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东林书院名联随想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52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东林书院名联随想,无锡东林书院,由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的知名学者杨时创建并讲学,距今

  无锡东林书院,由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的知名学者杨时创建并讲学,距今89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由顾宪成、高攀龙等东林学 者倡导重修东林书院,距今也已401年。
岁月流逝,沧桑沉浮。东林建筑屡毁屡建,东林文化经久不衰。

   至今,东林精神仍折射出中华优秀文化的灿烂光辉。在东林书院,有一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体现了顾宪成主持东林书院的宗旨,反映了在风雨如晦年代,莘莘学子刻苦读书的情景。“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贤书”形成极大的反差,它不仅强调读书人要好好读书,而且要关心国事,以天下事为己任,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联语寄意述怀,立意高远, 音调回环铿锵,节奏急促和谐。难怪著名学者邓拓在1960年5月参观东林书院时有感而发:“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下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 斑。”但是,与邓拓有着同样抱负的众多有识志士没有料到的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的腥风黑雨席卷全国,到处是“批判”、“打倒”、“横扫”的口号
声和只读一本书的浪潮声,“声声入耳”变成了“声声震耳”,“事事关心”变成了“事事担心”。东林书院的这副名联,也遭受了不白之冤,被摘到市中心,当众焚烧。

   而坚持“事事关心”的大小邓拓们,果真应验了“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的悲惨情景。

   回顾历史,反思过去,有许多事,其实是不可能事事关心的,有些事“在心”即可,有些事“尽心”则罢。追索东林书院名联的由来和变迁,有其不寻常的经过。

   据传,顾宪成幼时在张泾桥读书非常刻苦用功,且善于作诗应对。一次在外任知州的陈云浦风雨夜泊张泾桥,慕名找到正在读书的少年郎顾宪成,当场出了上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顾宪成随即对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的下联,一时传为美谈。

   这副对联初见于无锡惠山“顾端文公祠”。据1921年版《无锡大观》记载的就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

   1947年,吴敬恒、唐文治、钱基博等修东林书院,顾宪成后裔、东林小学校长顾希炯将此对联复制了一副,置于东林书院,但是已将其中的“事事在心”改为 “事事关心”了。1982年,在重修东林书院时,特请廖沫沙重书此联,悬挂在依庸堂上。

   最近,与几位老友相聚东林书院品茶,品茶品历史文化,自然又品赏这副不寻常的楹联来了。已到了“耳顺”之年的几位花甲老人,大家感受到许多事,都应看淡 看轻。

   有些话不需要你听的,就不必入耳;有些事不需要你做的,就无须关心。假使“声声入耳”,就会吃不消;如果“事事关心”,就会有麻烦。

   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实事求是。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人,一个在人生旅途上跋涉了大半辈子的人,应该是淡泊名利,心胸宽阔。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人青出于 蓝胜于蓝,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老年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看来,对老年人来说,勉励自己的对联应该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放心。

   在闲聊与品赏之间,一位来自台湾的无锡籍老先生沈映冬,他九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且牙齿都是一个不缺。如今他还到处奔忙,走亲访友,著书立说。

   当我向他讨教长寿之道时,他说,如果你的心是善的,做的善事就多;如果你的胸怀是宽的,你得到的快乐就多。此话说得真好,用心计较般般错,心底无私事事宽,有了 此般心胸,恐怕人老心还没有老呢。其实,人的文化是由各年龄段的人共同创造的。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人会创造和品味出不同的文化。对东林书院的名联理 解也是如此。对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如果让他改,可能他会改动两个字,成为另外一副楹联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开心。

