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学人散议—吴地“夕阳红”诗词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60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学人散议—吴地“夕阳红”诗词,如今,人们往往把人生的晚年,形象化地称之为“夕阳红”,这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

  如今,人们往往把人生的晚年,形象化地称之为“夕阳红”,这是 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比喻。

  “夕阳红”一词,在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应用。仅笔者所见,早在 唐代胡证《汝 州北楼晚望少室》诗中,就有“周临万里暮,犹挂夕阳红 ”之句;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东村》诗中,也有“欲归还小立,为爱夕 阳红”之句;流传最广的,则是明代杨慎《临江仙·廿一史弹词 》中的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代文学家罗贯中,曾引这首词作为 《三国演义》的开篇;台湾著名作家琼瑶,还写有以《几度夕阳红》为 书名的小说)但他们都不是吴地人,所吟咏 的也不是吴地风土人情。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吴地诗词中,“夕阳红”一词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如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的《子久春山仙隐》诗:“山家处处 面芙蓉,一曲溪歌锦浪中 。隔岸游人何处去?数声鸡犬夕阳红。”寥寥 数语,把一幅山村夕阳美景,挥洒得淋漓尽致。明代当涂诗人陶安的《 采石晚渡》诗:“残霞远树水云中,淮甸江乡有路通。沙影分开晴浪白 ,橹 声摇落夕阳红。风前宿鹭投疏苇,岸上征人望短篷。幸有娥眉解迎 客,无劳更叹暮途穷。”却另是一番景象。

