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学人散议—陈从周与江南园林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7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学人散议—陈从周与江南园林,听到陈从周先生仙逝的噩耗,心头一阵隐痛,至今不能释怀。建国初期,我们曾在一起

  听到陈从周先生仙逝的噩耗,心头一阵隐痛,至今不能释怀。建国初期,我们曾在一起修整苏州园林,当年情景时时浮现脑海。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苏州的大小园林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我所在的“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承接了修复的任务,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被邀来苏州指导这项工作,同时南京工学院的古建筑专家刘敦桢也正好在苏州抢救濒危的虎丘塔。两位先生便有机会在苏州逗留。他们看到苏州众多或破败、或被挪作他用的园林与古宅,心情异常沉重,产生了强烈的珍惜之情。于是,两人天天穿行在大街小巷,跑遍了破烂陈旧的大小园林、深宅大院,连小小庭院几块假山石也不放过,大约调查了二百四十余家。当时,耦园是荣军康复医院,网师园成了大杂院,惠荫园被一所中学占用……那时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还不强,要求入内参观时常遭到拒绝。我天天跟随他们,既充向导,又是学生,从中学到了许多古建知识,大开了眼界。

   陈先生古典文学、书画艺术功底好,但当初他对古建筑不是内行。在访古探幽中,起初只是对漏窗、砖刻、门楼等建筑装饰感兴趣,不停地对其描画、摄影。刘敦桢看到后,有天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中国园林的建筑构想不同于欧美的建筑设计,也不同于日本的庭园造型。它主要起源于帝王苑囿,蕴藏着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模山范水、臆造自然,以小中见大、移步换景等艺术手法,寄托情怀的。阅读园林当从整体观照把握,不能局限于一鳞半爪的品赏和发现。 陈先生受此启发,如饮醍醐,灵机顿悟,从此表现出对古典园林的极大兴趣,并正式拜刘为师,虚心学习古建筑知识,并大量翻阅资料,进行实地考察,走南闯北,潜心古典园林的研究工作。

   通过初步考察,对当时苏州园林现状有了初步了解,首先陈从周认为狮子林、怡园和沧浪亭基本完好,不必急待修理。要集中力量抢救破坏最严重的留园,因为那里已是一片没有完屋的垃圾场。后来在谢孝思的关心,周瘦鹃、范烟桥、顾公硕、蒋吟秋、汪星伯等地方人士共同努力,在济经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四处奔走,寻求支援,筚路蓝缕,移东补西,才将留园等几处园林一一修复。

   陈从周先生在苏州的这段日子,住在忠王府芭蕉轩客房内。他是教古典文学的,又是张大千的高徒,我是学习国学和画山水的,因此两人有着许多共同语言,一见如故,十分投契。他把自己拍的许多园林照片拿给我看,我们试着以唐诗宋词元曲中的隽名雅辞来形容配景,两人时而一唱三叹,时而拍案叫绝,心领神会,乐不可支。欢声笑语不时从忠王府中的芭蕉轩传出……有时彻夜不绝。

  从中,我们对园林建筑的思维内涵,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陈从周经常带领同济大学的男女学生到苏州园林测绘摄影。他背着放满图书的提包和照相机,登高涉水,虽然天天和他在一起,却从来不要我代劳。在观赏拙政园时,他特别欣赏中部两座小土山,利用自然水境,建亭架桥,曲折幽深。溪边石矶,嶙峋陡峭,犹是明代原物。他也很欣赏小沧浪、香洲一带景致,特别是“高秋明月啸松风”半只水亭,他认为那里最富诗情画意,承载着无限的心灵寄托。而西部(原补园)的整个风格迥然不同于中部,装修精细,雕琢考究。那里的贴水斜廊、扇亭和笠亭的形式可以看出苏州工艺美术传统性的蜕化变形,富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倒影楼小巧玲珑,颇有深闺洞房的温馨;留听阁韵味绵远,更具诗情画意。

