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诗人轶事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诗人轶事,【苏轼与天下第二泉】文/简丁锡惠公园内的天下第二泉和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

   【苏轼与天下第二泉】 文/简丁

  锡惠公园内的天下第二泉和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一道,早已天下闻名。位于惠山东麓的天下第二泉,原名惠山泉。唐代茶圣陆羽曾到无锡访友,居惠山寺,他对惠山“泉源渊沦,篁木浓翠”的景色很是赞赏;饮过惠山泉后,对清冽甘美的泉水更是倾心。后来陆羽品评天下水为二十等,惠山泉位列第二,天下第二泉的美称于是产生。比陆羽稍后的唐代无锡籍大诗人李绅,对家乡的泉水同样青睐有加,认为二泉“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

   作为中国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风雅名士,嗜好饮茶的苏轼对此名泉自然不肯放过。他于宋熙宁七年(1074)携小龙团(茶名,产于福建,形状类似圆饼)来无锡试饮二泉。品尝之后,大加赞叹,认为它是“乳水”,“色味两奇绝”。后来到了杭州,还写信给当时任无锡县令的焦千之索取泉水。谪居惠州后,对无锡二泉仍是念念不忘,有一僧人惟德,用当地泉水待他,他饮后觉得味近二泉,便高兴地将该泉题名为“通惠泉”。

  【尤袤·益斋·万卷楼】 文/尤伟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为尤袤(1127-1204)写过一篇《益斋书目序》。这“益斋”,即使对无锡人来说,也是陌生的。世人只知尤袤建有“万卷楼”,如今“天下第二泉”南侧还有后人重建之小楼一座,大多不会知道无锡还有个“益斋”。

   在这篇《益斋书目序》里,杨万里记载,他曾与尤袤“秉烛夜语”,并问其“闲居何为”,尤袤的回答非常著名:“我所抄书若干卷,将汇而目之。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尤袤躲在书斋里抄书,连杨万里都不可理解。其实,后来这“汇而目之”的,可能便是《遂初堂书目》。这是一本了不起的书,它将古籍分为四部,即经九类,史古八类,子十二类,集五类,保存了宋代以前许多有价值的书,而且往往一书而兼载数本,对版本学的研究,有很大贡献。所以,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时说它:“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概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实在它是开了版本目录学之先河!

   尤、杨二人关系非比一般。《无锡金匮县志》说:“乐溪居(尤袤晚年所筑之花圃)在西郊梁溪之上,后有高冈眺望,最得溪山胜概,题曰‘乐溪’。故所著有名《乐溪集》者五十卷。中有‘万卷楼’、‘畅阁’、‘来朱亭’、‘二友斋’。”其中“二友斋”之二友,就是指杨万里和陈亮。

   杨万里和尤袤无所不谈,而且常常相互戏谑。杨称尤为“蝤蛑”,尤称杨为“羔儿”。交谊如此之深,所以当尤袤整理出藏书目录后,杨万里便撰写了一篇序。

   尤袤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800年,我们当然无法了解这益斋是否便是万卷楼,这书目是否就是《遂初堂书目》。但据情理推测,也许是肯定的。因为,杨万里作序的年代,为淳熙五年(1178)以后,而尤袤的逝世时间为嘉泰四年(1204),在这20多年中,他藏书愈来愈多,书目愈来愈完善,书斋从早期的“益斋”改为“万卷楼”,《益斋书目》也就改成《遂初堂书目》,这是情理中的事。

  【高士有洁癖】 文/荣斋

  在古代小说笔记中仅以“高士”称之而不名,却不致与旁人相混淆的,恐怕只有倪云林。这不能不说是个异数,至少,说明他确实有着某种与俗流迥异的个性。不管怎么讲,洁癖,是应当算在他个性成分之内的东西。
明代王元禹《寓圃杂记》载录:

  倪云林洁病,自古所无。晚年避地光福徐氏。一日,同游西崦,偶饮七宝泉,爱其美,徐命人日汲两担,前桶以饮,后桶以濯。其家去泉五里,奉之者半年不倦。云林归,徐往诣,慕其清 阁,恳之得入。偶出一唾,云林命仆绕阁觅其唾处,不得,因自觅,得于桐树之根,遽命扛水洗其树不已。徐大惭而出。

