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古迹寻踪—周庄的两道风景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91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古迹寻踪—周庄的两道风景,这里说的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以“中国第一水乡”闻名中外。周庄的风景当然

  这里说的周庄是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以“中国第一水乡”闻名中外。周庄的风景当然不至于只有两道,沈厅、张厅、全福讲寺、澄虚道院等几十个景点整日人流 络绎不绝,可说周庄遍地皆景。我之所以特别提出两道风景,是因为———三毛茶楼我在有些吱呀作响的老式木楼梯走上两楼,在一张茶桌旁落座,周围一片静悄悄。角落 上一位外国小伙与一位中国姑娘对桌而坐,轻声用英语讲话,其余的茶桌空着。

   茶楼老板张先生,奉上茶水,热水放在紫色陶土提梁壶里,盖碗茶盏,很老派的那种。接着是一木盘,四种江南水乡小吃:豆腐干、青豆干、花生米、回香豆。这 是周庄很有名气的“阿婆茶”。

   环视四周,墙上皆是剪报、图画,其中有些已经泛黄,细看都是关于台湾女作家三毛的。原来当年三毛曾到周庄,因为春雨中金黄色油菜花上晶莹的水滴,引发了 三毛细腻的感情,落下了眼泪,说“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油菜花了”。而三毛那时到周庄,正是这茶楼老板接待的,他当时是周庄文化站副站长。张老板也是文化人,曾 接待过不少文化名人,为此写下不少相关文章,结集出了四册散文集,成了江苏省作协会员。有了这种底蕴,张老板与三毛有了文字往来。从文化站退休后,张老板就接手 了三毛茶楼。

   张老板陪我坐了一会,轻声说: “生意难做了,以前都是客满的,现在你看,游客都不来喝茶了。”言语间有些伤感。我安慰他说:“这几年来城市各式茶楼遍地,喝茶已是城市时尚了,这样人 们到周庄游览,喝茶的自然就少了。喝茶的少了,还可有其他经营,比如可供餐,这不是———”我指着角落里那两位中外年轻人,正在吃面条,显是作午餐的。“对,就 这样,生意还要继续。”张老板有些兴奋起来,他赠我一册他出的新书《蚕豆戒指》,说:“为了三毛,要坚持三毛茶楼,同时作些笔耕,可慰人生。”正说着,那两位中 外年轻人走过我的身边,“Excuseme牞wouldyoutellmewhereyouarefrom牽”我问。“I'mfromAustralia.”那 外国小伙回答,一脸灿烂的微笑。

   集宝堂到集宝堂参观,完全是偶尔的。周庄旅游发展总公司董事长赵卫东与我一同散步,古镇北端的一家石库门房子引起我的注意。门两旁是一对古朴的石兽,门 楣砖雕“集宝堂艺术馆”,六个字镀金,古朴之中带有些许富贵气,落款竟是韩美林。

   于是走进去,是两进的院落带一个天井,陈列着玉器、瓷器、雕塑,琳琅满目。主人沈立明,是一古物收藏家,1980年代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生,钱绍武 曾教过他素描。

   “您是怎么想到来周庄办艺术馆的?”我问。

   “周庄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水乡古镇,文化艺术气氛好;最重要的是这里治安好,从未听说出过安全问题,我的这许多宝贵文物,决不能有任何闪失,所以到周庄最 放心。”沈立明回答也是相当简明。

