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听评弹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0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听评弹,闲时,我喜欢观赏文学作品,更迷恋于评弹艺术。在我读小学时,就是“广播书场”的

  闲时,我喜欢观赏文学作品,更迷恋于评弹艺术。在我读 小学时,就是“广播书场”的老听众了。入暮饭后,倚在收音 机前听拨弄丝弦之声,是我儿时的一大嗜好。

  首先吸引我的 是评话。我最爱听张鸿声的《英烈》、吴子安的《隋唐》、唐 耿良的《三国》、曹汉昌的《岳传》,那绘声绘色的演说,常 常使我丢了饭碗托腮神往。为了每天下午去明园书场听金声伯 说的《包 公》,我还逃过几次课呢。后来,我听书渐渐入迷,兴趣也从 评话转向弹词,《西厢记》、《长生殿》、《描金凤》、《珍 珠塔》和《三笑》使我百听不厌,不仅细节能背得出,还略解 韵味。我 能说出评弹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如蒋月泉的委婉深沉,韵味 醇厚;徐云志的柔软圆润,舒缓从容;薛筱卿的节奏明快,爽 朗利索;张鉴庭的遒劲苍凉,铿锵有力。

  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栩栩 如生,是评弹艺术的一个特点。我注意到,评弹艺人在处理每 一章回之间,总会有意留下一些悬念;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又 会注重人物个性与故事情节的丰富多彩。记得无论在《三国》 、《岳传 》,还是在《英烈》、《隋唐》中,都有一个可爱的“戆大” ,如张飞、牛皋、胡大海、程咬金,他们都戆得有趣,戆得幽 默,这是生活的概括,也是艺术的需要。至于弹词《西厢记》 、《三笑 》,就更讲究刻画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和生动了,这是评弹艺 术所独具的手段与魅力。

  评弹是地方曲艺中比较文雅的一种,其唱词之精美,令人 叹绝。我儿时听开篇,就爱把唱词记下,当作 诗词吟诵,令人记忆犹新的是《潇湘夜雨》,整篇唱词皆用对 偶句与叠字,真是诗情画意溢于弦音之外,实在可与脍炙人口 的唐诗宋词媲美。听评弹使我加深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也是我这 些年最感欣慰的一件快事。听评弹,将伴我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评弹情缘
作为一个苏州人,尤其是与我同辈的中年人,我对苏州的地方戏曲“特产”―――苏州评弹,应该说有一定感情的。仿佛只有在评弹的弦索丁冬之中才能找到自己是苏州人的归属感。记得小时候,我父亲带我到东中市的一家“春和楼”茶馆听书,对评弹最初的认识很幼稚,只知道用苏州闲话唱歌蛮好听,随着我这个小听客“书龄”的增长,我才觉得品一杯绿茶,听一回书,吃一客苏州特有的传统点心―――生煎馒头,只有这样活着才是一个真正的苏州人。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出自苏州民间传说的长篇弹词《描金凤》,其中的钱笃笤给女儿婚配的一场戏,说书先生风趣地说唱、形象的做功记忆犹新。然而,那段特殊岁月割断了我们这辈中年朋友对评弹的钟爱。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清一色的京腔―――《沙家浜》、《红灯记》、……本来已能哼几段评弹唱词,可是,刚培育起的一点点评弹“细胞”全被“红色海洋”淹没了。尽管如此,只要书场不关门,书还是要听的。那时,《珍珠塔》、《杨乃武与...
· 吴文化—文化行旅—评弹与集邮
每当我从码头或信箱中收到从上海寄来的苏州评弹《老听客》小报的信件时,我可以从小报上源源不断地知道许多有关江浙沪苏州评弹方面的信息、报道、书刊、演员、票友、演出的概况,以及苏州评弹学校的发展,新老演员的介绍等各方面的近况。同时,每当收到一封封信件时,信封上贴着五彩缤纷的各种邮票,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生肖邮票,有一枚的、二枚的、三枚的、甚至四枚五枚的,而且每次贴的邮票几乎是各不相同的,名人名著、名山名水、历史文物、建筑体育、文化艺术和乐器等各种各样的邮票深深地吸引了我,为我业余集邮收集信销票、实寄封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机会。《老听客》编辑在办好苏州评弹小报的同时,又为热爱苏州评弹的演员、听众在寄发小报时,同时也把苏州评弹迷带进了集邮世界,为宣传、扩大集邮队伍付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忘我精神,成为把苏州评弹和集邮活动自然而然完美结合起来的创始人。他就是今年已经七十八岁的蒋锡麟先生,是一位自费...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听蟹
记忆中的爷爷是个非凡的人,六十多岁的人了拿上一个小扒网在河里半天就可以捞一大篮子蚬子,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一篮蚬子可以够全家十几口人吃两三天,那可是十足的美味。发一场大水,爷爷用一扳罾网一个晌午也能逮住十来斤鲜鱼,用奶奶的话说爷爷好像对水里的东西有种特别的嗅觉,印象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跟爷爷一道听蟹。在老家听蟹,其实就是夜里用灯火在流水的旁边去等螃蟹爬过来再逮住它。秋风起,菊黄蟹肥的季节,爷爷便开始为听蟹做准备了。得有一盏马灯,爷爷做马灯很会想办法:他先找一个透明的玻璃瓶然后在瓶底上边扎几圈湿棉线把它放在火上烧,待到棉线开始着火时赶紧把瓶往水里一浸,只听得“嗤”的一声尖响,瓶底齐端端的与瓶身分了家,然后再用一个木板四边穿四条铁丝把瓶身往里一放固定好位置后,用的时候只要在里面放盏油灯,马灯就成了,那灯可是刮风下雨都不怕的,比孔明灯强多了。我不明白只读过几年私塾的爷爷对科学知识的运用是如此娴熟。马...
· 吴文化—文化行旅—月下吴歌
我们知道,唐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并不太有名,比起其他成百上千首描叙旧苏州城的著名篇什,它显得似乎过分平实,波澜不兴。可是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望孔,一个能见度很好的望孔。通过它,我们大抵能见识初唐年间的古姑苏一带“人家尽枕河”的市井街衢,我们看见了当时已被寻常百姓的居地占据了的古老吴宫,我们知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吴王的宫殿,那时候已衰败得成了何等模样。在这一影影绰绰沧海桑田的诗意画轴上,我们看见江南地方寻常可见的“水港”、“小桥”。那时候竟也有“夜市”!我们看见了菱、藕、月下的渔船。月亮底下有人还唱着歌!是啊,这一切多么恬美啊,但是却全在一个湮没了国都废墟的背景下。诗人的眼睛为我们对这个传统中的皇朝景像的深沉凝视保留下了他身处他那个时代时间轴心上的力所能及的一瞥。他为他自己看了,也为过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