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杭州湾日月并升之谜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7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杭州湾日月并升之谜,如果你到素有天堂之誉的杭州旅游,恰巧在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清晨登上离杭州82公里

  如果你到素有天堂之誉的杭州旅游,恰巧在农历十月初一这天清晨登上离杭州82公里的海 盐县南北湖风景区的鹰窠顶,或者登上与鹰窠顶相邻、仅有一二个河湾相隔的凤凰山,那么, 你很可 能会看到一个少见的奇景:日月并升。这是一个至今还无人能解释清楚的谜。《汉书·律历志 上》曰:“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辞海》对“日月合璧”的解释云:“谓日月升,出 现于阴 历的朔日。在我国很少见,古人遂用以附会国家的祥瑞。”朔日即农历每月的初一,这天月亮 暗的一面朝向地球,加上太阳又很亮,所以即使月面受到地球反射光的照射,人在地球上用肉 眼也是 看不见月面的。既然如此,怎么会有日月同辉的现象呢?

  让人纳闷的呢,这种现象非但古已有之,而且不止一次见诸记载。1933年出版的《海宁观 潮》中,有“十月朔谓之‘十月朝’,各家祀祖先,扫茔墓。寐爽登县东南凤凰山观日月并升 。”1983 年浙江人民出版的《浙江分县简志》“海盐县·南北湖”条也载:“农历十月初一清晨,在湖 畔高阳山的鹰窠顶上,可看日月并升奇景。”《中国名胜辞典》也有同样介绍。从记载中可以 看出, 看到日月并升现象的地点,集中于杭州湾北岸的凤凰山和鹰窠顶。经考察,凤凰山高123.8米, 位于今海宁市黄湾镇东南钱塘江畔。南北湖位于海盐县澉镇六里堰,湖畔鹰窠顶高186.8米,与 凤凰山相 距甚近。

  日月并升现象在杭州湾一带的群众中世代流传着,但由于交通和历史的种种原因,这一天 下奇景很久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80年,杭州大学的冯铁凝先生在古书中见到有关 记载后, 在当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和武林中学谢秉松老师一起见到了这一奇景,消息传开,这才引起很 多人的兴趣。这几年,每当农历十月初一清晨,少则一二千,多则四五千人,争相观看这一奇 景。当 地流传说,这一奇景只有在狗(戌)年的十月初一才能见到;也有的说,要上月(农历九月) 大,即有30天的那一年才能见到。但是,奇景在1980年(该年9月是大月)出现后,1981年至19 83年整整三 年没露踪影(1981年和1983年的9月都是大月,1982年狗车)。而1984年和1985年却又使不少人 饱了眼福。1984年有两个农历十月,9月只有29天,奇怪的是正十月初一、初二不露面,初三却 出现了15分钟, 初四还可见,直到初五还出现了5分钟;而且在闰十月初一它又来到此间。1985年9月有29天, 但初一,仍使不少人目睹了“日月同辉”的奇景。实际情况与当地传说的出入很大。

  从这几年奇景出现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时间最短时只有5分钟,最长31分钟,一般是15 分钟。每次出现的景象也不相同。有时是日月重叠同时升起于江海之上,但太阳直径略大于月 亮,太 阳外圈显露一红色光环;有时月影先在日轮中跃动,不久月影消失,或月影跳出日轮,在太阳 四周跃动;有时月亮先出,太阳随后升起,托住月影一起跃动;有时太阳先出,不久月亮出现 ,围绕 太阳蹦来蹦去,上下左右地晃动。奇怪的是在其他地方却看不到这种景象,只有在凤凰山和鹰 窠顶上才可目睹。

  这种怪异的现象与日食颇为相象,但又显然不是。因为日食不可能年年正好发生在农历十 月初一,而且即使是那样的话,也该全国各地都能看到。那么,人们看到的,是不是太阳和月 亮在一 起的影象呢?这值得怀疑。因为月亮是不会调皮到在太阳身边乱蹦乱跳的。有人分析,所谓的 日月并升,很可能是太阳光线折射造成的假象。江海上空天气变化较剧烈,冷暖气流垂直移动 频繁, 使大气底部各层中传播,便会产生异常的折射现象。这时地平线上的太阳,可能会呈现出各种 扭曲的怪状,如帽子状、三角状、不规则的圆柱状等,有时会上下闪动;有时会出现复合形象 ,仿佛 好几个太阳闪烁跳动。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被称为“地面闪烁”。西欧北海沿岸一带经常能看 到这种现象。