   这是个很著名的例子,倪云林的洁癖可谓清高得不近人情,既不符合交友之道又不符合待客之礼,徐氏的“大惭而出”多一半倒是气恼。这不由我联想起明代顾元庆《云林遗事》对清 阁中厕所的记述:“其溷厕以高楼为之,下设木格,中实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一童子俟其旁,辄易去,不闻有秽气也。”一个厕所尚且如此精益求精,当然容不下别人在阁中随地吐痰了。

   倪云林的洁癖和孤高,一定使他得罪了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平日自以为是的同行,这里面又难保没有嫉妒和瞎起哄的因素,因此当时就有许多人造他的谣,偏偏说倪云林临终前患痢疾,所谓“秽不可近”,又说他是被朱元璋扔进粪抗淹死的等等。总之,你生前不是爱干净吗,我偏叫你落个肮脏的下场。这也算得上一种典型的中国思维模式。

   倪云林晚年浪迹江湖二十余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仍生活在漂泊转篷中。这年的热天,他作诗道:“暮投斋馆静,城郭似山林。落月半床影,凉风孤鹤音。汀云萦远梦,桐露湿清琴。喧卑静尘虑,萧瑟动长吟。”这才是一个正大的高士形象。挨到十一月十一日,七十四岁的老人就再也不作诗了。


  【水居中的高攀龙】 文/苏迅

  有次我到无锡市博物馆翻阅明末抄本《高忠宪公诗手稿》,倾读之下,欢喜无尽:原来高攀龙的诗是作得这般高明的!高攀龙做官的时间并不长,先后倒有三十来年赋闲乡居。他在五里湖西南畔修建了读书处--水居,《锡山景物略》载:“室筑水中,堤环水外,湖又环堤外,小桥通焉……有一小楼,名可楼。堤前筑一石台,象圆,名月坡”,高攀龙在此居住大约二十余年,创作了大量诗歌,许多文人来此盘桓。高攀龙有不少诗直接以水居命名,如《水居漫兴》十五首,其中第四、第九和第十二首分外精彩:“杨花点点上下,燕子飞飞去来。春色行看尽矣,山茶还有未开”;“一点两点村火,三声四声渔歌。半生得趣不少,百年好景无多”;“马鞍岭上振衣,鼋头渚边濯足。一任闲往闲来,笑杀世人局促”。《 光山中杂诗之三》也是极为道地的好诗,将景色描绘得色彩斑斓,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山黛浓于染,丹枫间翠竹。远见白石间,山僧结小屋。”这样的好句很自然使我想起王维的“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来。另一首《芭蕉》:“山人昼静室,焚香读周易。冷然万念空,芭蕉照人碧。”题为芭蕉,全诗唯最末一句直写到芭蕉,前三句俱为人事,却字字紧扣住了芭蕉,中国诗歌的妙处正在于此。

