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江尖八景的文化意蕴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江尖八景的文化意蕴,江尖是古芙蓉湖遗存,一名芙蓉尖、蓉湖尖,简称湖尖;因其上原多窑器店,大批宜兴

  江尖是古芙蓉湖遗存,一名芙蓉尖、蓉湖尖,简称湖尖;因其上原多窑器店,大批宜兴陶缸堆叠在店外,无锡方言“江”、“缸”同音,故又称“缸尖”。而“江尖”之名见诸官方文字记载的,以清乾隆七年牗1742牘刊行的《县志》为最早。2002年建江尖公园,“公园八景”以古今文化为背景,用以彰显公园特质,务使园内诗情画意为广大游人所认同。钱钟书先生曾说,诗情是时间的延续,画意是空间的架构———中国古典宇宙观而用于风景审美者,盖类于此。兹将八景的文化意蕴分述如下:

  锡水烟雨京杭大运河无锡航道的风水,以黄埠墩为“天关”,故旧有西天佛庵“圆通寺”;西水墩为“地轴”,以东土道观“水仙庙”擅其胜场;江尖渚面积最大,妙在人气旺相而凝聚;大运河则是贯通天、地、人的灵秀之脉。无锡人杰地灵,于此一露端倪矣。“锡水”即大运河在无锡境内的水道,典出民族英雄文天祥《过无锡》诗。南宋德佑二年牗1276年牘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北上,夜宿江尖渚附近的黄埠墩,作诗道:“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牗黄埠墩一名“小金山”牘。江尖渚西北端之“锡水烟雨”景点,距黄埠墩最近,临风怀古,于烟雨空蒙时尤佳。为弘扬民族精神,故定为首景,且富有历史的沧桑感。

  蓉湖揽月芙蓉湖在湮塞前是苏南大湖,原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此湖在先秦时名无锡湖,作为地名,先有无锡湖,后有无锡城。元·王仁辅《无锡志》载:“吴地记云:无锡湖,万五千三百顷,为晋陵上湖。”又载:“陆羽惠山记云: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盖自山下百余里,目极荷花不断,以为江南烟水之盛。”位于永宁桥附近的“蓉湖揽月”景点,包含着对古代月色下芙蓉湖盛大荷花景观的追思牗荷花一名水芙蓉牘。而今之永宁石桥为曲拱形,桥洞倒影,浑如圆月,令人遐思无限。

  花岗浮翠江尖公园面积60亩,于中部堆土成岗,其上莺飞鸟啼,杂树生花,形成春日花漪翠岗景色,秋则桂子飘香,枫叶红醉,颇有唐“悯农”诗人、邑之先贤李绅《却望无锡芙蓉湖》意境:“水宽山远烟岗迥,柳岸萦回在碧流。清昼不风凫雁少,却疑初梦镜湖秋。”故命名此景为“花岗浮翠”,突出其“水上绿洲”的美感。

  帆影如梦江尖公园在西南岸中间之濒临古运河处,有篷帆形大型构筑,其内坐椅可供游人休憩,此不失为追忆京杭大运河无锡“米市”盛况的妙笔。往事如烟,流水如梦。清乾隆时邑之诗人杨莲趺牗1742-1806牘作《棹歌》云:“万斛龙骧衔尾开,樯乌樯燕喜徘徊。蜀山窑器名泉酒,个个船来买一回。”诗后附注:“粮船北上,必集湖尖,置买义兴窑器及惠泉酒。”
灯塔辉影“帆影如梦”景点之旁,建有灯塔景观,原设计者命名为“城市之光”。笔者以为此类景题到处可用,聊胜于无,故改今名,使与古代“蓉湖八景”之“北塘灯火”相联系并赋予新意。杨莲趺《棹歌》云:“清游偏耐可怜宵,淡月轻烟三里桥。见说北塘灯火盛,渔灯点点又相招。”诗后附注:“三里桥在湖尖对岸,北塘灯火乃蓉湖八景之一。”棹歌晓风在江尖渚东南端,是一处凝聚江尖逸事的景点,今以雕塑破题。棹歌即船歌,为“吴歌”的一种。清初无锡诗人杜汉阶有句云:“秋风唱彻采莲歌,更向菱塘泛碧波。绛帻吴鸡初斗罢,香苞抉出海珠多。”诗中的“海珠”,是比喻荷花结出的莲蓬内,新鲜莲子犹如海蚌中那晶莹的珍珠。清诗人杨莲趺是江尖渚人,系著名戏剧家、《吟风阁杂剧》作者、邛州知州杨潮观之子,其所作《芙蓉湖棹歌一百首》情真意切,十分动人。又据清·黄邛《锡金识小录》载,江西孝子偕养母千里寻找生母,至无锡江尖渚,环渚而呼,俗谚“江尖渚上团团转”,此说流传甚广。1947年戏剧家周贻白尚作《竹枝词》记之:“隔水呼娘娘不应,缸尖渚上四无凭。劝君莫笑团团转,孝子寻亲血泪凝。”此外,江尖旧有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故居,而佛庵“永宁庵”和“环秀庵”今移作桥名。

  银缸怀古1935年,邑人秦铭光著《锡山风土竹枝词》云:“浮屠七级叠银缸,万火齐明照十方。送尽初秋惜残夜,新词最忆顾卢塘。”诗后附注:“七月三十夜,缸尖窑铺每叠缸为塔,燃灯其上,名为宝塔灯,顾梁汾先生尝有咏之。”顾梁汾即清初一代词宗顾贞观,可见江尖阴历七月三十“点塔灯”由来已久,民间父老相传,系纪念元末义军首领、吴王张士诚而为。旧时此地端午节赛龙舟,均能令锡邑万人空巷,极一时之盛。

