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茶联古今谈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6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茶联古今谈,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留存历史文化古迹不少,茶文化也可说是一古。茶馆店

  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留存历史文化古迹不少,茶文化也可说是一古。

   茶馆店,亦称“茶馆”、“茶室”、“茶楼”、“茶铺”,在南北朝,特别到唐代就很盛行。这些茶馆店顾客饮茶、娱乐并兼有吃点心的。这些茶馆,大多文化韵味很浓,仅看对联,就有不少耐人寻味的茶联,颇受人们喜爱。

   唐代茶圣陆羽自命名无锡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后,许多文人雅士先后为此写诗作画。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更是众人吟诵的茶联。在锡惠公园二泉亭上坡的景徽堂檐廊前就有据苏试诗意改写的楹联:

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
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如果陆羽有灵,想必他还会来试人间二泉,尝山茗溪茶的。

   说起惠山,自古以来就流传“寺庙多、祠堂多、茶馆多”之说。在惠山寺的竹炉山房,则有当年乾隆皇帝的“竹炉煮茶”处。二泉亭上的“陆子祠”茶座、二泉南侧的“万卷楼”茶室、寄畅园“大石山房”茶座、映山湖畔“滨湖山馆”茶座及张中丞的茶室等,均为游人品茗佳境。清初,无锡名医杜汉阶有诗联赞惠山茶馆:

扫除一室供瓶花,对幅诗笺壁上遮
汲得二泉烹活火,招牌高挂卖清茶

   在惠山茶馆,可以读到许多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诗词对联。

   茶客到茶馆不仅品茶,而且品茶联。没有茶联的茶馆,就像茶水无茶,淡而无味。如果茶联不佳,犹如茶无好茶一样,令人乏味了。因此,到茶馆,可见到茶联,且名联趣联不少。

   在上世纪20年代,在无锡甘露荡口的交界处有一茶坊,上有一联在1927年10月3日《新无锡》报刊登:

七碗新茶,沁沁散暑
三杯甘露,荡口生香

   此联嵌入甘露、荡口两地名,既贴切,又精巧,颇有回味。如今甘露与荡口已合并成鹅湖镇,此对联也是对历史的珍藏。

   翻开无锡的陈年旧报,亦可以看到老无锡的不少茶联。如1934年9月2日无锡《人报》刊有晓庄中心茶园联:“且来讲讲理,何妨谈谈心”。1937年2月8日无锡《新闻汇报》刊登茶馆一联:“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向东西”。1937年5月6日无锡《人报》刊登《为民众茶园作二联》:“月白风清尽可以消遣世虑,盐琐米屑又何妨闲话家常”,“得空闲时光且泡一壶清茶坐坐,趁碰头日脚便拣几种正经谈谈”。1946年7月22日无锡《大锡报》刊登《某茶馆》:“请上去勿必客气,坐下来尽可谈心”。1947年8月17日无锡《人报》刊登《茶馆》:“老老少少,个个来来坐坐;烟烟茗茗,朝朝忙忙碌碌”。这些茶联通俗易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似喝纯真绿茶,清心而雅志。有一副见1921年《师竹庐联话》卷十二的《茶店联云》,更是通俗、诙谐、中肯,令人喜爱:

一双脚行不尽世间路,莫慌忙、暂停履
七尺躯能担当古今事,且放下、可吃茶

   读到这样的茶联,会引领我们从淡淡茶香中抛开尘世的喧嚣,走向娴静的空间。这不禁使我想到另外一副挂在茶馆门口的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来喝茶;做人难做事苦苦中作乐叙衷肠”。无论你再忙再苦,读了这样的对联,你也得进茶馆喝三杯了。

   如果在无锡城里转转,一个圈子跑下来,你不难发现许多茶馆都有不少有特色的对联。在学前街锡师附小对面有座水乡茶楼,里面一副对联引人注目,联曰:“水乡香茗引清客,梁溪古韵伴和风”。此联把地名、茶馆名及其内涵都融为一体,很有韵味。在北大街83号的钱塘茶人茶馆内,有几副对联,亦很有意思:“钱塘泛花邀坐客,茶人茗香引清言”;“读书世受和平福,学佛人多欢喜缘”;“忠孝持家远,诗书处世长”;“让人上人,抑我益我;有酒吃酒,读诗学诗”。在茶馆里能读到这些高雅的对联,让人感悟一种清香高尚的生存状态,还真让我生出许多感慨。在南长街117号黄泥桥头的清和楼茶食馆,有一副对联:“水不求深鱼自乐,人在好吾鹿则鸣”,真是人生当茶,不亦乐乎。在崇宁路上的文渊坊有书法家刘铁平先生书写的一副对联:“旧雨新知尽谓佳客,金英绿片悉是名珍”。在后西溪85号的羽仙茶食馆,有一副著名学者书坛泰斗启功先生书写的对联:“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雪魂”。在茶馆品茶论诗是赏心乐事,而饮茶品书也是难得的清福。

