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地名漫话—桃花港畔立石庄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地名漫话—桃花港畔立石庄,万里长江,波涛滚滚,从南京、镇江奔流而来,一过扬中南北汊会合后,随北汊主流东

  万里长江,波涛滚滚,从南京、镇江奔流而来,一过扬中南北汊会合后,随北汊主 流东下。到了桃花港口,就进入了江阴西北端的石庄镇境内。

   石庄镇北滨长江,西与武进圩塘镇毗邻,东、南分别是利港镇、璜土镇。《中国古今地名大 辞典》收有“石庄桥”条:“石庄桥镇,在江苏江阴县西桃花港滨,接武进县界。”

   石庄镇悠久的历史可以从高城墩村良渚文化遗址得到印证。从1977年到1999年,该 墩陆续出土玉琮、玉璧、玉圭、玉斧、玉环等珍贵文物,经鉴定,属大型贵族土坑 墓陪葬品。

   工艺精湛的玉器制作,是江南地区史前文化的重要成就之一。高城墩出土的玉琮, 系透闪石琢制,呈筒形扁方柱体,外方内圆,通体精磨抛光,上节刻人面纹,下节 刻兽面纹。雕琢精美,纹样丰富,这些技法开创了后代商周青铜器纹饰的先河,对 后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   经考证,这些玉琮、玉璧等具有奴隶制时代“礼器”的性质。《周礼》记载:“以 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 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说明璧、琮、圭等在古代是祭祀天地的礼器。 江南吴地史前文化的爱玉、制玉、用玉风尚,远远超过中原和其他地区。

   根据当代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江阴的原始文化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远古时 代。现代沉陆研究表明,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曾经遭受过大规模的海侵。距今7500 年前的海岸线在江阴黄山、福山、梅李、安亭、佘山、石湖荡、石门、双林、戴山 一线。到了距今7000年到6500年间,江阴等地开始出现了原始聚落。当地先民择高 而居,选择山坡或土墩建造村落,从事农耕和渔猎生产,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原 始文化。

   专家经过考古发掘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石庄高城墩已是一个人类居住密集区, 社会文明已达到一定程度。这里的先民已从渔猎生活进入稻作农业时期,从母亲氏 族社会进入父亲氏族社会。5000年前,高城墩是块平地,人类在这里生活过,也可 以说,这里曾是江苏地区的居住中心之一,也是太湖流域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江阴古时是长江入海口,老桃花港是长江连接内河的便捷通道,往来此港的船舶较 多。石庄是沿港的贸易市集,停泊处有石桩系船,早年称这里为“石桩”,至宋代 改为“石庄”,石庄便作为地名沿用下来,宋至明朝此地属永陵乡,清改设桃花镇, 现称为石庄镇。宋人戴复古有《江滨晓步》一诗,记录了这一带景观:“津头晓步 落潮痕,行尽蒲根到柳根。雁影参差半江月,鸡声咿喔数家村。求鱼看下连筒钓, 乞火听敲隔舍门。料得锦城无此景,欲将图画寄王孙。”

  桃花港是江阴最西的通江河道,也是“海运故道。”《乾隆江阴县志》载:“桃花 港县西六十里,夹岸多桃花,故名,又名剩粮河,谓此道运粮不亏而余剩也。”清人 许容曾以《过桃花港》诗描绘过这里的景色:“水滨红映一重重,笑倚风前夹岸逢。 为语渔人宜早出,清时莫蹈避秦踪。”老桃花港口在江阴、武进交界处,1966年改 道天生港,向南经石庄、璜土两镇,穿越镇澄公路至胡家桥折东,经汇头上与武进 北塘河相接,全长17公里,是澄西地区主要灌溉河道之一。

