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地名漫话—群峰环绕山观图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地名漫话—群峰环绕山观图,江阴东北境有山观镇。山观镇西以白屈港与要塞镇为界,其他三面众山毗连:北有蟠龙

  江阴东北境有山观镇。山观镇西以白屈港与要塞镇为界,其他三面众山毗连:北有 蟠龙、凤凰两山。东有香山,是江阴、张家港两市的自 然分界。东南有稷山,南有 定山、耙齿山,分别与周庄、云亭镇接壤。集镇东南有售山(也称寿山)。站在集镇 高处抬头远眺,山势连绵,起 落有致,环抱着一方水土,确是一幅气势恢宏的“山 观”图。

   山观镇原名三官镇,因当地有三官殿得名。所谓三官,就是天官、地官、水官,是 道教信奉的神。数千年来,农民种田靠天吃饭,五谷要 丰收,天、地、水这几个要 素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江阴和各地的三官殿、三官庙、三官堂比比皆是。

   道教以三官配三元,认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说上元天官于正月十五 生,中元地官于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明 归有光有《汝州新造三官庙 记》:“按三官者,出于道家。其说以天、地、水府为三元,能为人赐福赦罪解厄, 皆以帝君尊称焉。”

 东汉后期,由于政治日趋腐败,宦官外戚竞相争权,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水旱 蝗灾连年发生,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冀州巨鹿(今河 北平乡县)人张角作为太 平道的首领,以“三官手书”传道治病为名,组织和发动了有名的黄巾大暴动。在 我国历史上,以借兴宗教之名起义 ,张角为始作俑者。以后,步其后尘的有元末红 巾军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

   这个三官殿建于何时已难查考,元代诗人王逢的诗《怀故园时寓隐乌泾十有七年》, 记录了这一带的景观:“薇花空复故园情,梧树犹标 里舍名。山抱墓田巡兽白,天 流江浦去鸥清。瓶满载怜洪峤,弩矢前驱隘马卿。他日苟归何藉口,一门无恙读 书声。”现山观镇境域宋至 明时分属宝池、顺化两乡,清代起称三官镇。《乾隆江 阴县志》称:“三官镇在县东十五里,距城较近,故无大市。南望定、?两山,北 枕蟠 龙、凤凰诸崖,蜿蜒若入云深处。更北则黄山、石牌诸墩堡,直接大江,帆樯 点点,在浩渺中,为眺望佳胜。孔道间有三官殿,镇名取此。”

  清代,山观一带有3个自然集镇。咸丰年间,因香山庙影响,三官、仓廪渐成集市 。至光绪年间,随着土布业兴起,三官、仓廪、金童成 为土布集散地。1914年,乡董杨干庆 集资在三官镇建街道数十米,铺设宽3米的石板道路。1936年,三官、仓廪、金童3个集 镇有南北杂货、 布庄、颜料、国药、糟坊、油坊、肉庄、粮店、银 行、锯木行、饭店等130余家。建国后设三官乡、公社。1965年10月,经省批准, 取其谐音 ,更名为山观人民公社,现为山观镇。

   以山丘众多而闻名的山观镇,北侧有蟠龙山、凤凰山,再北还有长山。民间有俗谚 称“龙无骨、凤无毛、长无靠”,指的是蟠龙山泥层厚 ,凤凰山植物难以生长,长 山滨临大江。蟠龙山又名蛟山,高60米,东临石牌港,南俯东横河,西归大河港, 北则有蟠龙河直通长江。王时 霖有《蟠龙山望江》诗:“夭娇蟠龙入画图,青林红 树两模糊。晚来岸帻江天望,几点云帆淡欲无。”凤凰山与蟠龙山相接,昔传在这 里开 石得玉凤凰而得名。

