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裕庆寺的春天
从无锡乘上38路公交车南行至华庄镇,再沿太湖徐徐向西至周潭村,便到了有近千年历史的裕庆寺。该寺掩隐在绿树丛中,面对碧波汹涌的太湖,环境清静优雅,寺内的暮鼓晨钟之声与太湖波涛拍浪之声,组成了一曲绝妙的交响乐章。
裕庆寺原名裕庆禅院,始建至今已有近千年了。具体年代已无从考证,因为原建寺时的碑记在“文革”中被砸碎,后来干脆把它当作石料建 造在寺后通往北桥头的小桥底下,甚是可惜。现只能根据寺旁的南草庵及钱武肃王祠的碑记推断,此寺始建年代保守的讲应当为宋朝初叶。
裕庆禅院正殿悬挂的匾额是“含真堂”,偏殿挂的 匾额是“支遁干道”,而常见的其它寺院正殿应为“大雄宝殿”。从其意念上看来,裕庆禅院原来属于一处富豪,显赫人家的私家寺院。
家寺在唐朝时盛行,连皇宫里面也有皇家寺院。因此 以前一直深藏在湖畔无人识。
经过几个朝代潮起潮落,裕庆禅院也从私家寺院过渡到向外部开放,变迁为民间寺院,接受善男的信仰,烧香念佛,弘扬佛法。
今裕庆寺内有两棵三 人合围的古银杏树。这两棵古银杏东西并列,相距不过两米。东棵树身围三米半,西棵树身围二米九。其中东面一棵为雄树,面一棵为雌树,每年结果二百余斤。树冠交颈相吻,树干挺拔,苍 劲雄伟,高耸云霄。正如“孔雀东南飞”中云:“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此老百姓将这两棵银杏喻谓“夫妻树”。
太湖内所有航行的船只,都以这两棵树作为目标进港,是 天然的航标。相传太湖渔民在湖中捕捞作业时,凡遇恶风险浪,只要翘首望见这两棵“神杏”,总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安全返港。无锡硕放机场初建时,由于当时的导航设备没有现在那么先 进,因此把这两棵参天大树作为飞行航标而备案,在那头脑发热的年代,几次有人想要对它下手,最终却是连碰都不敢碰,总算逃过了一劫,一直受到保护。
裕庆禅院原有田产百余亩。南宋 年间在其东首建造了“东平王庙”,“三观殿”,元至正年间又在其西首建造了“钱武肃王祠堂”。乘下的18亩一直由寺内和尚自行种植。一直延续到解放后土地改革,田产收归公有。和尚变为 社员。
裕庆禅院经过了上千年的风雨沧桑,曾多次修缮。历史上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嘉庆四年(1799),当时所立之碑,曾一度散落民间,现已完璧归赵。
裕庆寺历来高僧云集。近代至 僧佛林和尚年青时即出家,入寺时即“坐关”三年静思,习字颂经,研究佛学,通晓经书,常到其他寺院开坛讲经。其当时所用练字砖现在尚存,有八仙桌面大,重约二百斤。
佛林之徒,福 根和尚做佛事时(民间称做道场)能飞钹上空,且花样繁多,机巧灵活。令观者赞叹不止,堪称绝技,在当时无锡佛教界无人能超越。笔者年青时有幸亲眼目睹过几次。福根和尚于1980年6月20日圆 寂。现在仍留传有“福根和尚练飞钹,踏平18亩青麦苗”的说法。
裕庆寺原金刚殿,由于太平天国时期的一场大火,殿堂以及和尚收获的18亩田粮食,均烧毁殆尽。其余房舍也由于年久失修 ,到解放时也已大部倒塌,所存无几。
现在在地方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正在重修之中,并已收集到了大量散落在民间原建筑石构件,其中包括很有价值的石鼓石马、莲花座等,准备恢复其历 史旧貌,使这明珠重放异彩,并且从佛教胜地五台山古佛寺请来了仁来法师任裕庆寺住持。现在裕庆寺又香烟缭绕钟鼓齐鸣,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