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习俗—古代无锡的迎春、打春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3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习俗—古代无锡的迎春、打春,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及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从宋朝开始有了

  立春是一年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及一年农业生产的开始。从宋朝开始有了迎春、打春的风俗。明代无锡的迎春典礼十分隆重热烈。在立春前几天,先在崇安寺排演迎春仪式。由城里36家店铺承办了36个彩亭。彩亭扎得五彩缤纷,每个彩亭里放着店铺出售的商品,就像广告。还有26座抬扛,由无锡26个乡区负责,粮长是负责人。抬扛是由16到20人抬着的活动舞台,上面装扮戏文一出。古人认为,春在五行中属木,木主东方。所以无锡迎春从熙春门(东门)外开始。那里预先筑好春坛。春坛上放着勾芒神,勾芒神是古代的木神。这里指写着“勾芒神之位”的木牌。还有土牛纸牛各一,统称春牛。立春前一天,无锡知县身穿官服,带领全体衙役、县学官员、武官,到达春坛,向勾芒神和春牛致祭跪拜,祭后进行迎春大。队伍由鼓乐开道,然后依次是彩亭、抬扛、勾芒神、春牛,后面跟着全体官员,最后是知县坐在轿子里,身穿红色官服,帽上插花。队伍进熙春门,过大娄巷、小娄巷、东大街,把春牛一直抬到县衙大堂,沿途观看的人十分拥挤。市民争相抚摸春牛,认为可以沾上一年的好运气。晚上,县衙公堂上摆春宴,私人家里也喝春酒,吃春饼欢宴。这是快乐迎春的一天。
  到了立春这一天,知县率领全体衙役,身穿官服,再次向勾芒神和春牛致祭。祭毕,春牛被抬到县衙大堂前的空地上,然后从知县开始,手拿彩色鞭子抽打春牛。纸牛被打破,从肚子里流出五谷豆麦,纷纷掉到地上,大家认为丰收有望。土牛被打碎后,碎泥另制成一只只小牛,然后吹吹打打分送各乡,以讨丰收吉利。打春仪式一结束,春耕大忙就开始了。古代迎春、打春的风俗,表明封建社会的政府机构把促进农业生产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从而使这种政府意志渗透到习俗中成为社会意识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习俗—吴地清明习俗多
冬至后106天,为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二月中、下旬,这时春寒未尽,处于乍暖还寒的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吴地清明前后正是准备忙农田、事蚕桑的时节,唐代陈润有《东都寒日》一诗:“江南寒日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清明节前后,吴地农村开始种瓜点豆,种植各类蔬果,蚕农要在清明节夜晚把蚕种裹在棉衣里进行孵化。清明节是吴地民间的一个大节,百姓历来十分重视。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百姓禁烟火,用冷食。清明祭扫祖坟的传统习俗,一般都是在清明前的寒食节进行,略早几天也可,但最迟不能过清明节这一天。少数年久的老坟可以过清明,但不能过立夏。扫墓前男人先要到祠堂祭祖,然后全家上祖坟扫墓,清除坟墩周围的衰草败叶,修整坟头,飘插白、绿、黄三色纸幡,意为白地、绿苗、金黄谷麦,祈祷祖先赐福保佑子孙家业兴旺,五谷丰登。扫墓时用家常荤、素菜肴和酒...
· 吴文化—吴地风物—无锡春节习俗撷趣
俗话说百节年为首。在江南众多的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莫过于春节了。每逢春节,从城市到水乡,到处充满着节日欢庆的气息。自古以来,从除夕到元旦,出现了一系列的喜庆活动,内容纷繁而讲究、传说悠久而有趣、气氛热烈而隆重,形成了美妙热闹的风俗画面,反映了人们祈求幸福、丰收的良好愿望。无锡作为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当然也有着它传统的过节习俗;这些习俗,有些已经不存在了,有些习俗仍然存在,但形式不一样。无锡过去家家户户有炉灶头,灶头上供有灶神,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据说灶神要上天述职,家家户户要在这一天举行祭灶的仪式,在灶神前点上香烛,供上酒菜,还要放上一些麦芽糖。现在除少数农村还有烧柴草的灶头外,城乡居民多用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不供灶神,也就不再祭灶了。除夕将到,无锡城乡居民要做团子、蒸糕;团子象征团圆,年糕象征年年高、节节高。蒸糕时不能有人窥视,否则糕粉不易发透,就要夹生--糕不熟,来年就不吉利了。当年...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习俗—钉碗
现在,过年时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碗,大人们会说声:“岁岁(碎碎)平安”,仿佛该砸碎只把碗似的。过去年代不然,小孩们是要吃生活的。道理十分简单,如今一只碗值几个钱?旧的不去新的还不来呢。从前人们生活水平低,打碎了的碗盆舍不得丢弃,是要请钉碗匠修补的。钉碗匠挑一副担子,主要工具是几只大小不等的小钻头、搭钉和一张线弓。他们走街穿弄,吆喝着专替人家钉碗补盆。有句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就是从钉碗引发来的。匠人歇下担子,坐小板凳,膝上铺布,先将破碗片对上,再绕线固定住,夹到双膝间,就可以用那把小弓的线绕上钻头,像拉二胡似的在碗外裂缝两边钻孔。孔眼很小,钻好对称的两个孔就按上搭钉,用小锤子轻轻敲敲就成。这样修整过的瓷器家什,只要不再打碎,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钉碗是手艺活,需有一定的技巧,但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注定是会被摈弃的。
· 吴文化—吴地习俗—吴歌:《食谣》
“正月闹元宵,二月撑腰糕,三月青团颜色俏,四月四喜蜜糕老人笑,五月棕子芦叶包,六月冷水激面麻油浇,七月巧果两头翘,八月酥皮月饼小纸包,九月菊开重阳糕,十月油炸芙蓉饺,十一月红绿瓜丝嵌蜂糕,十二月腊八粥糯米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