   在苏州众多园林中,他最赞赏环秀山庄和洽隐园,认为:“环秀山庄千岩万壑,以小见大,仿佛真山真水回归自然,是叠石掇山的大手笔。洽隐园的小林屋上天入地,从峰巅而下入溶洞,山穷水尽豁然开朗,神奇无比,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高超艺术。它的夸张、变化、藏露、技法,是世界任何民族所没有的、独一无二的超越时空的动人感人的艺术境界。造园要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造园人的学问修养、智慧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避免因袭程式,不落窠臼。” 一天,陈先生又发现了小巷深处的艺圃,欣喜地对我说:“苏州许多古典园林,要说保存得比较完整,尚有一点明代味道的,只有艺圃的几处亭榭堂轩和它东部的旧住宅,它的造型结构,梁架檐桥,甚至材料都是明式,无与伦比。” 他对园林中的建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记得陈从周主张拆除拙政园见山楼北面的一座三曲木桥,这座桥连接见山楼和园北岸,而见山楼应该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榭,从园林美学上看,纯属画蛇添足。这个建议本来很可取,不知后来又有谁考证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在见山楼上办公,有一座桥便于保护警戒。这件事才搁置下来。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专家罗尔纲先生,他只是不置可否的一笑。

   随着陈从周先生对苏州园林研究考察的不断深入,他对园林的理解和热爱也越来越强烈。记得有一次他很激动地对大家说:“中国园林就应该有中国特色,它再造自然山水,人作天开,有深邃艺术,寄托情趣,具诗情画意和传统文化艺术。它和中国的戏剧、舞蹈、音乐等文艺作品,都是具有独特的民族的审美观艺术观,甚至哲理表现。凡世界上民族的东西,都是永恒的特殊艺术。所以,中国的古典园林决不是游乐场,也不是森林动物园。它是东方文明的瑰宝,我们决不能凭一时一事各取所需,随心所欲地篡改破坏。”他的耿直之言常常得罪人,但他总是不吐不快。我有时也不同意他的主观愿望和唯心主义,两人也会争执起来。

   陈先生在研究苏州园林的基础上,他还对嘉定秋霞圃、古漪园;青浦曲水园;松江醉白池;无锡寄畅园;常熟燕园等作了调查研究。当时这些园林都未修复开放,他讲着“地方官话”,结结巴巴地指导当事人怎样修复,要注意那些问题,非常热忱。我是同行,亲见亲知的。他在刘敦桢的指导下,终于成为古典园林专家、成为我国最早研究园林建筑的引路人,中国研究园林建筑设计、装修、陈设、花木等专业,也由此人才辈出。

  1957年我调南京博物院工作,有次他半夜来朝天宫找我,邀我一同去扬州参观园林,对我说:“你是郑午昌的弟子,我是张大千的弟子,都是画山水的,必须去看看石涛和尚叠的假山作品——片石山房,也许区别于苏州和无锡由张南垣、戈裕良、周秉忠等所叠假山。”但那次我有事没陪同去。不料一别就是十余年,彼此音讯不通。直到八十年代,我回到苏州,有一天,王西野、邹宫伍两位来通知我去上海,研究重修豫园问题,终于和他又相见了。没想到这次竟是和陈先生的最后一面。后来,因儿子在美国不幸丧身,他悲痛欲绝,信也懒得给我写了,但有时还寄来他的新作《园林谈丛》、《世缘集》、《帘青集》等。他始终亲切地称我“老弟”,其实我还比他大几岁呢!在他心目中,似乎我仍是个年青。 现在苏州拙政园等几个古典园林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了它应有的价值,陈从周先生功不可没。

