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文化行旅—古吴歌开新花
一部惊动海内外的民间英雄史诗《华抱山》(朱海容著)的发掘出版,充分地说明了中国民间文化,尤其是汉族民间文化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有着丰富的矿脉珍 藏。《华抱山》的出现是汉民族民间文化向世界民间文化圣坛献上的一份丰厚礼物,一份有着无穷想象空间的集诗意、诗美、诗魂于一体的特殊文化馈赠。
中韩日三国关于英雄史诗《华抱山》的国际研讨会在无锡举行,短暂的会期,丰盛的收获。《〈华抱山〉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时代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是至今 有关这部史诗的研究论文合集,也是有关这部史诗相关资料的合集。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周解清先生亲任顾问,且多次关心本书的出 版。
王蒙先生在序中这样写道:“在中国文化地图上,分布着不同民族灿烂文化的印记,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发展,是各民族不同种类文明冲突、融合、整饬与和谐共 存的结晶。每个民族、每个时代,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非凡的文化,可以说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仅存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惟一,在很大意义上是各民族共存文化特 有的多元基因的底蕴在产生着超越时空的场力。而我们现有文化之根源,又无一不是深植于民间文化,或者说含蕴其中的民间文学。
“中国的江南,自古文风雅俗并至,历代四艺繁茂于阡陌街巷,太湖明珠无锡,古称梅里之地,更是诞生了旷古奇人顾恺之、倪云林,近当代也是翘楚之才遍植, 国乐圣手华彦钧,文化昆仑钱钟书,丹青大师徐悲鸿,可谓妇孺皆知,名动环宇。
“汉族自古被误认为短诗之风盛弥,而长歌不见经传,今英雄史诗《华抱山》的出版,可谓正名之作,也不妨说是争名之作,可贺也可喜。中韩日三国研讨会论文 集———《〈华抱山〉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的即将面世,更是对英雄史诗的文化价值的最好佐证。我深表祝贺,并期待着更多高论和宏论的出现,是为序。”本书主编浦学 坤先生在《吴地明珠中华瑰宝》的文章中说:“吴歌,是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语地区民间歌谣的总称。吴歌源远流长,在我国歌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流传在无锡地区的长篇吴歌《华抱山》,是一部歌颂明代末年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作品长达一万五千多行,分上下两集,篇幅浩繁,气势 恢弘,情节跌宕起伏,句式自由奔放,语言富有江南民歌特色。专家称它既是中华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又是一部民俗风景画卷的集成。
“据了解,《华抱山》亦称《公道歌》,始于明末,盛于清初。传唱者、手抄者屡遭官府囚禁和杀害。可贵的是生于华抱山故乡的著名民歌手华祖荣先生的祖先按 族规,代代传唱,且传子不传婿。在祖父与父亲的传教下,华祖荣继承传唱了许多吴歌,《华抱山》是他传唱最长的一部吴歌。而著名的民间文艺家朱海容先生发现后,历 经十多个春秋的艰辛,终将其挖掘、收集、整理成文,并付以出版。
“《华抱山》的问世,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韩国、日本、荷兰、德国等都有学者对其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介绍。国内的学者更是进行了详细的 考察和调查并作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将其载入了新编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史》,南京大学中韩文化研究中心《中韩文化研究》第三辑为《华抱山》开辟 专栏,发表了许多著名学者教授的研究论文。笔者有幸主持召开了英雄史诗《华抱山》国际研讨会,并聆听了来自海内外学者教授的许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他 们对《华抱山》的高度重视且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使我深受感动。
“吴歌对锡剧、评弹、昆曲等地方戏曲的孕育产生过重要影响。一部长篇《华抱山》,吴地的明珠,汉民族的瑰宝。
它不仅填补了汉族无长篇英雄史诗的空白,而且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我认为,它与无锡祠堂文化具有同等价值,我们应该做好宣传,让它走向世界,成为全 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