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三生花草梦苏州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70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三生花草梦苏州,“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这是清人

  “凤泊鸾飘别有愁,三生花草梦苏州。儿家门巷斜阳改,输与船娘住虎丘。”这是清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虽不及《病梅馆记》的名气来得响,但那一句“三生花草梦苏州”对苏州人来说,是足可回味的。

  我当时知道这一句“三生花草梦苏州”,是因为尢玉淇先生出的一本书,书名就是这七个字,大概现在一些人还以为那是尢玉淇先生的造句吧。

  为了要追究句子的出处,那天趁休息时间,我专程去拜望了尢玉淇先生。我想他既然将其作为书名,一定是很喜欢这句子,也当然知道这句子来历的。

  在那间小小的书房里,尢玉淇先生坐在画桌旁边,暖暖的太阳光透过玻璃窗正好斜披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就好像宋人绢本画中的长者,虽然已是八十开外的年纪,但他思维清晰,行动自如,知道我询问句子的来历,他只一个转身就从书橱里抽出他的另一本著作《蕉肥竹瘦轩小札》,一边说:“这里面有句子的出典,我现在也只有这一本了,就送给你吧。”一边翻开封面,在书的扉页上题着字。

  这一情景让我不由地想起了已故学人王西野先生。还是在我廿岁左右的时候,翻读明人手札常见有“左冲”两字,心里一直弄不明白,就跑到王老那儿向他求教,其时王老身体尚好,他顺手拿过一枝铅笔,一边在纸上写给我看,一边告诉我字的意思。没想到现在的这一幕竟然如此相像!

  合上封面,尢玉淇先生好像想要在书上钤方图章,就在抽屉中摸索了一会,但拿出一看,是方闲章。不过他没有放回去,倒说起了一段与两代金石家的“因缘”故事。

  那方印章,是产于浙江的普通青田石,印石颜色也许是因为年岁长远,抑或是摩挲使用的缘故,已经有了一层自然的包浆,古朴中见出精神。印石的六面,有四个印面上都刻着字,分别是“玉淇六十后作”、“尢玉淇八十后作”的篆字,边款一侧是:“戊午小寒谨士”,另一侧则为“玉淇伯父大人鉴教廷辉刻”。

  还在二十世纪那场空前绝后的“运动”之后,尢玉淇出了牛棚刚刚恢复名誉,那股蛰伏于胸的创作欲望就又开始萌动了,一天正好路遇老友蔡谨士先生,即告诉说:“以前我把画笔都拗掉了,现在我出来了又要画哉!请你帮我刻只图章!”

  言语间的兴奋与昂扬,让同道中人,西泠印社社员、被亚明先生赞誉为“天份极高又十分勤奋而严谨的艺术家”的蔡谨士也颇受感染,没过几天,一方有着“划时代”意义的朱文印“玉淇六十后作”就到了尢玉淇手中,在这以后尢玉淇的画作上,人们也就常常见到了这方篆刻作品。

  没有想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蔡谨士先生在如花烂漫的季节里,却如静静的秋叶一般凋零飘落了,而尢玉淇先生再钤这方印章时,睹物思人,心绪难平。

  在步入耄耋之年后,尢玉淇先生打算请蔡谨士先生的公子、金石家蔡廷辉篆刻一方印章,当蔡廷辉知道父亲曾于二十年前为尢玉淇铁笔作印之事,就深情地表示,要在自己父亲当年篆刻的印石上再奏昆刀。这便有了蔡氏门中两代名家,相隔廿年同刊一方青田的“因缘”故事。

  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还存在。“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美妙之处在于把苏州的古与今、景与情糅和在一起,让人思接千载,联想起暮鸦、归燕、古树、旧桥、柔波、幽巷……但在我读来,那里面却还包含着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情与缘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人在苏州
口里念这“苏州”二字,心里顿生出一种清灵感来,就如同闷热的天气突然来了一阵凉风,就好像嗓子嘶哑时突然嚼了一片薄荷。苏州这地好名也好,就如同一位绝色女子同时又拥有一个亮丽的名字。我那年出去当兵,人家开口问在什么地方,我一说是在苏州,人家开口就是一个好字。好在哪儿呢?好就好在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杭州是比不上苏州美丽的。至今我都特信服徐志摩先生的那段说辞。他说:苏州!谁能想象第二个地名有同样清脆的地名,能唤起同样美丽的联想,除是南欧的威尼斯或翡冷翠,那是远在异邦,要不然我们就得追想到六朝时代的金陵广陵或许可以仿佛?当然不是杭州,虽则苏杭是联着说的,杭州即便是有几分美秀,不幸都教山水给占了去―――人在苏州十几年,说起来也惭愧,虽然侬侬吴语如乐器中的笙箫袅袅迷人,但我除了会鹦鹉学舌般来两句“蛮嗨格”以外,只能坐在一旁,听“说”如同听“歌”。但这一说字我就有很多的感慨,我虽然...
· 吴文化—文化行旅—苏州的民间艺术
苏州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八十年代初期,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民间艺术研究会(现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艺术分会),团结了广大民间艺人,他们经常相聚在一起,探讨弘扬吴地文化,开展技艺交流,不断创新和提高艺术水平,使苏州的民间艺术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苏州的民间艺术,门类多,品种也多。有缂丝、刺绣、玉雕、木雕、牙雕、核雕、瓷刻、竹刻、剪纸、泥塑、草编、灯彩、九连环、民俗挂件等上千个品种,真是琳琅满目,精彩纷呈。这里,既有仿古的传统艺术品,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工艺品。“九连环”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产生,在清代更为盛行。现在制作的九连环,花样翻新,形式多样,既有塔环、钟环、房环,更有符合国外游客要求的“A、B、C环”和数十个品种做成的套环。藏书镇出产澄泥石,制作的澄泥砚久负盛名,是我国的名砚之一。改革开放以后,那里的石雕艺人解放...
· 吴文化—文化行旅—凸现苏州传统文化的光芒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可以说是老少皆知。但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除了知道苏州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外,对苏州文化的内涵、特点却知之不多或者甚少。文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器物建筑、典章制度、组织机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等不同层面。事实上,文化才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泉源。苏州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古迹名胜等物化类文化,还有昆曲、评弹等人类口述文化,有刺绣、雕刻等工艺类文化,有吴门医派、吴门画派,还有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反映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方面的人文精神类文化。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起源于苏州的昆曲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拿出了对全国200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
· 吴文化—文化行旅—端午节缘起苏州
据媒体报道,韩国拟以“江陵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成功,这将是全球华人的遗憾。对吴文化略有研究者都知道,我国关于端午节及其习俗的缘起,正史、野史、地方志、文人笔记、小说、戏曲、诗词中比比皆是,只不过保护与申报未列入议程而已。“姑苏端午祭”,系纪念伍子胥和文种大夫。伍子胥系姑苏大城的规划设计大师,被吴王夫差赐死;文种大夫系复兴越国谋臣,勾践妒其才赐死。这二人都是民族英雄,吴越人民怀念他们,故举行“端午祭”。这一节庆和习俗要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江陵端午祭”,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约前340―――前278)早200余年。汉代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载:吴越人民赛龙舟纪念伍子胥与文种,“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立《曹娥碑》。碑文中有吴越人民农历五月初五迎接“伍君”的记载。上虞县将钱塘江入海口处的支流命名为曹娥江,汉代属于吴郡所辖,首府...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