  石庄镇全境地势平坦,港道淤浅,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质砂性大,适宜稻麦 生长。桃花港老河曲折多弯,河窄水浅,泥河沉积易淤,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 以来的600多年中,先后疏浚20次。老港口有大片淤积沙滩,水流不畅,现已改道 天生港入江。新老桃花港呈犄角之势纵贯全镇,给这一带数万亩农田带来了灌排之 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地名漫话—古吴水道称利港
位于江阴西部的利港镇,东与申港镇相接,南与西石桥为邻,西隔天生港与石庄镇为界,北滨长江,与靖江夹港遥遥相望。利港镇因利港河得名。利港本名渔浦,因渔民打鱼能获利而更名。关于利港(渔浦)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吴平、袁康所著的《越绝书·吴地传第三》中说:“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意思是古时苏州通往扬州的水路,出平门,上郭池,入运河,出巢湖,北上历地,经过梅村镇入阳湖,经利港入长江,向扬州。由此可见,渔浦在两千多年前已是苏锡地区至长江的水上通道之一。利港河位于桃花港和芦埠港之间,南自璜土镇汇头上水井口入境,向东至居家湾转北经利城、丁墅、利港等村入江,全长16.3公里。宋天禧四年(1020),江阴知军崔立疏浚利港河,以河水灌溉农田。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和知军徐蒇又疏浚利港、申港。此后明清两代共疏浚12次,民国疏浚4...
· 吴文化—地名漫话—禹迹所经名夏港
夏港旧名夏浦,距江阴城10里,是江阴城以西第一条通江河道。老夏港口东百余步曾有夏王庙,志书记载:“夏港,祖传禹迹所经,故名。”“市跨港东西,向为渡江舟航所集。”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夏代,所以又称大禹、夏禹。夏禹是中国历史上领导人民治理洪水有功的英雄。夏禹治水南达今天的长江下游太湖地区。经过治理,“三江既入,震泽致定。”三江是指长江下游的江水,震泽就是太湖。史书记载,夏禹曾到过裸国。裸国就是今天的苏、锡一带(包括江阴)。当时,这里居民有“断发文身”的习俗,把头发剪短,身上刺有花纹。夏禹来到这里尊重当地习俗,“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由于年代久远,夏禹在江阴的行迹难觅记载。在禹的领导和努力之下,最终平服了洪水,“天下于是太平治。”不过,从夏港东部青山南麓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鹿角镐和磨制石器,属良诸文化遗址,反映了夏代社会的经济文化面貌,当时...
· 吴文化—地名漫话—延陵古邑春申港
处在澄常公路沿线的申港镇,系申港河流经的一大市集,集镇以河命名。申港古名申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如下记载:“申浦,县西三十里,一名申港。相传春申君所开,导江南流,置田,为上下屯。又南经武进界分为二: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三山港,俱达于运河。”清代《乾隆江阴县志》称申港“廛肆比密,墟落郁葱。当郡行之半道,俗尚耕读”。申浦相传为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所疏凿。黄歇治政有功,楚考烈王将包括江阴在内的江东吴地封给他,垒建城廓,营造宫室,开辟了“吴市”。黄歇相楚25年,曾将兵援赵,北伐灭鲁,联六国合纵对付秦国,使楚国逞强一时。春申君黄歇门下招纳食客三千,多蹑珠履。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黄歇被他的门客李园谋害,全家灭门,李园夺取了他的令尹职位。明高启有《春申君庙》诗云:“封吴开巨壤,相楚服强邻。名重三公子,谋疏一妇人。画帏留古像,珠履绝遗尘。箫鼓时迎祭,还怜旧邑民。”据传,申港镇境东南...
· 吴文化—地名漫话—东南巨镇看周庄
寻找周庄的文明史源头,至少可追溯到6000年前。那时,在龙爪墩村已有氏族定居,从事农耕渔猎和原始纺织,形成村落。龙爪墩古遗址出土大量黑陶和灰陶器具及碎片,有鼎、壶、罐、豆、盘、纺轮等,造型独特,形体各异,纹饰美观。此外还有一些石器和玉器出土。周庄集镇北面的陶城,是一处约有4000年历史的古遗址。明《嘉靖江阴县志》载:“陶城在县东三十里,旧传为南唐的屯戍之所,遗址犹存。”考古学家把人类文明史的史前文化分成石器、铜器和铁器三个连续的时期。石器时期中的新石器时代,则是以磨光石器和制作陶器作为分界的标志而载入史册的。制陶技术的出现,对便于烹煮食物,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周庄陶城俗称城头上,遗址东西宽231米,南北长280米,呈长方形,高出四周4米,占地约百亩,与原称三里十三步相符。据当地老农说,陶城城头用土夯成,从未看见城砖,已不知筑于何年。1968年至1978年,当地取土烧窑,从陶城取...
· 吴文化—地名漫话—瞰江对淮君山秀
突起平野、俯临大江的君山,位于江阴市区北端,高72.5米,面积40.4万平方米。此山旧名瞰江山,后因春申君改为君山。湖南洞庭湖中也有君山,不过那君山是以湘君(舜之二妃)之所游处而得名,与春申君无关。旧志称江阴君山“隆起平畴,横枕大江,邑中诸峰,四面环拱。北眺淮扬,南挹姑苏,东望海虞,西眄京口,为一方之大观,列郡之雄胜”。自古以来,君山儒、释、道并存,被文人雅士所称颂,留下众多遗址古迹。黄歇(?-前238)即春申君,战国时楚大臣。楚顷襄王时,黄歇出使秦国,说动秦国退兵,又巧施计谋,使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即考烈王)脱险回归楚国。楚考烈王即位后,立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12县。后改封江东,以吴(今苏州)为都邑。春申君黄歇与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上客皆蹑珠履。黄歇任楚相20多年,楚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黄歇遭门客李园所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