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学人散议—阅读贺兰山岩画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0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学人散议—阅读贺兰山岩画,走进宁夏,我似乎觉得翻开了一本厚厚的沉沉的历史书,她会让我们看到很久很久以前

  走进宁夏,我似乎觉得翻开了一本厚厚的沉沉的历史书,她会让我们看到很久很久以前的很 多很多的故事。前些日子,宁夏海外旅游总公司的周丹小姐,把我们带进了贺兰山口的深山幽谷 之 中,头顶烈烈炎日观赏一幅又一幅刻凿于岩石之上的古代岩画。古代民族留下的岩画遗产,向我 们展示了他们多彩的生活。

  岩画,是在石头上刻凿的图画。它是人类早期的造型艺术形式,是 人类文化艺术、美术的先河。可以毫不夸长地说,岩画是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是世界性的艺术 语言。贺兰山岩画,当20世纪80年代初期见诸媒体之后,高耸险峻连绵数百里气势磅礴的贺兰山 ,就 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贺兰山在蒙语中是“骏马”的意思,山峰的形状也确实像一匹匹正在向南疾奔呼啸的骏马。 周丹小姐告诉我们:古代贺兰山一带是游猎、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史籍中 记载有许多民族的古人在此生息,留下了丰富的岩画遗存。北起贺兰山北端的麦如井,南到腾格 里沙漠边缘的苦井沟,有20多个分布点。目前已登记、拓描的有2000余幅,个体图案在2万个以 上,堪 称古代北方民族壮丽史诗的艺术长卷。而在距银川城区仅50余公里的贺兰山口,类人首(似人面 像、脸谱)图像众多,形态各异,分布密集,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也是世界岩画宝库中的稀世珍 宝 。

  城市的喧闹似乎已离我们很遥远,丛山峻岭在寂静中沉睡,尽管岁月的流逝给这些数千年前 遗存下来的岩画留下了斑驳的印痕,可那些刀刻斧凿的岩画仍然神情庄重地注视着我们这些不速 之客。我们看到的岩画,虽然以类人首为主,但还有大量的动物、天体、日月星辰、手印、脚印 、西夏文题刻和马、山羊、鹿、岩羊、羚羊、虎等,具有非常鲜明的个性。这些岩画在表现生活 时 质朴、古拙、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在类人首图像中,表现各有特色,有的五官俱全,有的 只画眼睛,也有的仅有眉毛和鼻子而缺双眼;面部的轮廓有椭圆形、圆形、半圆形、方形、桃形 等 ;头饰更是五花八门,有长犄角的,也有插羽毛和树枝的,有戴尖顶或圆形帽的,也有挽花鬓、 戴耳环的,似女性装束……

  透过这些色彩斑斓的岩画,我似乎能够听到石器时代那激越的纳?、原始先民和游牧民们那雄浑粗犷和充满激情的咏叹,我似乎能够看到他们粗犷无序的猎舞和神 秘莫测的巫术表演。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原始文化艺术是我们人类艺术的瑰宝。

  贺兰山一带的岩 画,在古代的一些史籍中已有所反映。北魏地理学家丽阝道元,在《水经注》中对宁夏岩画作了 这样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城五百里,山古之上,自然有文,尽若战马之状, 粲 粲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这里提及到的“画石山”,即贺兰山的岩画。宁夏自 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绳结之地,又地处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的要冲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 通 道。唐代之前宁夏贺兰山一带北方游牧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是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北方游牧文化 ,他们既是历史的主人,又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人类的祖先是那么的富于创造,他们在冥冥幽思 中 营造出了一个令现代人也为之惊叹的闪烁着朦胧意象美的理想境界。