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蟠龙山、凤凰山之间的仓廪桥村望海墩曾发掘到古遗址。 出土磨制石斧、石(石奔)、石凿以及轮制红陶鼎足等 。数千年前,这里已有先民生活。 氏族部落的男子用磨制的石斧、石(石奔)等开辟农田,用双孔石刀、鹿角镰等工具收割 庄稼,并且懂得 了灌溉、施肥和田间管理。这一带还出土过汉代炊器青铜鸡首(钅焦)(礻几)、礼器孔乳钉玉璧、钱币大黄布千等。(礻几)是商代后期开 始盛行的一种青铜酒器,圆口、 深腹、有盖、有流、下有足,是青铜器文化的代表作之一。古时人们在祭祀之前,需以(礻几)浇 水洗手, 以示对祖宗和神灵的尊敬。祭祀时,常常将酒倒入(礻几)中,加水调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地名漫话—昭明遗风金顾山
“暨阳三十三山半,历尽三三半未来。入寺政逢浴佛日,听经还上讲僧台。林中赛社金轮拥,树里呜钟宝殿开。笑与茶花宿缘浅,兹行犹及牡丹杯。”这首明人季科的《游顾山》诗,除了叙写顾山寺的听经、呜钟,以及山茶花外,主要还讲江阴三十三座半山,其中占半座位置的就是顾山。江阴滨江而多山,旧时号称有山33座半,其中的半座,指的是江阴东南隅的顾山,因为顾山界于江阴、锡山、常熟三邑之间,所以亦称三界山。从地形上看,顾山向东南有常熟虞山、昆山玉山,三点形成直线,山势如同一脉。顾山面积不大,高仅108米,有大小两岗,远远望去,宛如西行乌龟回首顾盼,眺望东海。顾山之名由此而得。此外,也有人称之为灵龟山。很久以前,顾山山坡上普生蕙兰芳草,香气弥漫山间,所以也称为香山。清邑志记载:“顾山,在县东八十里,镇以山名。市廛当山西北隅,独隶江邑。故风物犁美,习尚褒捷,染于熟风,居多山麓。元朝风雅此其嗣晋矣。”明人徐有贞认为...
· 吴文化—地名漫话—古吴水道称利港
位于江阴西部的利港镇,东与申港镇相接,南与西石桥为邻,西隔天生港与石庄镇为界,北滨长江,与靖江夹港遥遥相望。利港镇因利港河得名。利港本名渔浦,因渔民打鱼能获利而更名。关于利港(渔浦)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代。吴平、袁康所著的《越绝书·吴地传第三》中说:“吴古故水道,出平门,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杨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意思是古时苏州通往扬州的水路,出平门,上郭池,入运河,出巢湖,北上历地,经过梅村镇入阳湖,经利港入长江,向扬州。由此可见,渔浦在两千多年前已是苏锡地区至长江的水上通道之一。利港河位于桃花港和芦埠港之间,南自璜土镇汇头上水井口入境,向东至居家湾转北经利城、丁墅、利港等村入江,全长16.3公里。宋天禧四年(1020),江阴知军崔立疏浚利港河,以河水灌溉农田。乾道二年(1166),漕臣姜诜和知军徐蒇又疏浚利港、申港。此后明清两代共疏浚12次,民国疏浚4...
· 吴文化—地名漫话—瞰江对淮君山秀
突起平野、俯临大江的君山,位于江阴市区北端,高72.5米,面积40.4万平方米。此山旧名瞰江山,后因春申君改为君山。湖南洞庭湖中也有君山,不过那君山是以湘君(舜之二妃)之所游处而得名,与春申君无关。旧志称江阴君山“隆起平畴,横枕大江,邑中诸峰,四面环拱。北眺淮扬,南挹姑苏,东望海虞,西眄京口,为一方之大观,列郡之雄胜”。自古以来,君山儒、释、道并存,被文人雅士所称颂,留下众多遗址古迹。黄歇(?-前238)即春申君,战国时楚大臣。楚顷襄王时,黄歇出使秦国,说动秦国退兵,又巧施计谋,使作为人质的楚太子完(即考烈王)脱险回归楚国。楚考烈王即位后,立黄歇为相,封春申君,赐淮北12县。后改封江东,以吴(今苏州)为都邑。春申君黄歇与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并称为“战国四君子”。春申君门下有食客三千,上客皆蹑珠履。黄歇任楚相20多年,楚考烈王死后,在内讧中黄歇遭门客李园所杀。...
· 吴文化—地名漫话—龙砂起伏屏华士
清代文学家赵翼有一首题为《华墅》的七律:“近游百里览郊原,柔橹来过华墅村。山势不高犹翠色,江流虽近少潮痕。朽株叶借藤牵蔓,倾岸泥缘树络根。东去相传多古迹,暨阳城控海为门。”此诗虽为即兴之作,但今天读后也可领略一番两个世纪前华士的地形和景观。华士镇位于江阴市境东隅,距江阴城区22公里,东北与张家港市接界,东连新桥,南达长泾,西倚周庄,北负砂山,市河横贯集镇,为东乡之重镇。砂山为集镇屏障,登峰北眺,长江隐约可见。山坡佳木葱笼,四季常青,风光宜人。邑人张自汉有《华墅感怀》二首:“石径荒凉草自萋,且休庵外水连漪。子荆去后风流歇,惟有春禽宛转啼。”“垂杨深处赵嘏家,小巷停车日正斜,却怪画楼岑寂甚,山童闲扫紫藤花。”江阴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沿江沙质土壤适宜载种棉花。很久以前的华士,是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棉花、布匹市场,大江南北的农民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进行棉花和土布交易,故名花市。我国古代“花”字与“华...
· 吴文化—地名漫话—紫气东来西石桥
汉武帝时,江阴属毗陵县的暨阳乡。南朝梁代设江阴郡江阴县。梁敬帝萧方智是南朝梁元帝的第九子,公元555年即帝位,是萧梁的末代皇帝。梁太平二年(557),陈武帝陈霸先篡夺了梁的皇位,封萧方智为江阴王。萧方智死时年仅16岁,追谥敬帝,葬于苍墩。苍墩在今西石桥东北2公里。墩高约20米,墩围面积225平方米。清江阴县志记载:“俗传有发之者得大花瓶数十,有巨蜂群出螯人,乃不敢发。”原有护陵河,南面河上有石桥,通往墩西南的苍山寺。这里“峰岚耸秀,嘉荫萧疏。鹊噪杂沓其间,浅河曲渚环亘其旁,虽无群峭壁立之观,悬崖坠石之险,然四顾平旷,村舍疏落,林壑烟霞之趣,恍然有以寓于此山寺者。”(《苍山寺田碑记》)从宋、元至明代,驻锡苍山寺的虽有名僧,可惜已查不到记载。清初由牧悦、南苍两法师坐禅宣戒。雍正年间,达来、清源法师继之。乾隆年间,这里复建殿宇。道光年间,又增置寺田,焕新佛像,修葺倾圮的寺房,一时香火很盛。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