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古迹寻踪—裕庆寺的春天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7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古迹寻踪—裕庆寺的春天,从无锡乘上38路公交车南行至华庄镇,再沿太湖徐徐向西至周潭村,便到了有近千年

   从无锡乘上38路公交车南行至华庄镇,再沿太湖徐徐向西至周潭村,便到了有近千年历史的裕庆寺。该寺掩隐在绿树丛中,面对碧波汹涌的太湖,环境清静优雅,寺内的暮鼓晨钟之声与太湖波涛拍浪之声,组成了一曲绝妙的交响乐章。

  裕庆寺原名裕庆禅院,始建至今已有近千年了。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因为原建寺时的碑记在“文革”中被砸碎,后来干脆把它当作石料建 造在寺后通往北桥头的小桥底下,甚是可惜。现只能根据寺旁的南草庵及钱武肃王祠的碑记推断,此寺始建年代保守的讲应当为宋朝初叶。

  裕庆禅院正殿悬挂的匾额是“含真堂”,偏殿挂的 匾额是“支遁干道”,而常见的其它寺院正殿应为“大雄宝殿”。从其意念上看来,裕庆禅院原来属于一处富豪,显赫人家的私家寺院。

  家寺在唐朝时盛行,连皇宫里面也有皇家寺院。因此 以前一直深藏在湖畔无人识。

  经过几个朝代潮起潮落,裕庆禅院也从私家寺院过渡到向外部开放,变迁为民间寺院,接受善男的信仰,烧香念佛,弘扬佛法。

  今裕庆寺内有两棵三 人合围的古银杏树。这两棵古银杏东西并列,相距不过两米。东棵树身围三米半,西棵树身围二米九。其中东面一棵为雄树,面一棵为雌树,每年结果二百余斤。树冠交颈相吻,树干挺拔,苍 劲雄伟,高耸云霄。正如“孔雀东南飞”中云:“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老百姓将这两棵银杏喻谓“夫妻树”。

  太湖内所有航行的船只,都以这两棵树作为目标进港,是 天然的航标。相传太湖渔民在湖中捕捞作业时,凡遇恶风险浪,只要翘首望见这两棵“神杏”,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安全返港。无锡硕放机场初建时,由于当时的导航设备没有现在那么先 进,因此把这两棵参天大树作为飞行航标而备案,在那头脑发热的年代,几次有人想要对它下手,最终却是连碰都不敢碰,总算逃过了一劫,一直受到保护。

  裕庆禅院原有田产百余亩。南宋 年间在其东首建造了“东平王庙”,“三观殿”,元至正年间又在其西首建造了“钱武肃王祠堂”。乘下的18亩一直由寺内和尚自行种植。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土地改革,田产收归公有。和尚变为 社员。

  裕庆禅院经过了上千年的风雨沧桑,曾多次修缮。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嘉庆四年(1799),当时所立之碑,曾一度散落民间,现已完璧归赵。

  裕庆寺历来高僧云集。近代至 僧佛林和尚年青时即出家,入寺时即“坐关”三年静思,习字颂经,研究佛学,通晓经书,常到其他寺院开坛讲经。其当时所用练字砖现在尚存,有八仙桌面大,重约二百斤。

  佛林之徒,福 根和尚做佛事时(民间称做道场)能飞钹上空,且花样繁多,机巧灵活。令观者赞叹不止,堪称绝技,在当时无锡佛教界无人能超越。笔者年青时有幸亲眼目睹过几次。福根和尚于1980年6月20日圆 寂。现在仍留传有“福根和尚练飞钹,踏平18亩青麦苗”的说法。

  裕庆寺原金刚殿,由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一场大火,殿堂以及和尚收获的18亩田粮食,均烧毁殆尽。其余房舍也由于年久失修 ,到解放时也已大部倒塌,所存无几。