  诸如此类的交往还有很多……刘敦桢的严肃认真、陈从周的热情睿智,忆念及此,恍如昨日。 往事已矣,蓦然回首,欲说还休,谨叙二三事,略诉心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学人散议—周庄洁茹
我忘记了是在哪一个网站上看到了这句赞美周庄的话,使我对心目中的周庄充满了幻想和企望。据说周庄是中国江南一个具有九百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周庄在昆山的西南,古称贞丰里。北宋年间,周迪功朗(官名)在此辟田设庄,于宋元佑元年(1086年)舍田宅200余亩捐于当地全福寺,遂有周庄之称。而正式定名为周庄镇,却是在清康熙初年。它位于上海、苏州之间的江南水乡腹地。赞美的人说那里是镇为泽国,四面环水,港汊分歧,湖河联络,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我这次到,本来是为了参加二个重要的会议(一个有关西部开发的咨询会和北京高科技发展研讨会)和到几所大学讲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和福建师大等)。行程十天匆匆忙忙,途经北京、上海、广州、厦门、泉州和福州等地,几乎均是每地一天的"打一枪换个地方",放下行李座谈讲课,提起行李吃饭走人,比走马观花的速度还快,但我却在周庄呆了整整四十八个小时,这无论对于我...
· 吴文化—学人散议—迷信与卜术
看风水,求神问卜之事,说它荒唐之极,如今相信它的人却还不少,其中不乏国家干部、公司老总。笔者近来翻阅古籍,更知此风其来有自,不过是封建时代的“沉渣”在合适气候下的重新泛起。大量古史记载,所谓巫神鬼怪,阴阳八卦,玩的都是一些骗术。风水之术,过去叫做“堪舆”,《清朝野史大观》载,浙江湖州县邑诸生姚某,因官司逃至山东青州,穷极无聊,与客栈店主勾结,将胶质青龙埋入荒地,自己假装成风水先生,给附近地主看坟上有否瑞气,“行至一地,故作惊异状”,说该地为“龙脉所系”,并动员地主掘地验明真伪,果得土龙,于是选中此卦旆亟梗员Vぷ铀锓苫铺诖铩?结果姚某空得千金报酬,回去与店主三七开分了。古代借神仙的名义敛财的事,历朝比比皆是,无数神明灵异的事大抵是少数人“制造”出来的。唐代《幻异志》记佛光的事甚有意思,那时四川大慈寺清冷静谧,其主持忽而想出个念头,说是某月某日天睛,庙里菩萨显灵,有“佛光”可证,消息传开,...
· 吴文化—学人散议—“三益”与“四箴”
儿提时代,我上的是私塾。还记得老先生曾要我背写一副对联:“择友须求三益,克己宜守四箴。”因为老先生没开讲,所以尽管背得滚瓜烂熟,而对什么是“三益”,何为“四箴”,却不知其意。直到后来才知道,老先生是借这副言简意丰的对联,要我们从小就懂得怎样交友与做人的道理。“三益”与“四箴”都有它的来历。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人有3种有益的朋友、3种有害的朋友。“三益”是指3种有益的朋友:正直的朋友、诚实的朋友和博闻多识的朋友,而不要结交谄媚逢迎者、看风使舵者、花言巧语者。“四箴”即4句箴言,出自宋代张方平《礼记·曲礼》,这4句箴言是: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只有牢记这4个“不可”,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不致沉湎于酒色,才能不断进取,才不致乐极而生悲。此联历经千年,而今读来,并未给人过时的感觉,用以指导人们的行为,我以为仍是可取的。
· 吴文化—学人散议—李绅与惠山
入编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谓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唐代诗人李绅在无锡惠山写就的。李绅(722—846年)无锡梅里人。他幼年丧父,从小贫苦,寓居惠山读书。惠山寺的香火梵音和天下第二泉甘冽的泉水熏淘了他的心田。他勤奋好学,诲书不倦,常常悄悄潜入惠山寺内翻阅经书以满足其旺盛的求知欲望,以致被僧人误解而遭殴辱。苦寒换得梅花香,后来李绅工诗善书,考上进士,功成名就,官至尚书左仆射,与元稹、李德裕齐名,时称禁中“三俊”。白居易因其人小才高称他“苦教短李伏歌行”。李绅非常熟悉和热爱惠山的一草一木,一泉一屋,并把惠山亲昵地称为“家山”,作有许多怀念家乡景物的诗词,如《别泉石》、《过梅李上家山》、《别双温树》、《忆惠山》等。他还把二泉水称作“人间灵液”带到京都洛阳送给同僚李德裕等品尝,使二泉水誉满京城。李绅在当地方官时很重视农桑...
· 吴文化—学人散议—吴地的墩
江阴考古新发现中有一个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由此想起历来在太湖地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多半出自“墩”。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有锡山施墩、葛埭桥的庵基墩,吴县的窑墩和澄墩。马家浜文化遗址有常州的圩墩,张家港的老烟墩、蔡墩和韩墩。崧泽-良渚型文化遗址有梁溪北岸的仙蠡墩、苏州张陵山的东山墩和西山墩。良渚文化遗址有上海的戚家墩,武进的寺墩、金鸡墩,横林的青墩,昆山的绰墩。马桥文化遗址有江阴云亭的望海墩……这些墩与早被破坏了的或尚未发现的高台土墩,在四五千年前的高古时代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太湖平原的周围。“平地有堆曰墩”,这些在平地上用各色土壤堆筑成的墩,最早时只是陵墓和祭坛。夏商以远,我们的祖先挖地成穴埋葬死去的酋长和民族英雄,动用数以万计的劳力堆土成陵成坛。“坛,祭场也,祭神之所”,这种高台土墩考古界称之谓“土筑金字塔”。据说武进的寺墩最高,发掘时尚高20多米,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侵削,依然巍峨挺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