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文化行旅—围墙内的乌镇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2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文化行旅—围墙内的乌镇,在夏天炫眼热辣的阳光下,一道围墙把乌镇严严实实挡在视线之外。乌镇增添了几分私

  在夏天炫眼热辣的阳光下,一道围墙把乌镇严严实实挡在视线之外。乌镇增添了几分私密性和神秘感。崭新的白楼轩昂而亮丽,使人想到这不是一个古老而质朴的小镇,而是一个格调不高的公园。广场上有一组深褐色的群雕,几个穿着旧时服装的男女在一道河流边担水、洗浣,传递着江南小镇最具有本色的特征。

   围墙里面的乌镇可以看出来经过精心的整治,公园化的痕迹随处可见。从入口处进去能看到一大片新建的仿明清时期的建筑,有谷仓,有茶楼,有商铺,有客栈,虽然在刻意显示江南古镇的气质,但在它装模作样的外表下,由于缺乏历史气息,一眼就看出它们不过是没有灵魂的驱壳。小镇原来和田野相连的河岸是最富野趣的,草木应该是随意的自由的不规则成长的,但现在经过人工的修剪,成了失去野性的贵族化的茂林修竹。乘船驶过几个河湾时,使人恍然来到一个很优雅的地方。一顶架在水草地上没有栏杆的木板栈桥,和另一顶红色的木桥显得过于现代而华丽。几顶石桥(尤其是一顶风姿不凡的带廊棚的双桥)和几座似宫如殿的标志性建筑,几座颇为别致的亭台,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仍掩饰不住它们某些部位露出来的年轻的肌纹。

   然而,乌镇的修缮和整理还是基本符合这个小镇的整体个性。它的基本气象,它的核心的文化遗存和建筑遗存还是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虽然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粉饰和完善,但应该说还是原生态的。

   和其他江南小镇一样,乌镇的特色建筑是石桥、石板路、廊棚、幽深的小弄。这些河道经济、水乡生活的衍生物,通过可视或不可视的缝隙渗透出一种充满沦桑感的古老气息。特别是乌镇两条主街依然是一派昔日的历史风貌,它们完全可以作为一种远年标帜而存在。你可以在这里追溯,可以在这里探寻,可以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走在乌镇的主街上,令人神往的是久远的老宅,纵横交错、四方相连的麻石小巷。街不算长,但它跨越的时间和空间是无法用长度来丈量。乌镇是茅盾的故乡。在这里,你可以想像少年沈雁冰在这些街巷悄悄穿行的足迹和情景,你会寻觅林家铺子的影子,可以体验林老板这一类小商人的生命承受之重。和周庄相比,乌镇招徕游客的商店少得多,我们没有见到商旗飘飘,市声沸沸,无序拉客的混乱景象。这使乌镇街头的古风没有因为现代旅游经济的盲目火爆而受到过度的侵袭。相比之下,周庄在这方面确实太放纵了。

   乌镇的历史感还表现在一些已经消逝的老店铺的复原上。其中有药店、当铺、染坊、园木店、米行等,包括类似林家铺子这样的杂货店。这些老店俨然老派十足,装饰、格局、招牌、家具都是过去的式样。作为一幅历史的画面点缀在这条老街上,人们是会饶有兴趣的。但由于它们没有生命,没有生气,因而怎么看,也只能是一件呆板而死寂的道具和模型。

   我小时候去过几次江阴皋岸镇姨母家。虽然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生活习性还很浓郁。短短一条街,可以说和三四十年代的样子没有多大改变。但对于我来说,仍有着足够的兴味和好奇。我常常在一家铁匠店前长久驻足。那在铁匠锤子下伸缩着变化着的红铁块,以及那向四周猛窜的火焰,“好像站在火里的魔鬼似的,像劲头十足的铁锤一样结实、有力、欢畅”(莫伯桑语)的铁匠师傅都令我深深着迷。现在,我站在乌镇街上的店铺前,非常想寻找到少年时代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可以坦白地说,我找不到。一家店一件东西可以完全复原到原来的形态,但站在火里的有力、欢畅、结实的铁匠师傅以及像泥巴般柔软的红铁块能够重演吗?这是不太可能的。

   乌镇还有一道风景是最有魅力最能打动人,那就是水阁。像其他江南水镇一样,乌镇也拥有自己的河流和水系。横穿乌镇的一条河虽不开阔,但显得平静而清澈,这是一条灵动的风情古朴的河。水阁凌河而建,它是民居延伸至河面的简朴的建筑物。仅仅是在河床上用几根木桩或石桩作柱,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三面开窗,黑瓦盖顶。它们密密地挨挤在一起,沿着河面伸展开来,烟水葱茏中透出古拙、宁静而森雅的意象。

   水阁是乌镇的经典。那条穿镇而过的河道是小镇的母亲河,是小镇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乌镇人对河道,对水有一种特别亲昵的感情。为了更贴近水,他们把自己和河道的距离尽可能缩短,于是,水阁出现了。在这里,凭窗而倚,可观河道风光;临河而卧,可听水声訇訇。一间三面临河的小屋,犹如乘着一只无桨无楫、永不飘荡的小舟,在这里让心灵融入河流的清凉空明,融入水的滋润,水的抚慰,水的毓秀。

   水阁之所以是水阁。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们不是死寂的呆板的道具和模型,它们是活的,有生命的,有那样一股气息在支撑。它们是民宅的一部分,小镇居民还住在里面。在水阁,乌镇人和河水仍然肌肤相亲、须臾不可分离、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有着凡俗的血肉感。

