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语趣谈—胡埭地区的方言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48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语趣谈—胡埭地区的方言,胡埭地区的语音,属吴语系统的无锡西乡方言,虽然都叫无锡话,但由于境内的闾江

    胡埭地区的语音,属吴语系统的无锡西乡方言,虽然都叫无锡话,但由于境内的闾江、沙滩、西溪、鸿翔等村与武进市雪埝桥毗邻,部分村庄只是一村或一河之隔,甚至一村两个县。胡埭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长期的经济、文化、婚娶交往,在语言中难免夹着一定比重的武进话,特别是语音方面,所谓“乡音乡音,十里不同音”。如“你家”、“我家”的“家”读“古”,“爹东西”(什么东西)、“来头”(这里)、“浪块去”(什么地方去)、“波路”(走路)等。

  无锡人都知道,胡埭地区的群众有用字以“老”、“僵”等字加在部分语言的后面的习惯,以此来加重语气。如“红老”、“长老”、“短老”、“死老”、“活老”,“立僵在上”、“坐僵在上”、“困僵在上”等,这些语言,在老年长者中使用得更为明显。

  随着社会历史的长期发展,胡埭地区的方言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但由于境内外人员的交流频繁,特别是外来打工人员的增多,普通话的推广,广播电视的普及,方言的作用将不断减弱,普通话影响日益扩大,加快了方言的发展和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语趣谈—吴语食趣
吴语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它,有些有趣的事可说。一是吴语有古、今吴语之分。古吴语指自太伯奔吴后最早地域的吴语。这里包括第一站镇江东的大港及今句容长江边的宝华山一带(有出土文物印证),以及由镇江东东至无锡,南至安徽当涂、江苏溧阳、宜兴等地形成的一片地域;今吴语则指以太湖为中心,包括杭州、上海、苏州、镇江、芜湖等地的扩大了范围的吴语(最远可以西至安徽铜陵、江西上饶)。二是今天的吴语区为何西界为江苏丹阳,安徽铜陵、芜湖,江苏南京、镇江为什么基本上不说吴语了呢?这跟上述说法是否矛盾?不矛盾,今天的吴语区在范围上确实有变化,其原因是东晋时五胡乱华,北方人士纷纷南下投奔东晋皇帝,过江第一站便是镇江,所以先使镇江话北化,而在南京方面,尽管开始时宰相王导为了拉拢当地人士,也曾学说吴语,但由于整个朝廷处于强大的北方话氛围中,所以最终还是吴人向北人靠拢,学北方话,不仅镇江南京如此,也改造了安徽芜湖、铜陵...
· 吴文化—吴语趣谈—无锡方言中的量词
说起量词,邑人酷爱使用“只”字,书面语言“一羽信鸽、一方砚台、一艘轮船”和外地人说的“一块手表、一台电视机、一头牛”,无锡口头语都以“只”来表量,大到飞机小到蚊子,都用“只”,还有像听得见捏勿着的歌也叫“只”,甚至连颜色也叫“只”:“伊只颜色好看得!”客观事物多如恒河沙数,量词必然也就丰富多彩。它有个体和集体之分,所表述的事物有多寡之别,以不定量的为例,少的少到一眼眼、一屑屑、一点点、一米米,真是“克气头”;多的多到“一塌括子”“亨不冷打”,大有秋风扫落叶的壮阔气势。有的量词来自动作:一捆稻柴、一把榔头、一张嘴(吃饭说话必须张口)、一帖膏药,还有“包、挂、发”等都可作量词。有的来自形状:一粒长生果、一串大闸蟹……来自位置:一顶帽(覆于头顶)……用次数作量词:一顿饭、跑两趟、看了三遍、杭一记(价格昂贵、忍痛)、“一番手脚两番做”,北方话赞语“真有两下子!”无锡话却说“蛮有三来兴!”……用容器...
· 吴文化—吴语趣谈—无锡方言里的鸟兽虫语
对于大千世界中纷纭复杂的事物,我们无锡方言往往以动物来比拟,状物传神,出奇的精彩,令人拍案叫绝,怪不得邑人钱钟书在《围城》中用进了不少无锡话,为小说增色。无锡日常方言中,一有动物“亮相”,顿时活龙活现,煞是妙趣横生,生动、诙谐、通俗、恰到好处。如淋得一副狼狈相的“落汤鸡”、吃了苦头记勿牢的“青肚皮猢狲”、脚底搽油的“白脚花狸猫”、口气忒大的“大嘴老乌”、窝囊萎靡的“偎灶猫”、所用时间短得好比“杀只虾”。还有如:“嘴说勿要,手像龙爪”———言行不一;“鸡鹅鸭鸟”———写的字实在不敢恭维;“阿狗阿猫都会做格”———技艺没啥难度;“川条钓白鱼”———门槛精到九十六;“一缸黄鳝一条鳅”———弄得极不安顿……“小猪罗罗”是对胖娃娃的爱称;“小八哥”则是对奶声奶气能讲会说的幼童的夸奖;对自家“心肝头”似骂实赞:“皮猢狲!”皮到什么程度?上天少一张梯。忘年交游嬉戏被称作“老鼠伴同年伴”;不识愁滋味的人叫...
· 吴文化—吴语趣谈—无锡方言中的“形容词”
无锡方言中的“形容词”是无锡老百姓在日常口语中的“口头禅”,生动有趣,丰富了语言的内涵,既雅致又发噱,是无锡方言中丰富的语言遗产。今将部分“口头禅”列下,以飨读者。由于方言在写法和解说上,难免有所出入,仅作参考。结棍———厉害。翘辫子———死亡。恶形恶状———形容做出不堪入目的事情。腊塌精光———一无所有。勒煞吊死———死磨硬缠不能变通。勿做猪头三———指不上当受骗。一塌刮子———完全、彻底。老趟戏———老一套、不是新花样。缩蟹头———形容人小气、无胆量。要紧勿煞———迫不及待。吓煞快———突受惊吓。七勿老三牵———不按规矩办事。勿像腔———做事不上规矩。三脚猫———技术不精。老价三———形容物品贵重。煞死———一定、坚决。火烧眉毛———形容事情紧急。青肚皮猢狲———指不吸取教训。戳空枪———形容欺骗。扳雀丝———鸡蛋里挑骨头之意。腊赤金黄———形容金黄光彩迷人。贼塌嘻嘻———嘻皮笑脸,不...
· 吴语方言
概述各区当中以太湖片最大,可再分为毗陵小片、苏嘉湖小片、上海小片、杭州小片、临绍小片、甬江小片等六小片。其虽然分布于苏沪浙皖四省市,但内部通话程度较大,故合为一片。太湖片67县市,人口4730万人。其中杭州小片方言较特殊,而上海方言与官话亦较接近。临绍和甬江小片的传统方言与南吴方言联系较大,和其他太湖片地区交流有一些困难,尤其以乡下为甚。宣州片较散,可分为铜泾小片、太高小片、石陵小片三部分。其他四片除上丽片部分外,都在浙江境内。但分歧很大,甚至片内也有部分点不能通话。一般说台州片金衢片跟北部吴语中的甬江小片和临绍小片尚有一定程度的通话可能(台州词组音与北区临绍和甬江最近),而东瓯、上丽两片与其他片差异最大,甚至片内都完全不能通话。太湖片太湖片的地域和人口都占吴语总体的65%以上。可再分为毗陵(常州)、苏沪嘉(苏州-上海-湖州)、笤溪(湖州)、杭州、临绍(临安-绍兴)、甬江(宁波)六小片。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