  河街雪霁历史上的江尖渚,依托水运和米市的有利条件,渚上多窑器店和以前店后坊形式生产、销售惠泉酒的作坊,在秋冬季节新米上市时,生意尤其兴隆。周贻白《竹枝词》有句云:“蓉湖腊月酿初成,花比芳馨玉比莹。饮过惠泉三白酒,连宵杯底困春醒。”诗后附注:“三白酒以惠泉酿成,旧推芙蓉尖隔年陈酿为佳。”惠泉酒宜热饮,明著名诗人袁宏道牗1568-1610牘佳句“一瓶暖贮惠泉酒,过得层峦日又低”,即此生动写照。又,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芳官告诉宝玉:“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俗谓冷酒伤身,故作为女孩子的芳官,大概所饮应是热酒吧。我们不难想像:

  如能在雪天拥炉热饮惠泉酒,该是一种多么令人神往的况味呵。故以“河街雪霁”命名新建的江尖水街,聊为意境之美的补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舌尖上的典籍
苏州是生长美食和美食家的地方。陆文夫的《美食家》让我们在纯文学层面上认识了苏州的美食和美食家。陆文夫的同乡作家车前子笔下的关于美食和美食家的文字,更多呈示的是文学以外的小资成分,是文学与小资相互拼盘的滋味。车前子文字中的小资意味,仅仅是集中了对传统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而,品味车前子笔下的小资生活,没有咖啡的浓香和红酒的浪漫,其背景是中式的,环境和气氛也是中式的。车前子的《好吃》(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一书我则是在一家连锁的咖啡馆里读完的。那是个星期天,天上漂着小雨,呆在家里感到气闷,就拿了《好吃》,走进了咖啡馆,落座在靠窗一厢的软圈沙发里,要了一杯柠檬水,一碟淡瓜子,大厅琴岛上的那架钢琴弹出的好像是莫扎特的钢琴小品,车前子的《好吃》即在非常小资的气氛里一页页地掀翻过去。在西式的咖啡馆里读车前子非常中式的《好吃》,感觉是件有意味的事情。《好吃》真是一本能够勾起食欲的书。文字的滋味,充满了传统...
· 吴文化—文化行旅—不江河万古流
中国大运河的开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水的伟大创举。它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必然,既体现了封建王朝中具有战略眼光和气魄的帝王意志,更是历代水利专家们的科技成就和千百万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大运河的出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它是我国古代一项雄视百代、光耀千秋的伟大工程。大运河的开凿和改造,缘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的不断深化。水是生命的起源,万物仗之以生存,文明赖之以进步。但是,人们对水的认识和利用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治水是古代东方人的第一件大事,不论是尼罗河畔的法老,还是华夏大地上的帝王,都有着治水定天下的历史。夏王朝是华夏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开端,传说禹疏九州,顺水之性,消弥洪灾,揭开了中华文明新的一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加深了对水性的认识,逐步知道水有浮力,无孔不入,有风则浪,无风则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大运...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 吴文化—文化行旅—太湖的思念
六月,烟雨蒙蒙;太湖,泪水涟涟。因为龙飞走了,这个太湖的知音和歌者走了。一首好的旅游风光歌曲,不亚于一张城市的绿色名片,像《北京颂歌》对于北京,《太阳岛上》对于哈尔滨,《莫愁啊莫愁》对于南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于莫斯科……《太湖美》对于无锡,对于太湖,对于江南,如同天籁,不仅增色增彩,而且增光增分。《太湖美》唱出了太湖的神韵,让美丽的太湖插上了音乐的翅膀,飞遍了全世界。无数人就是听了《太湖美》的歌才来到太湖,沉醉在太湖。龙飞写过很多歌唱江南的歌,影响最大、传唱最广的还数《太湖美》。他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太湖美》。生前,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谈起这首歌。记得他说过:大凡有创作经验的同志,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谱写歌曲有时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有时却是“无意插柳柳成荫”。龙飞说,当年自己写《太湖美》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成稿既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多年积累的自然结果。这就是“长期酝情、一偶得曲”。龙飞...
· 吴文化—文化行旅—小阿荆的成功
上世纪20至40年代,京剧界有位以演短打武生戏出名的小阿荆,在无锡地区享有盛誉。小阿荆,名荆玉堂,小阿荆是他的小名,丹阳人。他出身贫苦,6岁就进戏班从师学艺,练就一身武功。因他演戏很早就有名气,所以小名比大名出名,小名也就成了艺名。他28岁成名后,率领他自己组成的戏班,风风雨雨近30年光景,辗转演出于苏南地区和杭嘉湖一带,无锡的前洲、玉祁、洛社、石塘湾、杨市、陆区等集镇是这个戏班赶节(庙会)演出的老地方。小阿荆的短甲戏,以武松戏闻名,有“活武松”之称。在《景阳冈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这些戏里,他扮演的武松,眼神法步,干净利落,武艺娴熟。开打常用真刀真枪,闪光发亮,舞单刀急如旋风,观众形容它“连水都泼勿进”。在舞台上还时有翻筋斗的表演。他能从叠上好几张的台子上翻筋斗跳下,台子一张一张地加,以至要把戏台上的天幕掀去,最多能跳7张半台子,所谓7张半,就是在第7张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