   这是弥漫在水阁一种不易觉察但能够感知和体验到的东西,有了水阁,乌镇就足够了。即使它被围墙围住,即使某些地方有脱离生活本质的矫情和夸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乌镇的百床馆
我冒着蒙蒙春雨行走在乌镇的东大街上,慕名前往乌镇的百床馆。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边是马头墙隔出的一间间民居或店铺,这些清代的建筑看来保存得还不差。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老房子外墙面上都有着护壁板,木头本色刷上桐油,再蒙上岁月的尘埃,在烟雨迷蒙中幻化成乌蒙蒙的一片。百床馆就在东大街居中靠南的一个大宅子里。进墙门间过天井,只见客堂、厢房、书房里都摆放着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老式床。这些床式样有明代的、清代的、民国的,诸如此类。材质有红木的、榉木的、楠木的,不一而足。馆中几乎不见游人,客堂门口坐着位看管的老头正伏在桌上打瞌睡。馆内静得出奇,我徜徉在这有些阴森的老宅里,皮鞋敲打在客堂的大方砖上,清晰地发出的角的角的声响。我用目光抚摸着这一张张褪了色的旧床,仿佛是触摸到了那渐渐远去的岁月。这是张我平生第一次所见的榉木大床,大得就像个戏台。床的三面有板壁围住,上头有弧形的盖板封顶。偌大的床分两进,里面是床铺,...
· 吴文化—文化行旅—吴侬软语不能忘
历时两个月的“枫桥杯”首届苏州话风情大赛活动于2003年8月底落下帷幕。此次比赛共有数千市民积极参与,选手中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仅3岁。苏大文学院首次将苏州评弹艺术鉴赏列入本学期的选修课。据苏州评弹团副团长金丽生称,进入大学系统讲授评弹艺术,这在评弹艺术史上还是第一次。江苏省第一本苏州话学习教材——《学说苏州话》日前获得版权证书。依据这套教材,经过60个课时的培训,学员可以基本听懂苏州话并进行一些简单会话。苏州评弹艺人袁小良出任VOLVO汽车形象代言人。VOLVO是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他们希望通过与苏州评弹的结缘,使品牌形象充分融入当地文化。……苏州话怎么了?苏州人怎么了?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感受到一股暗流正在涌动。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最年轻的心脏,传统和现代在此交汇,东西方文明在此融合,它的脉搏跳动的是时代的节奏。但就在眨眼之间,熟悉的面孔突然变得模糊而陌生,故园的足音渐行渐远...
· 吴文化—文化行旅—太湖的思念
六月,烟雨蒙蒙;太湖,泪水涟涟。因为龙飞走了,这个太湖的知音和歌者走了。一首好的旅游风光歌曲,不亚于一张城市的绿色名片,像《北京颂歌》对于北京,《太阳岛上》对于哈尔滨,《莫愁啊莫愁》对于南京,《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对于莫斯科……《太湖美》对于无锡,对于太湖,对于江南,如同天籁,不仅增色增彩,而且增光增分。《太湖美》唱出了太湖的神韵,让美丽的太湖插上了音乐的翅膀,飞遍了全世界。无数人就是听了《太湖美》的歌才来到太湖,沉醉在太湖。龙飞写过很多歌唱江南的歌,影响最大、传唱最广的还数《太湖美》。他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太湖美》。生前,他不止一次地对我谈起这首歌。记得他说过:大凡有创作经验的同志,恐怕都有这样的体会,谱写歌曲有时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有时却是“无意插柳柳成荫”。龙飞说,当年自己写《太湖美》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成稿既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多年积累的自然结果。这就是“长期酝情、一偶得曲”。龙飞...
· 吴文化—文化行旅—小阿荆的成功
上世纪20至40年代,京剧界有位以演短打武生戏出名的小阿荆,在无锡地区享有盛誉。小阿荆,名荆玉堂,小阿荆是他的小名,丹阳人。他出身贫苦,6岁就进戏班从师学艺,练就一身武功。因他演戏很早就有名气,所以小名比大名出名,小名也就成了艺名。他28岁成名后,率领他自己组成的戏班,风风雨雨近30年光景,辗转演出于苏南地区和杭嘉湖一带,无锡的前洲、玉祁、洛社、石塘湾、杨市、陆区等集镇是这个戏班赶节(庙会)演出的老地方。小阿荆的短甲戏,以武松戏闻名,有“活武松”之称。在《景阳冈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这些戏里,他扮演的武松,眼神法步,干净利落,武艺娴熟。开打常用真刀真枪,闪光发亮,舞单刀急如旋风,观众形容它“连水都泼勿进”。在舞台上还时有翻筋斗的表演。他能从叠上好几张的台子上翻筋斗跳下,台子一张一张地加,以至要把戏台上的天幕掀去,最多能跳7张半台子,所谓7张半,就是在第7张台...
· 吴文化—文化行旅—月下吴歌
我们知道,唐人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并不太有名,比起其他成百上千首描叙旧苏州城的著名篇什,它显得似乎过分平实,波澜不兴。可是它提供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望孔,一个能见度很好的望孔。通过它,我们大抵能见识初唐年间的古姑苏一带“人家尽枕河”的市井街衢,我们看见了当时已被寻常百姓的居地占据了的古老吴宫,我们知道,曾经显赫一时的吴王的宫殿,那时候已衰败得成了何等模样。在这一影影绰绰沧海桑田的诗意画轴上,我们看见江南地方寻常可见的“水港”、“小桥”。那时候竟也有“夜市”!我们看见了菱、藕、月下的渔船。月亮底下有人还唱着歌!是啊,这一切多么恬美啊,但是却全在一个湮没了国都废墟的背景下。诗人的眼睛为我们对这个传统中的皇朝景像的深沉凝视保留下了他身处他那个时代时间轴心上的力所能及的一瞥。他为他自己看了,也为过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