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唯亭名亭乙未亭
闲来翻看家乡新编的《唯亭镇志》和重印的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元和唯亭志》,两部镇志上均记载古镇曾有八大美景,如“古寺乔柯”、“允泾听潮”、“渔沼荷风”、“金沙落照”、“曲水环山”等等。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八大美景俱成纸上图画,让人唏嘘不已。现今古镇上唯一存留的文物是一座“乙未亭”。亭子是半亭,飞檐翼角,高不过3米,深不逾2米,墙壁里嵌有一块青石碑刻。此亭原筑在镇东首霖雨桥北堍东城隍庙东侧,面西而立。1978年娄江(至和塘)拓宽,霖雨桥拆除,亭子于是就移建在附近,坐北朝南,面江而立,至今仍是这个模样。
说起“乙未亭”,是很有些来历的。此亭始建于宋代至和二年(乙未年,公元1055年),是为表彰昆山县主簿宋与权率民修筑河塘,兴利除弊功绩的。原来,宋代唯亭一带一片泽国,风涛迅悍,淹民田庐,盗匪啸聚,阻人行旅,环境很是险恶。为了根治水患,保障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时的昆山县主簿宋与权不畏艰难,挺身而出,集资招工,在唯亭镇西南筑起一条长虹似的堤坝,把泛滥之水纳入河塘,使之可北纳于阳澄湖,南吐于吴淞江,从此水流畅泄,田畴稳收,百姓可安居乐业。因岁在乙未,又是至和二年,所以“至和名塘,乙未名亭”,乡民“勒碑纪事,筑亭而藏之”。不料过了七百八十年,已是清代道光十五年(1835年),计甲子十三度,又逢乙未年,宋时修筑的河塘已经颓圯,并日渐崩缺,水流又宣泄不畅,眼看要重演历史旧剧,时任江苏巡抚苏松与布政使陈銮在视察苏(州)松(江)时,发现了至和塘险情,“亟思辑而新之”。不久,陈銮发动民众捐资捐工,疏浚塘河,加固塘堤,前后经过9个多月的艰辛努力,终于大功告成。那时,宋代至和年间建筑的“乙未亭”早已泯灭,于是唯亭绅民纷纷捐资,重建了“乙未亭”。陈銮亲撰《重建至和塘乙未亭记》,由苏州府海防同知杨承湛书,吴门毛上玢镌刻。此碑高130厘米,宽62厘米,秀美楷书,竖书15行,满行40字,至今犹清晰可辨。因此亭此碑,一波三折,能延存至今,实在难得,所以现今唯亭人对此视为珍宝,可以为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