  然而,如果说是太阳折射产生的现象,却又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在农历十月初一出现,并 且只在钱塘江畔的两座小山上可以望见的问题。看来,这又是一个存疑,有待你亲临那里视察 、考证 之后,才能解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 吴文化—文化行旅—月下吴歌
我们知道,唐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并不太有名,比起其他成百上千首描叙旧苏州城的著名篇什,它显得似乎过分平实,波澜不兴。可是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望孔,一个能见度很好的望孔。通过它,我们大抵能见识初唐年间的古姑苏一带“人家尽枕河”的市井街衢,我们看见了当时已被寻常百姓的居地占据了的古老吴宫,我们知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吴王的宫殿,那时候已衰败得成了何等模样。在这一影影绰绰沧海桑田的诗意画轴上,我们看见江南地方寻常可见的“水港”、“小桥”。那时候竟也有“夜市”!我们看见了菱、藕、月下的渔船。月亮底下有人还唱着歌!是啊,这一切多么恬美啊,但是却全在一个湮没了国都废墟的背景下。诗人的眼睛为我们对这个传统中的皇朝景像的深沉凝视保留下了他身处他那个时代时间轴心上的力所能及的一瞥。他为他自己看了,也为过去...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听评弹
闲时,我喜欢观赏文学作品,更迷恋于评弹艺术。在我读小学时,就是“广播书场”的老听众了。入暮饭后,倚在收音机前听拨弄丝弦之声,是我儿时的一大嗜好。首先吸引我的是评话。我最爱听张鸿声的《英烈》、吴子安的《隋唐》、唐耿良的《三国》、曹汉昌的《岳传》,那绘声绘色的演说,常常使我丢了饭碗托腮神往。为了每天下午去明园书场听金声伯说的《包公》,我还逃过几次课呢。后来,我听书渐渐入迷,兴趣也从评话转向弹词,《西厢记》、《长生殿》、《描金凤》、《珍珠塔》和《三笑》使我百听不厌,不仅细节能背得出,还略解韵味。我能说出评弹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如蒋月泉的委婉深沉,韵味醇厚;徐云志的柔软圆润,舒缓从容;薛筱卿的节奏明快,爽朗利索;张鉴庭的遒劲苍凉,铿锵有力。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栩栩如生,是评弹艺术的一个特点。我注意到,评弹艺人在处理每一章回之间,总会有意留下一些悬念;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又会注重人物个性与故事情节的丰富...
· 吴文化—文化行旅—蠡湖寻梦
“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蠡湖,是藏梦的地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客居湖滨饭店的日本友人,夜深才到无锡。第二天清晨,推窗遥望,他激动得难以置信:在梦中还是在仙境?一幅空灵高洁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蠡园中的亭台楼阁、长廊水榭、碧树塔尖,飘浮在时浓时淡的雾霭中,而其中竟有渔子荡桨而来……他猛然清醒,连忙打开行李取出相机,拍下了蠡湖令他终身难忘的清梦。又是一个月明中秋夜。天南地北追逐山水美景的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来到了太湖。他没有和朋友把盏吟诗,也没有结伴泛舟湖上,像苏东坡那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却独自带着摄影器材静候芦苇荡口,静待“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人间最美好的良宵贵宾的到来。芦苇在飒飒的风中细语,秋虫忽近忽远应和吟唱,灰蓝的湖水渐渐放亮,星光的精灵自天而降,在湖面上点着舞步,天地很静,他只是等待着,抑住那莫名的心跳。直到那一轮橙红的玉盘爬上东山,放出皎洁的清光,他才按下...
· 吴文化—文化行旅—文化滨湖
行走在无锡滨湖区,随时随地都可以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历史和人文气息。滨湖区惠山是无锡市的西部屏障,其东即是无锡的主山锡山。“无锡锡山山无锡”是一句流传悠久的谚语,而且早在4000年前,锡山南麓已有大型的先民聚居村落。到了1500多年前的南朝,著名文人江淹(444-505)写了首古风《无锡县历山集》(“历山”是惠山在南朝时的别称,“集”指集市、集镇)。虽然江淹当了大官后,“江郎才尽”,但他的这首惠山诗却意蕴深沉,韵味隽永,在数以千计的惠山古诗中,是写得既早又好的一首诗,诗云:“秋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岚气阴不及,日色亏半天。酒至情萧瑟,凭樽还复然。一闻清琴奏,歌泣方流连。况乃客子念,直置丝竹间。”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什么对惠山情有独钟呢?除了名山、胜泉、古镇外,又因为“自古名山僧占多”,即惠山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锡首刹惠山寺。而惠山寺以泉石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