   谈到茶联,记得去年八士镇举办了一次关于“太湖翠竹茶”对联的征集活动,笔者作为评委,欣赏到不少优秀对联。如“云映太湖翠竹茶乡里茗香溢九州,日照斗山青梅菊苑畔友情满八士”,“说古今话兴衰寄寓梁溪清风月,谈荣辱忘得失品饮太湖翠竹茶”等,如今仍留下深刻的印象。太湖翠竹茶叶在全国历届“中茶杯”和省“陆羽杯”名优茶评比中屡屡获奖,成为中国名茶新秀。通过茶叶节的举办和征联活动,“太湖翠竹”的茶名更是名扬四方。而张泾八士已合并为锡北镇,此地名随同茶联也一起进入了历史,后人研究茶联,一定会成为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景》
我收藏一本45年前的无锡文艺刊物《无锡景》,是庆祝无锡解放十周年增刊,是一本大众化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综合性文艺刊物。这本《无锡景》,发行于1959年4月,第一篇文章是原江苏省委副书记包厚昌的革命回忆录《第二次渡江南下》;第二篇是孙刚同志的杂文《回顾往事·激励将来》;第三篇是《无锡日报》社的老总编海啸同志的革命回忆录《向无锡进军日记片段》;第四篇是新四军驻无锡办事处主任沈仲兴和郝孚通、朱卓然合作的电影文学剧本《银丝闪金光》……这些文章,虽然远离45年了,但读起来仍然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就像电影文学剧本《银丝闪金光》里面的主题歌那样:太湖滨,无锡景桃梅满山厂如林;稻花香,桑园深,天堂哪能比湖滨!?太湖滨,无锡景,秀丽壮阔画中景。花含笑,水多情,留恋多少佳宾!……当年《无锡景》编辑委员会的地址在无锡市时郎中巷11号,由无锡人民出版社出版。
· 茶文化―茶馆茶楼―古今茶馆琐谈
茶馆,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茶馆这个名称,直到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唐代封演在《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仓、隶,渐至京邑。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城市多开有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煎茶出卖的店铺,这也是我国茶馆出现之初的情况。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很多茶坊。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中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得十分讲究,据《梦粱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饮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宋代茶馆多称茶坊,也有叫茶肆、茶...
· 吴文化—文化行旅—走进“文化无锡”
当人均GDP突破5000美金这一历史大关后,“仓廪实而知礼节”,“文化”便必然地、越来越近地走向无锡人。或许经济的发达一度掩盖了文化的灿烂,但我们否认“无锡没有文化”之说。先睹日前受到省内专家高度赞扬的“十一五”无锡文化发展战略,记者感受到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璀璨,下一个五年规划打造的将是现代、发达的“文化无锡”。在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群中,将有更多的“文化门庭”让百姓出入当市图书馆的大楼最初崛起于太湖南广场,并成为最显眼的建筑时,这多多少少在无锡人心目中荡起了一些涟漪。然而,比之层出不穷的新楼,人们还是遗憾,有多少“门庭”可以让市民自由出入,并从中汲取文化的养分?弥补遗憾的端倪已经显现。早前,将免费向市民开放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已经市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立项,这个政府计划投资5000万元的项目有望在明年出现在古运河畔的茂新面粉厂原址,无锡悠久的民族工商历史脉络可以在这里被还原、定格与传承。...
·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文化的苗床
来了个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很少听见但又很熟悉,他说:“有事在苏州,明天回南京,想见见您,明天顺道到您家……”呵,是小姚,姚勇,是阔别了十来年的小姚要来看我,我快活得眯花了眼——小姚和我已经有二十来年的交情了,他原是无锡武警消防中队的文职人员,上世纪90年代初,他调到南京去工作,后来,大家各自忙自己的事情,连电话也少得要几年才偶尔接到一个。他要来,连我老婆也高兴,说:“唉,他怕要四十了吧,那时候……”那时候,小姚还年轻,刚高中毕业,从句容参军不久来到无锡。按理,一个年轻消防战士,一个步入老年的农村中学教师,是很不容易结交的,主要是没有机会。但我不但与小姚成了好朋友(那些年,他几乎每月都要到我家一二次),还结交了好些其他的年轻朋友。为我们创造这机会的,是我终身感激的无锡市工人文化宫。上世纪80年代,我刚从下放地苏北回无锡当教师,偶尔也写些东西在报刊发表。一次市文学工作者协会(市作协的前身)的活动...
·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城市精神”与吴地传统
“从泰伯奔吴起,就注定吴地人有着谦让的品德和包容的精神。”在挖掘、探讨新时期无锡“城市精神”的内涵之时,作为一名对吴地传统有着深刻研究的专家,高燮初教授谈起吴地历史文脉对今天无锡“城市精神”的影响和作用颇有见地。“无论是对无锡传统精神的传承,还是对新时期无锡精神的挖掘,谦让和包容将是无锡这个城市永远的精神内涵之一。”据史载,商末周太王长子泰伯携弟仲雍,从中原南奔江南,三让王位,定居无锡梅里。孔子称泰伯“三让天下”为“至德”,老百姓尊称泰伯为“三让王”。可见,早从吴泰伯开始,吴人就有了谦让的传统美德。“让”,避免了因争夺王位而同室操戈,以至于影响周王朝的开疆创业。此后,吴地人奉行“和为贵,谦受益”的道理,从而在商贾经营中稳操胜券。高教授认为,谦让的品德应该是吴地传统美德,也是今天的无锡人应该继承的品德。“因为吴人的融合与开放,才有了泰伯奔吴的历史,才有了吴地的发展与进步;今天的无锡因为有了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