  清代以来,有关“夕阳红”的诗词更如百花竞放,美不胜收。在四 季自然风光 方面,描绘春天苏州水乡夕阳美景的,有诗僧苏曼殊七绝《 吴门》(十一首其八):“万树垂阳任好风,斑雉西向水田东。莫道碧 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咏唱夏天园林夕阳景色的,有 清江诗人 杨锡绂七绝《查园》:“花枝落尽画帘空,亭角蛛丝半网虫。只有青蝉 仍抱树,尽情啼到夕阳红。”吟咏秋天太湖夕阳风光的,有阳湖诗人赵 翼五律《太湖暮归》:“暝色湖波净,舟 行似镜中。天连秋水碧,霞借 夕阳红。鹭饱翎梳雪,牛归尾掉风。苇间闻鼓木世,晚唱起渔翁。”描 写冬天夕阳雪景的,有阳湖学者李兆洛七律《咏雪次王崧甫韵》(二首 其一):“无端玉戏 闹天公,好是来思句未终。径断闭门人寂寂,诗成 当酒暖童童。自夸徒手犹能战,却道吟肩不可风。莫待明朝贾余勇,疏 林已挂夕阳红。”此外,赵翼还有直接以《夕阳红》为题的诗歌:“最 是满天云锦烂,夕阳红胜晓霞红。”则又是一种襟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初夏,瞿秋白写于长汀狱中的《浣溪沙 》词:“廿载浮沉万事空,年华似水水流东,枉抛心力作英雄。湖海 栖 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从表面上看,这首词 的格调似乎显得委婉沉郁,而实质上是狱中言志:预感到将被凶恶的敌 人杀害———“黄昏已近”,却临危不惧,视死 如归,保持一位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崇高气节和情操———“夕阳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学人散议—吴地的墩
江阴考古新发现中有一个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由此想起历来在太湖地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多半出自“墩”。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有锡山施墩、葛埭桥的庵基墩,吴县的窑墩和澄墩。马家浜文化遗址有常州的圩墩,张家港的老烟墩、蔡墩和韩墩。崧泽-良渚型文化遗址有梁溪北岸的仙蠡墩、苏州张陵山的东山墩和西山墩。良渚文化遗址有上海的戚家墩,武进的寺墩、金鸡墩,横林的青墩,昆山的绰墩。马桥文化遗址有江阴云亭的望海墩……这些墩与早被破坏了的或尚未发现的高台土墩,在四五千年前的高古时代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太湖平原的周围。“平地有堆曰墩”,这些在平地上用各色土壤堆筑成的墩,最早时只是陵墓和祭坛。夏商以远,我们的祖先挖地成穴埋葬死去的酋长和民族英雄,动用数以万计的劳力堆土成陵成坛。“坛,祭场也,祭神之所”,这种高台土墩考古界称之谓“土筑金字塔”。据说武进的寺墩最高,发掘时尚高20多米,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侵削,依然巍峨挺立。...
· 吴文化—学人散议—闲话“绝对”
所谓“绝对”,是指绝妙而又唯一的对联。乾隆才子纪晓岚曾夸海口:天下无不可对之对。不料夫人将他一军,出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此联不仅难倒纪大学士,也难倒此后两百多年天下文人。更有好事者前面加一“明”字:“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难度又添一层。几年前,澳门楹联学会悬赏十万重金,向海内外征集“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下联。结果是应征稿件逾万,赏金无人配领。广东某燃气灶具厂作产品广告征联,减少内容,出联为“个个孔明诸葛亮”,放宽应对要求,同音字亦可。得奖下联是:“家家居易百(白)乐添(天)”,仔细品味,不失为佳作。
· 吴文化—学人散议—“名教”深渊
宋明理学特别强调名分纲常、忠孝节义,所以才有“名教”的雅称。明末天启六年,暮春三月,高攀龙自溺于家园池塘。池塘现在江南中学园内,郭沫若“高子止水”的题词十分醒目。高攀龙死于魏党阉逆的是不争的事实,但高攀龙又是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徒,不能轻看了纲常名教的祸毒。从这一层意义看,那小小池塘,又仿佛是个“名教”深渊。高攀龙执东林讲席近30年,名满四海;他仕途坎坷,但为官一任都以正直刚介著称,无怪后世敬仰缅怀。然而作为一介儒生,作为理学门徒,长期习染的理学教条深入骨髓,身为大儒,心为庸奴,投死效忠,终为冤鬼。有文字记载,高攀龙投水后的第二天早晨,家人找遍屋里不见人,卧房只荧荧灯火如豆。他们来到后园,只见他“站立水中,左手护心,右手傍岸,衣履整齐,污泥不染……面色如生”,从容、安详。都说是苦练静功的结果,然而,这却是始料未及的。理学家静坐旨在内省,用高攀龙的话说是“胸中理,欲交战,殊不宁贴”,至闭关入定,...
· 吴文化—学人散议—清明柳俗
柳,作为春的使者,自古至今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留下了许多与柳有关的颇有趣味的民间习俗。这里说的主要是清明时节的柳俗。戴柳:戴柳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习俗之一。关于戴柳的起源,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至清明,唐玄宗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现在我国许多地方仍有清明时节戴柳的遗风。少年编成柳帽戴在头上玩,老人也戴柳踏青,以示迎接真正的春天到来。插柳:据《风土记》记载:清明节为柳节,清明插柳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不言禄”的高士介子推的,因为介子推在清明节被人发现与母亲一同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遂于每年清明节,把折下来的柳枝插在屋檐下或门楣上。射柳:射柳是我国清明节的一项体育活动,始于战国时代,到汉朝时已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曾下令军营内大量植柳,后来人们往往把军营称为“柳营”。到唐宋时期,射柳已成为一项正式比赛项目。这种射柳活动至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
· 吴文化—学人散议—从陆游《扫地诗》说起
古代诗坛长寿翁陆游,活了86岁,曾有《扫地诗》一首说:“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课堂奴,亦以平气血。按摩与引导,虽善却多事。不如扫地去,延年直差易。”是说扫地可活动筋骨,方便易做,一天中常动笤帚,是健身的法宝。明朝朱伯庐《治家格言》第一句也主张扫地:“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内外整洁。”可见,扫地与养生关系密切。扫地,看似平常,却是“小劳之术”。古代医书《保生要录》提倡人宜经常劳动,又不可过分劳累,“养生者,术要小劳,无至大疲,水流则清,滞则夸”。“手足不时曲伸,两臂如挽弓,手臂前后左右摆动”的扫地之类“小劳”,陆游认为它较之“按摩”“牵引”之类,省事又有效,是很有见识的。但很多人不屑动扫帚之类的活儿,以为是“下等人”干的,却是十分短视。医疗科学认为,经常活动手指能够预防痴呆,日本的老年人偏爱编织等手工艺制作,据报道,本国患老年痴呆的人极少。因为大脑中许多部位与手指对应,手的活动信息反馈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