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史诗《华抱山》论文集首发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史诗《华抱山》论文集首发,吴歌,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语地区民间歌谣的总称。吴歌源远流长,在我国歌谣史

   吴歌,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语地区民间歌谣的总称。吴歌源远流长,在我国歌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流传在无锡地区的长篇吴歌《华抱山》,是一部歌颂明代末年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作品长达一万五千多行,分上下两集,篇幅浩繁,气势恢弘,情节跌宕起伏,句式自由奔放,语言富有江南民歌特色。专家称它既是中华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又是一部民俗风景画卷的集成。

   据了解,《华抱山》亦称《公道歌》,始于明末,盛于清初。传唱者、手抄者屡遭官府囚禁和杀害。可贵的是生于华抱山故乡的著名民歌手华祖荣先生的祖先按族规,代代传唱,且传子不传婿。在祖父与父亲的传教下,华祖荣继承传唱了许多吴歌,《华抱山》是他传唱最长的一部吴歌。而著名的民间文艺家朱海容先生发现后,历经十多个春秋的艰辛,终将其挖掘、收集、整理成文,并付以出版。

   《华抱山》的问世,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韩国、日本、荷兰、德国等都有学者对其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介绍。国内的学者更是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调查,并作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将其载入了新编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史》,南京大学中韩文化研究中心《中韩文化研究》第三辑为《华抱山》开辟专栏,发表了许多著名学者教授的研究论文。笔者有幸在2001年7月亲自主持召开了英雄史诗《华抱山》国际研讨会,并聆听了来自海内外学者教授的许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华抱山》是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一颗“太湖明珠”;开创了“长篇吴歌搜集的新纪元”(姜彬语);“是一部至今汉族惟一的、最长的、浩繁的江南史诗”(钱舜娟语);“改变了汉族无长篇史诗的传统说法”(家雄语);“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过伟语)……他们对《华抱山》的高度重视且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华抱山》和其他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和沉浮的艺术珍品--吴歌一样,为世人展示了吴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饱含着吴地人民喜怒哀乐的强烈情感,镌刻着吴地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人文历史,记载了生动鲜活的吴韵吴语。吴歌对锡剧评弹、昆曲等地方戏曲的孕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一部长篇《华抱山》,吴地的明珠,汉民族的瑰宝。它不仅填补了汉族无长篇英雄史诗的空白,而且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我认为,它与无锡祠堂文化具有同等价值,我们应该做好宣传,让它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这部论文集出版之际,作为吴地居民,我们不能忘记吴歌的传唱者--华祖荣们,是他们使这颗明珠遗传下来,大放光彩;作为无锡市民,我们不能忘记《华抱山》的收集编创者--朱海容先生,是他把这颗明珠摆在了世人眼前,使无锡这座城市更加耀目绚丽;作为中国公民,我们不能忘记为《华抱山》撰写学术论文的作者,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学术成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进一步赢得了国际声誉。我们要向这些厚德包容、崇文好学的智者表示敬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是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洗尽铅华是真容
