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睢阳血战中的张巡
无锡惠山直街上有一座唐御史张中丞庙,庙碑上刻记着:“张中丞庙,民间俗称‘大老爷殿’……明成化九年(1496),无锡知县李恭于此建庙,屡有毁建。现建筑为清同治八年(1869)邑人集资重建。1990——1991年作保护性大修。”1995年4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庙为无锡市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张巡庙前有一副叠字楹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联语里面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唐天宝年间,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社会矛盾尖锐,蓄谋已久的安禄山与部将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举兵叛乱,击败唐军,攻陷洛阳,残害百姓。
河南真源县令张巡是个博览群书、深谙兵法、文武双全的爱国志士。见情势危急,他义愤填膺,毅然起兵,讨伐叛贼。
叛将令狐潮、尹子奇奉命率兵十三万猛攻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市),城中太守许远向张巡紧急求救。深明大义的张巡,知道睢阳是一道挡敌的屏障,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便毫不犹豫地率兵支援,与许远并肩杀敌,斩贼将二十余人,歼敌万余,战绩辉煌,每胜都将战利品全数分给士兵,清廉的张、许二公深受士兵拥戴。
此时军中突然刮起一股主降黑风,张巡为了巩固阵脚,力挽狂澜,毅然下令当场斩杀六名主降将领,于是全城全军杀敌气氛激昂悲壮。
太守官位高于知县,但爱国志士许远非常佩服张巡才能,从全局考虑,诚挚地恳请张巡来当主帅,张坚辞不受,许远认真严肃地要求:“请将军以国事为重!”最后三军欢呼拥戴张巡担当主帅重任。
光荫荏苒,时已六月,军中箭已用尽,张巡设计,在黑夜把千余个披上黑衣的草人送到城下,远处的贼兵依稀发现,以为是前来偷袭的奇兵,惊慌不已,贼将命令放箭,顿时万箭齐发,势如骤雨,如此几次。后来敌兵发觉,连呼上当,于是射箭停止。张巡又生一计,令五百壮士混夹在草人中,一起追到城下,敌兵见后大笑不止,自以为早已识破计谋,岂料一声炮响,“黑衣人”一齐呐喊,冲向敌阵,杀得贼兵哭爹喊娘,向四处拼命逃窜。贼将尹子奇气得七窍生烟,下令把睢阳城团团围住,水泄不通。这时周围城池相继降敌或失守,睢阳变成了一座孤城。但张、许二人毫不气馁,亲自擂鼓,士气高涨,杀得敌人一次次像潮水般退去。可叹的是城中粮草已尽,张巡只得派心爱战将南霁云出城求助。南霁云骑一匹赤炭马,使一条点银枪,带领三十精骑,在敌营中左冲右突,杀开一条血路,奔赴临淮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谁知这个总揽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女石贤嫉能,他觉得张巡声望太高,如果给予支援,让他存活,那自己就必定会倒了官运,于是拒不发兵。南霁云的虎目不禁滴下泪来,说道:“主将(指张巡)的命令我未完成!”说罢抽刀自砍一指,举座皆惊,许多人为之热泪盈眶。次日深夜,南霁云恨恨离去,杀回围城。狡猾的叛军判断张、许已无外援,就干脆安营扎寨,围而不攻。
至此,睢阳血战已历时一年,五万军民先后与贼将令狐潮、尹子奇大小四百余战,每战必胜,共斩贼将三百余人,歼敌十万余,此时仅存的四百余将士,弹尽粮绝,已无力再战,正如张巡庙中《重建御史中丞张公新庙碑记》所载:“卒无外援,至食尽,众溃城陷,公与许泣,慷慨受贼刃,其嚼齿骂贼……忠义激烈。”原来张巡督战时总要大呼大吼,致面皮、眼角挣裂流血;他每战都是咬牙切齿,甚至把牙齿咬碎。后来逆贼用刀撬开张巡的嘴,见他只剩三四颗牙了。庙中碑文赞张巡曰:“盖公之精诚如日月之经天,江河之终地。”睢阳之战,重创敌军,阻遏贼势,为唐王朝最后平定安史之乱,创造了非常重要的时机和条件。民众特地立庙,表示对张、许他们的爱国热忱、英勇气慨和巨大的历史功绩,表示无限的敬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