  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是短暂的,但贺兰山岩画留给我们心灵的冲击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学人散议—吴地的墩
江阴考古新发现中有一个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由此想起历来在太湖地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多半出自“墩”。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有锡山施墩、葛埭桥的庵基墩,吴县的窑墩和澄墩。马家浜文化遗址有常州的圩墩,张家港的老烟墩、蔡墩和韩墩。崧泽-良渚型文化遗址有梁溪北岸的仙蠡墩、苏州张陵山的东山墩和西山墩。良渚文化遗址有上海的戚家墩,武进的寺墩、金鸡墩,横林的青墩,昆山的绰墩。马桥文化遗址有江阴云亭的望海墩……这些墩与早被破坏了的或尚未发现的高台土墩,在四五千年前的高古时代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太湖平原的周围。“平地有堆曰墩”,这些在平地上用各色土壤堆筑成的墩,最早时只是陵墓和祭坛。夏商以远,我们的祖先挖地成穴埋葬死去的酋长和民族英雄,动用数以万计的劳力堆土成陵成坛。“坛,祭场也,祭神之所”,这种高台土墩考古界称之谓“土筑金字塔”。据说武进的寺墩最高,发掘时尚高20多米,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剥蚀和人为的侵削,依然巍峨挺立。...
· 吴文化—学人散议—闲话“绝对”
所谓“绝对”,是指绝妙而又唯一的对联。乾隆才子纪晓岚曾夸海口:天下无不可对之对。不料夫人将他一军,出联:“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此联不仅难倒纪大学士,也难倒此后两百多年天下文人。更有好事者前面加一“明”字:“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难度又添一层。几年前,澳门楹联学会悬赏十万重金,向海内外征集“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下联。结果是应征稿件逾万,赏金无人配领。广东某燃气灶具厂作产品广告征联,减少内容,出联为“个个孔明诸葛亮”,放宽应对要求,同音字亦可。得奖下联是:“家家居易百(白)乐添(天)”,仔细品味,不失为佳作。
· 吴文化—学人散议—“名教”深渊
宋明理学特别强调名分纲常、忠孝节义,所以才有“名教”的雅称。明末天启六年,暮春三月,高攀龙自溺于家园池塘。池塘现在江南中学园内,郭沫若“高子止水”的题词十分醒目。高攀龙死于魏党阉逆的是不争的事实,但高攀龙又是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徒,不能轻看了纲常名教的祸毒。从这一层意义看,那小小池塘,又仿佛是个“名教”深渊。高攀龙执东林讲席近30年,名满四海;他仕途坎坷,但为官一任都以正直刚介著称,无怪后世敬仰缅怀。然而作为一介儒生,作为理学门徒,长期习染的理学教条深入骨髓,身为大儒,心为庸奴,投死效忠,终为冤鬼。有文字记载,高攀龙投水后的第二天早晨,家人找遍屋里不见人,卧房只荧荧灯火如豆。他们来到后园,只见他“站立水中,左手护心,右手傍岸,衣履整齐,污泥不染……面色如生”,从容、安详。都说是苦练静功的结果,然而,这却是始料未及的。理学家静坐旨在内省,用高攀龙的话说是“胸中理,欲交战,殊不宁贴”,至闭关入定,...
· 吴文化—学人散议—清明柳俗
柳,作为春的使者,自古至今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留下了许多与柳有关的颇有趣味的民间习俗。这里说的主要是清明时节的柳俗。戴柳:戴柳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习俗之一。关于戴柳的起源,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至清明,唐玄宗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现在我国许多地方仍有清明时节戴柳的遗风。少年编成柳帽戴在头上玩,老人也戴柳踏青,以示迎接真正的春天到来。插柳:据《风土记》记载:清明节为柳节,清明插柳相传是为纪念春秋时“不言禄”的高士介子推的,因为介子推在清明节被人发现与母亲一同烧死在一棵柳树下。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遂于每年清明节,把折下来的柳枝插在屋檐下或门楣上。射柳:射柳是我国清明节的一项体育活动,始于战国时代,到汉朝时已广为流传。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曾下令军营内大量植柳,后来人们往往把军营称为“柳营”。到唐宋时期,射柳已成为一项正式比赛项目。这种射柳活动至今仍在一些少数民族中流行。
· 吴文化—学人散议—踏青古今谈
当春回大地,草青柳绿时,人们有踏青的习俗,自古沿袭至今。踏青,也谓之春游。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装浓饰,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东鼓,终日不绝。”踏青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种习俗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形成,到了魏晋时期,已是十分盛行。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人们都要到郊外去踏青。到了唐宋便是家喻户晓了。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就有“江边踏青去,回首见旌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等佳句。宋代诗人张先的“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生动地描写了男女青年在清明节踏青的欢乐情景。欧阳修有词云:“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吴维信在《苏堤清明即事》诗中曰:“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些都是诗人雅士在春游踏青时留下的名诗佳句。春日踏青缘何在我国如此盛行?韦应物有诗云:“史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