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漫话—延陵古邑春申港
处在澄常公路沿线的申港镇,系申港河流经的一大市集,集镇以河命名。
申港古名申浦。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有如下记载:“申浦,县西三十里, 一名申港。相传春申 君所开,导江南流,置田,为上下屯。又南经武进界分为二: 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三山港,俱达于运河。”清代《乾隆江阴县志》称申港 “廛肆比密,墟落郁葱。当郡行之半道,俗尚耕读”。
申浦相传为战国时楚相春申君黄歇所疏凿。黄歇治政有功,楚考烈王将包括江阴在 内的江东吴地封给他,垒建城廓,营造宫室,开辟了“吴市”。
黄歇相楚25年,曾将兵援赵,北伐灭鲁,联六国合纵对付秦国,使楚国逞强一时。 春申君黄歇门下招纳食客三千,多蹑珠履。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死,黄歇被他 的门客李园谋害,全家灭门,李园夺取了他的令尹职位。明高启有《春申君庙》诗 云:“封吴开巨壤,相楚服强邻。名重三公子,谋疏一妇人。画帏留古像,珠履绝 遗尘。箫鼓时迎祭,还怜旧邑民。”
据传,申港镇境东南的舜过山下,是春秋时吴季子为避让王位耕种自给的地方。吴季子 名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寿梦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 季札最小。季札明礼仪,有德行,才智过人。按照当时吴国的制度规定,王位应该 传给长子。但吴王寿梦很器重季札,想让季札继承王位,季札坚决不肯接受。
吴王临死时规定,今后王位四个兄弟要依次相传,这样能使季札有机会担任吴国的 国王。在吴王寿梦死后的34年中,三位兄长曾相继要把王位让给季札,季札都辞绝 了。季札为避王位,来到长江南岸,耕于延陵,称为“延陵季子”。死后葬于申浦 (申港)西畔,墓前有传为孔子所书的十个古篆大字的墓碑,碑铭是“呜呼有吴延陵 君子之墓”,世称十字碑。据明代都穆考证,十字碑是唐开元年间由玄宗授命拓刻 的。大历十四年(779)润州刺史萧定重新刻石于延陵庙中。宋崇宁三年(1104)常 州知事朱彦再刻。
季札的品行和才德,广受人们称道。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当地建造了季子庙。元代 诗人萨都剌有《季子庙》诗云:“公子不来春草绿,故宫禾黍亦离离。沸原尚有千 年井,古篆犹存十字碑。让国一行轻似徙,躬耕数亩足如茨。李家兄弟成吴越,羞 见延陵季子祠。”申港集镇中心区条条道路通往季子墓,以便人们谒墓。相传农历 四月十三是季札逝世的日子,每年农历四月十二至十四,申港形成颇具规模的集场。 从西横河至缪家店一里多长的河道里泊满了船只,彻夜灯火通明,盛况空前。集场 规模从江阴西门至常州北外一线各镇首屈一指。
唐永泰元年(765)申港置市,兴元元年(784)韩镇守润州(镇江),造楼船战 舰30多艘,率领舟师5000人,由海门检阅至申浦而还。宋代,申港为江阴境内四个 大镇之一,并设寨,置巡检司。
申港是太湖水流入长江的通道之一,明张简《重浚申利桃三港记》称:“江阴在常 郡地最下,邻封武进、无锡之水必趋。若震泽之水,溢晋陵,则由戚墅过石堰入申 港;溢梁溪,则由五泻河趋漕港,会于石堰……”由于申港河道多弯 ,泥沙沉积 易淤,蓄泄不畅,历代曾多次进行疏浚治理。宋隆兴二年(1164),“议开申、利二港, 上通运河。”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等请造蔡泾闸及开申港。上流横石,次 浚利港,以泄水势。”此后,明代疏浚5次,清代4次,民国3次,建国后又疏浚过 多次。今日申港北起长江,向南流经申港集镇与西横河汇合,过西横河蜿蜒流入武 进直至三河口镇,为江阴澄西地区通江引排河道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