   “什么时候到周庄的?”“去年‘非典’之后,我在一个地方设的艺术馆亏损不少,于是决定移师周庄,这里每年中外游客多,是个聚宝盆,我来晚了。”“这里 的藏品以什么为主?”“我这里的玉器、瓷器最为出色。你看这直径一米多的元代大瓷盘,完好无损,出自南海元代中国的沉船之中。”“这里的镇堂之宝是什么?”“也 是瓷器,一只明代弘熙年间的青花瓷碗。‘弘熙’年号只一年,所出瓷器当然很少。这只碗品相又好,故能作镇堂之宝。”顺着沈立明的指点参观,的确,我们面前出现了 一个艺术宝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细品周庄古戏台
在人们的心目中,周庄是一座“小桥流水人家”的千年古镇,桥的古朴优雅,船的悠然灵秀,民居的前街后河,令人心旷神怡,赞叹不绝。然而,大凡千年古镇,皆有可看耐读的独到之处,周庄的古戏台可谓是古韵甚浓的一面旗帜。春天的江南水乡,花艳树绿,无处不充满盎然生机。同往日一样,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游人如织,熙熙攘攘,漫步于古街名巷之中,细细观赏其惟妙惟肖的每一个景点,当我沿河而行,驻足凝望时,只见一座江南水乡特有的石库门映入眼帘,定神一瞧:“周庄古戏台”五个大字映入眼帘。对于戏台,我见得很多很多,五十年代在华北、东北各地农村,搭一个台就演评剧《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等,连演皮影也往往利用戏台。因为戏台设在露天,所以人们称它为露天剧场。这些年,我也去乌镇、桐庐等地游览参观,所见到的戏台也建在空旷的露天。但是,周庄石库门里的戏台,我似乎前未所闻,难得一见了,于是,我兴冲冲走了进去。这时,恰遇周庄...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寂寞的古迹
前几天去锡惠公园,有关专家陪同参观了一些人文胜迹。在花木掩映、意韵悠悠的美景中,走过雅致文气的二泉书院,在万卷楼上品茗赏景,随后去张中丞庙、忍草庵等,一路行来,唐宋元明清从这里一页页翻过,一位位无锡的历史文化名人与我们擦肩而过,李绅、李纲、尤袤、邵宝、顾宪成、嵇曾筠……锦绣锡惠端的是人文荟萃,含英咀华,汇聚了无锡千百年绵绵不绝的缕缕文脉,令人赞叹不已。在所参观的景点中,张中丞庙与忍草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位于锡山北麓的张中丞庙我还是第一次去,修葺一新的庙宇殿阁,在两棵已有三四百年树龄的枝繁叶茂的古银杏的庇荫下,显得古风朴朴,清静幽雅;一座古戏台飞檐翘角,造型优美,同行者无不啧啧叫好。然而,这里游人稀少,门可罗雀,据了解,几乎很少有游客光临。戏台楼上的房子都空着,有的堆着杂物,蒙垢积尘。看着花了很多钱修缮得这么好的古典建筑“养在深闺人未识”,就这么寂寞地蹉跎岁月,让人甚感惋惜。坐落在惠山章家...
· 吴文化—古迹寻踪—古城赋
古者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余年;巧也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大会,时值二十八届。相逢相会,盛世盛事。献赋数句,惟作一颂。江南平原,勾吴立国;太湖之滨,伍员建城。通门二八而水道陆衢;环城一河并三纵四横。水木清华,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锦绣之乡、风雅之薮;风土清嘉,人物隽秀,且发展为文萃之邦、园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苏州,以地兮亦谓吴中,世称兮人间天堂,又号兮东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遗迹;星星点点,世有传承。君不见运河西来,涛声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输南北;长年万里通波,集散东西。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飞阁跨津梁,茂苑赛京畿。金阊内外,五更市贾不绝;河塘左右,八方生机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杂陈;玄妙观前兮百货骈阗。人民路长兮商铺林立,专业坊巷兮各业整齐。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基。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滋生之源也。巡览古迹,探访名胜。则馆娃吴宫,采草香径;走犬长洲,荡舟锦帆。虎...
· 吴文化—古迹寻踪—说井
井,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已湮没无考,想来井该是人类从“被动”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动”地穿地取水,经过远、无数实践所积累的智慧结晶!有井,周围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气旺盛,而苏州的“人均”井数,自古以来,可以说是排列在前几位的,这该是天堂的标志之一吧!几千年来,井对人类,不夸大地说,起过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当过一个“圆心”,将她的清泉滋润着周围,养育着万物?何况井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恩泽苍生。井,不断地将水施舍给人们,自身亦借此不断地净化。人们不光使用井,还让井休息。苏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红纸贴没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开封使用。井使用不肮脏,也要,在从前,就是人们所说的“淘井”。那时,得请几位体力棒,耐力好的壮汉,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后混,直到将黄泥汤也打个净光,见了井底,才罢休。待过了一...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寿安桥
苏州过去的河里都要行船,所以桥都要起拱,高高的拱券,圆润的桥洞是水乡城市一大景观。在苏州的小街小巷里这些拱桥就显得很高,行人上下步行很方便,后来有了车就难了。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上海时行的黄包车,很快就来到了苏州,上海都是平坦的大马路,行车没啥,到了苏州,要过桥这就麻烦了。我家住在钮家巷,巷子东西两头一是颜家巷的青龙桥,一是平江路上的寿安桥,起拱都很高,常看见黄包车夫艰难地拉车上桥,下桥还常常发生“钓大鱼”的事故,就是坡度大,下桥太快,车夫抓不住车把,车斗翻了过去,把坐车乘客倒了出来,车把高高翘起像钓鱼竿,在当时是个大。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又有了汽车、板车、自行车,城里的水运少了,船不多了,这些桥几乎都拆了桥券,改为平桥,河里再也不能通有篷的船了。平江路上的桥在保护整治时,要否恢复拱桥的原貌,这里有个行车的问题,都恢复了拱桥肯定是美观的,但却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整旧如故”,这...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