   天启六年三月,宦官魏忠贤再次掀起东林志士的逆流。高攀龙闻讯,从水居回城,自沉于家园。

   据秦铭光作于民国年间的《锡山风土竹枝词》载,“五里湖高子水居,于清光绪廿二年丙申,由可桴裘先生等集资兴复。数年前被火毁焉”,又说“水居于十九年庚午由高氏及地方人士兴复旧观,惟勒石之像无克重摹”,可见水居在清末和民国修复过两次。解放后,五里湖畔围湖造田和发展养殖,水居就消失了。前些天,我在湖四周兜一圈,看不到一点遗迹。事后,有位老先生告诉我,水居遗址上现在是水产养殖场,房舍的石阶上,还寻得着当年的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 吴文化—文化行旅—月下吴歌
我们知道,唐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并不太有名,比起其他成百上千首描叙旧苏州城的著名篇什,它显得似乎过分平实,波澜不兴。可是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望孔,一个能见度很好的望孔。通过它,我们大抵能见识初唐年间的古姑苏一带“人家尽枕河”的市井街衢,我们看见了当时已被寻常百姓的居地占据了的古老吴宫,我们知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吴王的宫殿,那时候已衰败得成了何等模样。在这一影影绰绰沧海桑田的诗意画轴上,我们看见江南地方寻常可见的“水港”、“小桥”。那时候竟也有“夜市”!我们看见了菱、藕、月下的渔船。月亮底下有人还唱着歌!是啊,这一切多么恬美啊,但是却全在一个湮没了国都废墟的背景下。诗人的眼睛为我们对这个传统中的皇朝景像的深沉凝视保留下了他身处他那个时代时间轴心上的力所能及的一瞥。他为他自己看了,也为过去...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听评弹
闲时,我喜欢观赏文学作品,更迷恋于评弹艺术。在我读小学时,就是“广播书场”的老听众了。入暮饭后,倚在收音机前听拨弄丝弦之声,是我儿时的一大嗜好。首先吸引我的是评话。我最爱听张鸿声的《英烈》、吴子安的《隋唐》、唐耿良的《三国》、曹汉昌的《岳传》,那绘声绘色的演说,常常使我丢了饭碗托腮神往。为了每天下午去明园书场听金声伯说的《包公》,我还逃过几次课呢。后来,我听书渐渐入迷,兴趣也从评话转向弹词,《西厢记》、《长生殿》、《描金凤》、《珍珠塔》和《三笑》使我百听不厌,不仅细节能背得出,还略解韵味。我能说出评弹各种流派的艺术风格,如蒋月泉的委婉深沉,韵味醇厚;徐云志的柔软圆润,舒缓从容;薛筱卿的节奏明快,爽朗利索;张鉴庭的遒劲苍凉,铿锵有力。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栩栩如生,是评弹艺术的一个特点。我注意到,评弹艺人在处理每一章回之间,总会有意留下一些悬念;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又会注重人物个性与故事情节的丰富...
· 吴文化—文化行旅—蠡湖寻梦
“湖上青山山里湖,天然一幅辋川图”。蠡湖,是藏梦的地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客居湖滨饭店的日本友人,夜深才到无锡。第二天清晨,推窗遥望,他激动得难以置信:在梦中还是在仙境?一幅空灵高洁的水墨画呈现在眼前。蠡园中的亭台楼阁、长廊水榭、碧树塔尖,飘浮在时浓时淡的雾霭中,而其中竟有渔子荡桨而来……他猛然清醒,连忙打开行李取出相机,拍下了蠡湖令他终身难忘的清梦。又是一个月明中秋夜。天南地北追逐山水美景的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来到了太湖。他没有和朋友把盏吟诗,也没有结伴泛舟湖上,像苏东坡那样“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却独自带着摄影器材静候芦苇荡口,静待“海上明月共潮生”,那人间最美好的良宵贵宾的到来。芦苇在飒飒的风中细语,秋虫忽近忽远应和吟唱,灰蓝的湖水渐渐放亮,星光的精灵自天而降,在湖面上点着舞步,天地很静,他只是等待着,抑住那莫名的心跳。直到那一轮橙红的玉盘爬上东山,放出皎洁的清光,他才按下...
· 吴文化—文化行旅—文化滨湖
行走在无锡滨湖区,随时随地都可以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历史和人文气息。滨湖区惠山是无锡市的西部屏障,其东即是无锡的主山锡山。“无锡锡山山无锡”是一句流传悠久的谚语,而且早在4000年前,锡山南麓已有大型的先民聚居村落。到了1500多年前的南朝,著名文人江淹(444-505)写了首古风《无锡县历山集》(“历山”是惠山在南朝时的别称,“集”指集市、集镇)。虽然江淹当了大官后,“江郎才尽”,但他的这首惠山诗却意蕴深沉,韵味隽永,在数以千计的惠山古诗中,是写得既早又好的一首诗,诗云:“秋生白露日,思起秋风年。窃悲杜蘅暮,揽涕吊空山。落叶下楚水,别鹤噪吴田。岚气阴不及,日色亏半天。酒至情萧瑟,凭樽还复然。一闻清琴奏,歌泣方流连。况乃客子念,直置丝竹间。”古代的文人雅士为什么对惠山情有独钟呢?除了名山、胜泉、古镇外,又因为“自古名山僧占多”,即惠山有着“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无锡首刹惠山寺。而惠山寺以泉石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