   步出东林书院,回味经典名联,那催人向上的豪情壮志仍会油然而生,而那颗不凡之心,我想是永远不会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夜游东林
东林书院开放了夜书院,票价只有日间的一半,而且可以欣赏锡剧、越剧、评弹等节目,心中突然有一种冲动。在一个初夏的夜晚,我独自来到仰慕已久的东林书院。走进书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巍峨的石牌坊,坊上题“东林旧迹”四个蓝色大字,在黄光的照射下异常夺目。走过古人寓意的“青云桥”,泮池中点缀着两盏美丽的荷花灯。丽泽堂、依庸堂、燕居一一访过,此时耳中传来丁冬的琵琶声,觅声而去,发现在西面水池边的心鉴斋中,一男一女两个老者精神抖擞,评弹韵味十足。三三两两的游人,围桌品茗,好不悠哉。临水而立,可以看到以精致水池、假山、临水亭台楼榭配以绿化灯光点缀出来的一个极富江南特色的园林景色。我在水池边泡杯无锡毫茶,耳中又传来阿炳的《二泉映月》,只见对面亭子飞檐斗角,亭子里三个人在拉着二胡、弹着大琴,惬意!此刻我深深体会到古人夜读、品茶、赏风、赏夜景的情景。透过古朴木窗,习习凉风拂过,伴随着悠扬的古曲,欣赏着荷花灯光、...
· 吴文化—文化行旅—无锡茶联古今谈
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留存历史文化古迹不少,茶文化也可说是一古。茶馆店,亦称“茶馆”、“茶室”、“茶楼”、“茶铺”,在南北朝,特别到唐代就很盛行。这些茶馆店顾客饮茶、娱乐并兼有吃点心的。这些茶馆,大多文化韵味很浓,仅看对联,就有不少耐人寻味的茶联,颇受人们喜爱。唐代茶圣陆羽自命名无锡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后,许多文人雅士先后为此写诗作画。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更是众人吟诵的茶联。在锡惠公园二泉亭上坡的景徽堂檐廊前就有据苏试诗意改写的楹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如果陆羽有灵,想必他还会来试人间二泉,尝山茗溪茶的。说起惠山,自古以来就流传“寺庙多、祠堂多、茶馆多”之说。在惠山寺的竹炉山房,则有当年乾隆皇帝的“竹炉煮茶”处。二泉亭上的“陆子祠”茶座、二泉南侧的“万卷楼”茶室、寄畅园“大石山房”茶座、映山湖畔“滨湖山馆”茶座及张中丞的茶室等,均为...
· 吴文化—文化行旅—去园林的路上
一直觉得,园林是一个梦想,是时光的见证人,它站在时光的中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像一本线装书,一亭一廊,一水一石,以及它的所见所闻,都是这本线装书中秘密写下的文字……有时候是诗歌,有时候是散文;有时候是相聚,有时候也是离别。它有些清冷,但也散发出许些温暖。在我的眼里,苏州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去园林的路上,我也许会遭遇一场爱情,多年以前我曾这样想。虽然苏州并不是我要去的地方,对我来说,园林也没有多少值得我留恋和向往的。可是这样的想法,还是在我动身前往的路上,不经意地闪现了一下。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爱过的一个女孩子,就在我去苏州这座园林的路上。她是我隔壁班上的女生(据说还是班长,不过我对这一点从不在意),我学的是政治,她读的是中文。我们的班级就挨在一起,也许正因为这一点,一天之中有很多次路过他们班级,只要稍一侧目,就可以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她了,那个戴着眼镜,梳着齐耳的短发,有着一张太阳色脸庞的女生...
· 吴文化—文化行旅—玄妙观殿联赏析
吴中道教胜地玄妙观,修葺一新后的建筑群巍峨壮丽,三清殿两旁的殿堂增添了不少神像与对联,给传统的道教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细细看来耐人寻味。东脚门内文昌殿神祗是专司功名禄位的梓潼帝君,据道教史料载,该神有天聋、地哑两童相随,两人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以免泄漏天机,古人建祠常以此而塑。而今的文昌神两侧换上了孔子与朱熹,将儒家崇敬的祖师引入神坛,道家的这种兼容变革历来就有。大殿门口之对联借用了翁同龢为南浔张静江故居撰写的对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把上联改为“世间数百年大家无非积德”,变动三字中最关键的是“旧家”换成“大家”,将赞颂一家变成阐扬众家,意境就大大超越了原句。这首联贴在文昌殿和苏州历史上51名状元名字碑前,体现了道教“利物济世”的一贯主张,起了画龙点睛作用。可以作这样的注解:因为千百年来众家积德,崇尚读书求知,所以姑苏文化昌盛,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对面的...
· 吴文化—文化行旅—回眸园林总关情
日前,我陆续收齐了由沙无垢先生编著或作为第一作者与他人合编的园林新作,它们是《园林走笔》、《荣氏梅园史存》、《太湖鼋头渚》、《蠡园》、《惠山园林》以及《无锡惠山泥人》。这6本图文并茂的图书,是由古吴轩出版社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先后出版发行的。在短短一年间,沙先生能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我真为他感到高兴。我与沙无垢先生相识是在10年前,当时我们一同编入了市政协的文史资料委员会,此后就有了较多接触。去年春上,沙无垢对我说,他已在园林工作了40多年,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为园林写点东西。我知道这事他准行。他是17岁进园林工作的,从工人做起,直到后来担任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又被好几个单位聘为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作为一名阅历丰富的专家,他勤于笔耕,从踏上工作岗位至今,一直是《无锡日报》的热心读者和撰稿人,也曾当过北京专业报刊的特约记者和特邀编委。对他来讲,写园林当在情理之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