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地名漫话—澄锡毗邻河塘桥
河塘镇僻居江阴之东南,西与文林镇连接,东以东清河与长泾镇分界,北通祝塘镇, 南与锡山市毗邻。古老的富贝河横穿镇境,河两端分别同东清河和西河相接。
昔时,这里交通不便,人烟稀少。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有姓姜的江西人避 兵祸来此定居,垦荒种田。无奈地势高亢,水利不善,广种薄收,故姜家村有西荒 田之称。
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江阴知县周斌召集民工,疏浚富贝河,垦荒屯田,土肥 条件逐渐改善。四方士民陆续从各地迁来大河两岸安居,便形成了规模不大的集镇, 当初以“何宕桥”命名。
何宕桥原是一座木桥,后来,人们又称作河塘桥。清光绪三十年(1905),当地人严 翼清集资改为石桥。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河塘新集镇的规划建设,原有石桥已经 拆除,在原址西移百步改建了新桥。
这一带,明代以前属西舜乡。何宕桥原是富贝河沿岸的村庄,明末清初形成小镇, 属当时的文林镇。民国时期始设河塘镇。河塘镇地势略显高亢,三面为水环绕,范 庄滨横流于北境,东清河纵经于境东,富贝河曲折蜿蜒于南部。这里由于河道淤浅, 历史上不断受到干旱威胁,农业严重减收。
很久以前,江阴东南乡有“舜城八景”,“范庄烟云”是其中之一。明人邵承有《 范庄烟云》诗:“范家义宅经几年,芳名籍籍人争传。至今流泽尚不泯,郁葱佳树 高参天。野云模糊夕阳暝,仿佛山房画中景。东风二月乱莺啼,时见游人系吟艇。”
建国后人民政府重视农业,大兴水利建设,组织民工疏浚了范家浜,并将范家浜延 伸至协进村,称长文河。此后,又从长文河向南沟通富贝河,同时疏理整治了其他 河道,这里的农田水利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河塘镇舟楫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蚕丝、蚌珠蜚声国外。河塘还是历史上有 名的“瓜码头”。方圆数里普种西瓜、香瓜,集镇上设有山货行,经营西瓜和香瓜。 每年盛暑期间,来这里装瓜的船只众多,瓜市成交活跃,河塘瓜源源不断地运销锡、 苏、沪诸地。
清末民初,一苏北农妇嫁到河塘镇荒田里村,带来了加工芦花靴的技艺。一传十, 十传百,远近许多村落都做起芦花靴来。芦花靴加工是江阴的传统手工业之一,以 草绳作经,稻草作纬,夹以芦花,冬天穿有轻软、透气、保暖的特点。与澄西地区 不同的是,此间加工工艺经过改进,选用锤软的稻草纬底,选用沙洲白芦花绯帮, 质优耐穿,成为隆冬季节暖足御寒之佳品。
河塘镇有蒲市里村,古时这里以种植蒲草、编织蒲席负有盛名。金寿岩写有《打蒲歌》,记 叙了古时打蒲人的艰辛和苦涩:“东方欲曙霜皑皑,砰匐剥啄喧如雷。黑甜乍醒惊 人耳,云是邻家打蒲起。参差蒲叶坚且修,隔宵湿水声飕飕。千槌万槌不歇手,槌 来化作绕指柔。寒风凛凛肌肤裂,蒲痕犹带斑斑血。方规圆折密复匀,孤儿泪 湿咽。明晨负荷来市头,市头大贾身重裘。双眸一瞬且抛去,易钱到手无停留。东 市易柴薪,西市籴米谷。肩柴囊米归作餐,整理青黄忙碌碌。君不见去年除夕犹舂 杵,元旦逍遥能几许?终年打蒲勤复勤,世人谁知打蒲苦。”
河塘镇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曾是澄锡虞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区域。抗日战争 时期,谭震林同志率领的新四军第六师师部,曾经设在蒲市里村河边的一幢小木楼 里。在这里,谭震林同志运筹指挥过苏南如火如荼的抗日斗争。
过去单纯依赖水路交通的河塘镇,如今已辟建了长河公路,北接云顾线通往江阴、 常熟,南可通达锡山市张泾、东湖塘镇,交通的便利带来了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