因为这些祖先式人物,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象征,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海外华人,居在何地,也不管你的信仰、政治观念有何差异,在缅怀始祖上都是一致的。
    在民间信仰中也有不少值得重视的文化内容,如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的始祖信仰,其内容远不止是对海神的膜拜,其活动中有许多有价值的音乐、舞蹈文化,值得认真挖掘和开发。台湾民众在祭祀妈祖活动中,有一项妈祖回娘家仪式,即要到福建湄州岛妈祖庙祭拜,这也表达了台湾人民心向大陆、根在福建的民心。这种民间信仰也是不可忽视的。
    总之,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决不可低估。
    四、重要的保护对象
    当前中国正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中的岁时节日就属于保护范围,而且在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保护名录中,就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说明上述节日已经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对象。
    为什么要保护传统节日?众所周知,传统节日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为农耕社会服务的,现在中国正从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转变,它必然导致节日的变化。随着世界一体化,西方文化大量侵入中国,洋节也进入中国社会生活,它必然冲击中国传统节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节日文化。以上三种原因,都导致中国传统节日的变化,有些已被淘汰,如端午节的五毒信仰、重阳节的逢凶祛灾、清明节的送祭迷信等,有些还存在,甚至发扬,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端午划龙舟吃粽子、七夕节乞巧、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总之,传统节日面临变化,有些风俗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当然,中国社会文化是多元的,在保护传统节日的同时,也不排除吸收优秀的外来节日文化,如劳动节、教师节、母亲节等。
    节日文化是全民性的文化,植根于民众生活之中,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保护措施得当,一定会继续传承。但要充分挖掘节日文化的价值,宣传节日文化的功能,提高人们对节日文化的认识,只有广大人民能对节日有一个“文化自觉”,唤起人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就会得到较好的保护,使它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生活、提高爱国主义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上做出巨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越文化—民间习俗—台州的生活习俗
居住多聚集而居,形成村落,山区偶有单户独屋散处。民舍一般朝南或东南,利于采光通风,有“朝南屋,儿孙福”之谚。也有忌正南者,以正南为神庙所向,住宅宜朝南微偏。婚姻旧式多父母包办。婚姻程序,有说亲、踏亲、定亲纳聘、迎娶、回门等,与各地相类。结婚仪式也大体相同,称“拜堂”。生育生育无殊俗。产后一月内称“月里”。娘家送产妇营养食品和婴儿衣物,称“望月里”。产妇在月里多吃红塘、姜汁,以为保健。旧时居家分娩,今城乡大多改入医院。寿诞每逢生日,无论男女老幼,吃“长寿面”,称“做生日”。小孩有吃糖水汆蛋者。六旬以上大寿,旧时礼仪隆重,今已渐简,由儿女设家宴,送礼品以庆。自上世纪80年代始,城镇渐兴送生日蛋糕。
· 越文化—民间习俗—轧蚕花
轧蚕花(轧,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琏、德清县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庙会祭拜蚕种的习俗,其中多有民间艺术表演,规模盛大。每年从清明节(俗称“头清节”)开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称“三清明”)结束。头清明最热闹。除本省蚕民外,更有从江苏吴江等地,及苏州和杭州的游人,纷纷涌向含山,大多是蚕乡农民,多达七、八万人。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时化作村姑踏遍含山土地,留下蚕花喜气,得“蚕花廿四分”,因此,蚕民把含山作为“蚕花圣地”。蚕姑们踏蚕花前都要先到山顶蚕神庙进香,争购彩纸蚕花戴在簪头上,有的在甘蔗上插几枝蚕花,意为“甘蔗(甜)节节高,蚕花养得好”;年长者身背红布包的种蚕,称“蚕种包”,上山绕一围,可让蚕种染上喜气。清明一早在上山途中,类似出会的祀神仪典就已开始,其形式有二种:一为拜香会。包括“吊臂香”、“扎内蜻蜓”、“拜香童子”及吹打乐等;二为抬菩萨出游(抬有“总管菩萨”、“土地菩萨”、“宗将军”...
· 越文化—民间习俗—迎花树
迎花树亦称“迎花节”,是金华县孝顺区让河街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日独一无二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当地传说观音娘娘喜爱鲜花,向观音娘娘献花可除病灾,因而逐渐形成迎花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制作彩花,如“蝶恋花”、“双凤求凰”、“蜻蜓绕花”、“花蕾含苞”等,将彩花扎在长青树上,有的还持上制作的鲜桔、桂圆、苹果、荔枝等工艺品,象征丰收。迎花时,男男女女要洗净手,换上节日盛装,举着扎好的花树,汇集在村中晒场,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们舞动花树。迎花队伍,载歌载舞,先绕村一圈,再上大路。领头的花树高达丈余,称为“娘花”。当迎花队伍返回原集中地点时,以放铳为号,围观者纷纷向前抢花,抢到者吉利,场面十分热闹。相传让河街的迎花会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了。
· 越文化—民间习俗—台州的岁时习俗
元宵称“正月半夜”。以十四夜为重,沿街张灯。有龙灯、舞狮等出巡,男女上街观灯;每间室内地上点红烛,称“间间亮”;送灯至祖坟,称“送坟灯”,家家吃糟羹。清明菁作青团为寒食品,上坟扫墓。过节活动可延至春天收割或端午节前,有“清明长长节,做到割麦歇”、“清明长长节,做到端午歇”之说。又以清明日食海狮可明目,称“亮眼狮”。50年代后,清明日扫烈士墓渐成新俗,私家上坟仍在通行。立夏时在春夏收种之交,民间讲究进补以增强体质,防罹“疰夏”。食蛋,以现体质变化。食“麦饼筒”。俗称“醉夏无麦饼,白碌做世人”。旧时贫家以割青大麦磨“麦虫”代,故又有“富的醉夏筒,穷的磨麦虫”之说。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要喝点酒,或吃甜酒酿,称“醉夏”。六月六晒衣曝书,以防虫蛀,谚称“六月六,晒红绿”。食漾糕,以为可“打毒”。驱家畜入河,除垢灭蚤,有“六月六,狗”之谚。七月七即乞巧节。旧时妇女夜间乞巧,以七根丝线望月穿针,先成者最巧...
· 越文化—民间习俗—海岛的床神信仰
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它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床公、床婆。旧时舟山的床神信仰十分盛行。现今的一些小岛上还在流行。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床。据传,我国的床神信仰流行于宋朝,距今已有一千余年。《清嘉录》中有句话,叫:“以酒祀床母,以茶祀床公。”说的是床婆贪杯,床公好茶,这倒是很特别。怪不得海岛上有“男茶女酒”之说。海岛的习俗,祀床神时,除了酒和茶外,还有糕果和水果。说是糕果充饥,水果解渴,均不可少。当然,还要在床头、床后焚香,但不燃点蜡烛。这也是特别之处。祭床的时间,一年一度均在正月十六夜进行。因其他原因祭床的,不受时限。其实,在海岛,祭床的频率还是很高的。除正月十六外,日常行为中安床、结婚、育儿、生病、丧葬等,都要“祭床”。如“安床”:要按男女双方生辰八字、窗向、神位等来决定新床的位置,忌讳与桌柜衣厨相对,并要择吉日良辰进行。安床后,当晚要拜祭床婆。如结婚:新婚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