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古窑前的遐想
无法令人相信,眼前这块藏身于古运河之滨、掩映在绿树草丛中的一座座土包,竟是有名的明清古窑,是号称“洪武窑”的古遗址,是曾经有过万名窑工劳作、“横十里、竖十里”规模的大工场故地。与它久远的历史、辉煌的过去相比,它显得太沉寂了,太冷落了。悠悠的伯渎港在它的脚过近千年的沉浮,高高的清名桥无声地注视着它的兴衰,唯有那南水仙庙每天早晚用晨钟暮鼓为它发出了声声的叹息……
无法让人预料,曾在这里呼啸过600余年的“窑窑相望,烟尘袅袅”的窑火烈焰,刻写下自明洪武年间到解放后60年代末期,无锡市砖瓦烧窑业的峥嵘历史。据史料载:南门外地区的直口小土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明嘉靖年间,倭寇进犯,修筑城墙均用此砖,兴窑108座,窑工近万人;19世纪中期,小窑逐步改成大窑,即目前残留的“小口蒙顶到焰窑”。此窑地生产的砖有方砖、青砖之分,瓦有大瓦、加六瓦、小瓦等,质地坚固,经久耐用,品种齐全,形成了当时有名的品牌。当年南京建造中华门城墙,有无锡供应过此砖的记载;以后法国人建造天主教堂,也选用此砖铺地;号称“锡砖”、“五斤头砖”的四料头砖、长足六砖曾远销新加坡等地。那日夜不停、长烟冲天的窑火一直延烧过近7个世纪才渐渐熄灭,遗下这荒废的窑场、厚实的积淀物陪伴着漫漫岁月。
无法令人想象,当年窑民们在这里是怎样劳作的:十里长地,百余座大窑,万名窑工,堆积如山的柴草,来往运输的车马人流。这该是多么宏大壮阔的场面。先民们乌头黑脸、茧手赤足,和泥制坯,肩挑手提,堆柴着焰,硬是把自伯渎桥直至石街上近十里的芦苇滩里的优质泥土挖掘出来,经过火的冶炼,变为一块块敲起来铮铮作响的青砖黑瓦。这些砖瓦运往四面八方,砌筑铺垫成城市乡村、千家万户的房屋、院落、墙垛、城堞、楼台、寺庙、宝塔、桥梁、街道、地面……虽经时代变迁,沧海桑田,但我们仍可以自豪地说:“远至海外的都市、古代的城楼,近至无锡城的旧居、南禅寺庙、妙光宝塔,都仍有这些古窑里烧制出来的砖瓦在默默垫铺着、支撑着、矗立着……
如今的古窑址尚遗存17座,南长区委、政府已经把它们列入了南禅寺文化商城的建设规划之中,利用历史文化的优势,做足文化兴市的文章,这正是当代开拓者的高明之处。浓缩的文化,开放的商城,古窑址又一次充当了铺垫与支撑的重任。先民们把它们的才智与汗水凝结成辉煌的业绩,堆放在悠长的史道上,他们期待的并不是只让后人们匆匆浏览,只做观光客,而是希望后人能在他们留下的窑址上,燃起时日的火焰,再烧制时代的,建筑起新世纪的大厦,用辉煌再度镶亮古运河的迷人风景。
历史的目光已经越过600余年砖窑火焰,投射到气势恢弘的南禅寺文化商城上来了,投射到霓虹闪烁的妙光旅游一条街上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