在无锡的乡贤名士中,华太史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500年来,关于华太史的故事口碑相传,已到了老少能诵、妇孺皆知的地步。我的初识华太史,也是从爷爷口中听得;再识华太史,是从冯梦龙的小说;又识华太史,是电影《三笑》对华府的嘲弄。华太史在我心中是一个神奇而又模糊的人物,因为太多的附会为华太史涂上了太多的神奇色彩,太多的神奇又使华太史的形象模糊了。当然,附会是出于尊敬,嘲弄也并非恶意,所以无锡人尽管对华太史多有调笑,不恭却是没有的。我曾经把爷爷的故事当成真的。他说华太史是两代帝师,故而大家喊他华太师。说他告老还乡乘的是木排,途经无锡隆亭,夜行歇宿。早上开行时,撑木排的竹篙扎在河底拔不出来了,竹梢长出了青叶。华太史认为这是风水宝地,便不回老家荡口了,在隆亭安下家来。说是有年冬至吃团子,华太史让家里供养的风水先生和婢女一样吃了菜肉团子,而自己吃了团子,所以风水坏了,皇上问罪。于是隆亭为避龙廷之嫌,一夜之...
· 吴文化—文化行旅—《惠山诗词》读后
翻开还散发着墨油味的《惠山诗词》,仿佛一阵凉爽的秋风,送来丹桂的馨香。岁月虽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仍未湮没唐时的明月,宋时的烟雨,明清的泉韵和近现代的醉红,无论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对九龙烟水的赞叹,李绅宰相对惠泉乡思的吟诵,尤袤对泽国湖山的迷恋,邵宝(礼部尚书)对声声松涛的感怀,还是曹寅(曹雪芹祖父)对秦园枫香的抒情,都让我们徜徉在星光耀眼的诗词海洋,循着诗人的足迹,去寻找惠山青峰的神秘,去解读二泉流韵的谜底。《惠山诗词》上下两册,汇集了自南朝以来500多位诗人词家近千首作品,为人杰地灵的惠山山水风情留下了不朽华章。她的出版,不仅是发掘惠山诗词的可喜成果,也是无锡迄今为止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九龙逶迤泻烟霞,茂林飞翠入云岚。古往今来,惠山的苍郁灵气,无时不在激发诗人的灵感。北宋蒋之奇在《惠山寺》一诗中,以诗人的慧眼和想象,写出了这样的佳作:“潇洒携家上翠微/白云凌乱绕人衣/流泉喷薄山前...
· 吴文化—文化行旅—“姑苏繁华”的发端
如果把昆曲看作一部唱了六百多年的传奇,那么演唱的主要舞台无疑是江南名城姑苏。乾隆二十四年(1759),当乾隆帝第二次南巡(1757)和第三次南巡(1761)之间,苏州画家徐扬作《盛世滋生图》长卷,展现乾隆盛世苏州城乡的繁华景象,故又名《姑苏繁华图》。画卷自灵岩山起,由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历上方山,介狮山、何山之间,入姑苏郡城,经盘、胥、阊三门,穿山塘街,至虎丘止,重点描绘了一村(山前)、一镇(木渎)、一城(郡城)、一街(山塘)景况。画笔所至,二百四十多年前昆曲全盛期的姑苏风物民俗尽收眼底。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兴诸君不妨随我沿着当年画家经行之迹去作一次寻古访幽的昆曲之旅。――引言迎面一带青山,怪石嶙峋,风景奇秀。这不是姑苏城西南的灵岩山吗?山上有馆娃宫遗址,相传是两千五百年前吴王夫差贮养西施的地方,徐扬选择此地起笔构画《姑苏繁华图》,正与梁辰鱼以吴越春秋故事撰写第一个昆腔传奇《浣纱记》...
· 吴文化—文化行旅—游遍惠山好风光
我国名山大川众多,黄山和泰山的奇丽风光我早已领略过。我曾发过奇想,如果三山五岳有一处在无锡那该多好。但总算造物主没有亏待无锡人,赐给无锡一个太湖、一座惠山。惠山古称龙山,素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誉。惠山著名的三个高峰是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一路山峰高峙,深秀苍老,名胜古迹甚多,且有古代就筑起来的石路可登。无锡人游遍惠山的恐怕不太多,而我游遍了惠山,享尽好风光。记得那年我刚从部队转业回锡,一人在家闲得无聊,心血来潮萌发了“何不趁此机会游遍惠山的念头”。主意打定,着双解放鞋,身穿旧军装从家起程,买张门票进了锡惠公园,一路上重温各著名景点:九龙壁、龙光塔、映山湖、二泉等,赏完名胜古迹,绕过二泉顺着山道拾级而上,走走歇歇,轻轻松松就登上了头茅峰。在老君庙喝碗沁人心脾的惠山茶,再在山顶尽情地欣赏一番太湖明珠的旖旎风光,实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告别头茅峰顺山道往西走,过一道山坳,走一段缓冲车道,山坡又成陡状,...
· 吴文化—文化行旅—二泉山与惠山人
水从锡山出,中含万古情。开凿于唐代大历年间的天下第二泉是惠山之精灵,千百年来,她滋润了山地,养育了惠山的人民,吸引了无数的骚人墨客,帝王将相,成为惠山钟灵毓秀的滥觞。其实,二泉原本被称为石泉,早在陆子品泉以前,它就以井的形式出现,居住在惠山之麓的居民以此为水源用以生活。后来兴盛的惠山寺和随此寺兴旺的惠山古镇无不以二泉为胜,逐渐形成了著名的“惠泉福地”。惠山泉被发现后,首先被用作生活用水。后来声名渐隆,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争饮二泉水。然而使二泉水走出无锡并扬名的第一人当是唐代邑人,年青时就在惠山读书的著名诗人李绅,他称二泉水为“人间灵液”,并携带入京城长安分与同好李德裕。德裕品后,竟然成瘾,于是便滥用公权,下令驿站予以专递。由于外人获取二泉水不易,而此水又着实甘冽可人,因此文人们以能求得一小坛二泉水而为时尚,而有幸得到此物的方式常是作一篇美文或画一幅美图。宋代皇帝徽宗、钦宗治国无方,但对二泉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