  现在在地方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正在重修之中,并已收集到了大量散落在民间原建筑石构件,其中包括很有价值的石鼓石马、莲花座等,准备恢复其历 史旧貌,使这明珠重放异彩,并且从佛教胜地五台山古佛寺请来了仁来法师任裕庆寺住持。现在裕庆寺又香烟缭绕钟鼓齐鸣,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双塔寺
已仅剩不多遗迹,如残碑及旧柱基石础等。二十世纪80年代初,据当时尚健在的鼋头渚光福寺82岁高龄的宏元师回忆,他7岁在双塔寺出家,传知和阅碑记所知双塔寺的历史是:双塔寺建于明代洪武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初建时规模极为宏大,占地64亩余,有僧院禅舍5048间,后佛像房舍大多毁于战火。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又经重修,坐北朝南,大雄宝殿极为雄伟(今所留殿柱青石鼓形柱础直径近米),殿西建罗汉堂,有彩绘罗汉塑像五百尊:东南有藏经阁与读经楼。山门口建一亭,供韦陀像。山门外有一方池,为洗碗池。大雄宝殿后另有殿五间,其西侧厢为僧房,最后“大悲楼”为九间楼房,供千手观世音像———于宏元师口述中,犹可想见双塔寺当年景象,为龙山东麓(惠山)地区颇具规模之有名古寺。双塔寺曾名“禅悦庵”,又一度曾称“三塔寺”,后才称“双塔寺”。寺右百余米外原有两座石塔,为青石实心塔,六角形,青石座,连座高约三米,莲花顶盖上有...
· 吴文化—古迹寻踪—惠山寺钟
惠山寺何时有大钟,已不见史载。我们只能从古人的诗句中闻略到吉光片羽。明代邑绅邵宝所作惠山寺钟铭(详载于后)记述了400多年前惠山悠扬的梵音。在园林、宗教联合修复惠山寺之际,恢复古刹的晨钟暮鼓,自然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考虑到惠山寺的悠久历史和现有珍贵的古迹主要为唐宋文物,因此专家提出惠山寺钟的式样应为唐式,以呼应钟亭之右的唐听松石床和承续历史文脉。惠山寺钟采用仿唐式样,造型古朴大方。钟重6吨,高2.6米,口径1.7米。2004年4月2日,由芜湖造船厂精选黄铜良冶,辅以锡、锌及稀土元素,加注金、银等贵金属,用传统泥范工艺和成熟的现代铸钟技术一次浇注成功;同月17日在惠山寺顺利吊装。宏钟大吕,福音清越,声跃群籁,弘显惠山古寺唐宋遗风。惠山寺钟由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全额出资铸造。惠山寺钟面镌刻三段铭文,其一为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其二为明代卲宝的钟铭,其三是无锡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专为惠山寺修复撰写的...
· 吴文化—古迹寻踪—鸿古幽深邃惠山寺
千年古寺,灵慧之地。4月26日,千年惠山寺在烟雨迷蒙中正式对外开放。“惠山寺的修复开放,对于弘扬无锡历史文化、改善旅游环境、促进大旅游格局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有关专家如是说。惠山寺历史悠远,1500多年前,无锡人湛挺将自己的别墅“历山草堂”舍宅为寺,这就是惠山寺的开始。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惠山寺建大雄宝殿,规模逐步扩大,后来惠山寺香火很旺。唐宋后经过多次兴衰,惠山寺仅能以少量建筑物延续一脉香火。历史上,惠山寺与一些名人名字连在一起。唐相李绅曾经苦读惠山寺的故事广为流传。李绅家境贫寒,在寺中读经书、写文稿,曾经得到僧人的帮助,后中进士,官至相位,他的《悯农》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妇孺皆知。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寺僧普真,字性海,曾经在惠山寺种银杏18棵,至今仅存一棵。他还请当时的湖州竹工制作了一具烹泉煮茶的竹茶炉,这就是著名的“惠山竹炉煮茶”的前身。惠山寺的历史遗韵还体现在石刻、...
· 吴文化—古迹寻踪—千年古刹祥符寺
祥符禅寺,位于江苏无锡市太湖马迹山秦履峰南麓之幽境。始建于唐,“昔人施荒邱,作寺灵山址”,历宋、明、清,几经增修,遂成规模,达“优钵花开西域种,浮屠法演上乘禅”之境。公元627年,唐贞观年间,马迹山里人杭恽官至右将军,归田后舍山建刹。在长安时,杭将军与唐僧玄奘交好。玄奘法师自天竺取经归来,见秦履峰南麓地形酷似西天之灵鹫,即呼为小灵山,命弟涌诖丝ǎ榷髯诘谝皇馈?公元1009年,宋大中祥符年间,重修后改称“祥符禅院”。公元1124年,宣和四年开寺。公元1371年,明洪武二年重修。公元1447年,正统十年,赐大藏经一部。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年,重修正殿。公元1583年,隆庆五年,重修藏经殿。公元1574年,万历元年,重建塔。公元1626年,天启四年,建大悲殿。公元1669年,清康熙丁未年,海阳苏子荆捐资重建,历时九年,于中丞请灵岩释洪储开临济宗法席,寺僧众多,香火鼎盛,期间皆有高僧...
· 吴文化—古迹寻踪—千年名刹惠山寺
相传晋朝某年,有一个名叫慧照的西域高僧来到位于无锡城西的历山,开丛林,传佛道,名扬四宇,从此历山改名为慧山。古文慧与惠相通,有智慧就有福德,于是便有了惠山的地名。惠山与佛教结缘即始于此。一峰飞下如奔马,万木森围古道场。惠山寺座西朝东,枕山而筑,渐进渐高,气势雄伟。它始建于刘宋景平元年(423年),雏形为时任司徒右长史的湛挺之书屋,名历山草堂。梁大同三年(537年),建大同殿,易名为法云禅院。唐宋间,又改名为昌师院、普利院、旌忠荐福功德禅院等。惠山寺是禅宗道场,历史上香火旺盛,高僧众多,僧舍达数千间,北宋靖康年间,惠山寺被赐给抗金名臣李纲作为功德院。从唐朝会昌至清朝同治的千余年间,惠山寺六次遭受劫难。最后毁于清朝咸同年间的太平军与清军之役。1863年李鸿章在惠山寺废墟上“割寺之大雄殿以后至大悲殿止,旁及竹炉山房为之”,建昭忠祠以祭祀阵亡的湘淮军将士。辛亥革命后,昭忠祠又改为忠烈祠。解放后曾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