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思济善堂变迁
宜兴市西珠巷口原商业大楼旁有个新建的停车场,停车场的石驳岸面临长桥河,这驳岸还是清代所建,距今已有近120年了。石驳岸上刻有两行字:“放生官河禁止捕鱼”,“思济善堂界”,这字有一番来历。
宜兴城中的“长桥河”牗即蛟桥河牘,是古代的“官河”,将一条河命名为“官河”,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并且“刻石”说明,这是为“放生”做善事专门设立的,所以不准在此捉鱼捉虾。宜兴长桥河的历史很悠久,至少也有一千几百年历史了,其河道位置从未变动,与长桥一起成为了宜兴城的历史坐标,也是宜兴文化的象征之一。
“放生官河”刻石旁边的“思济善堂”,在旧县志中记为“思济堂”,是近代宜兴的一家“慈善机构”。清代以前,宜兴各地有许多家慈善机构,仅《光宣宜荆续志》中所记载的“善堂”就有33家。这些善堂顾名思义就是做善事,如赈济灾民难民,收养婴儿,提供医药帮助,抚恤,遣送难民,太湖救生,送棺材搬葬掩埋等等。而且都是无偿的,也不图什么回报,也没有什么回报。其经费资金来源主要是地方士绅及好事者捐赠,官府适当补助,也不是每家都补助。
善堂名称叫法很多,从其名称中也可以看出,这个“善堂”主要是做什么善事,如“育婴堂”、“留医所”、“流所”、“宏济堂”、“义材堂”、“救生局”、“难民局”、“掩埋局”、“恤农会”、“思义社”等。“思义社”主要是祭奠遇难之人。可见古代或过去的慈善机构比较多,分工也比较细。
宜兴城里有多家善堂,“思济善堂”是其中之一。据记载,思济堂建在“西撒珠巷”(即西珠巷)。由本地人徐鸣皋、程兆庆等创办。首先由他们拿出一笔巨款,买地盖房子。然后再在宜兴各地买房屋,这些房屋是用来出租收钱,充实资金,以及维持平时所需。思济堂主要是津贴抚恤,买粮备荒、办敬节会等。
清光绪十八年牗1892牘,由乡绅徐葆辰等向宜兴、荆溪两县官府报告立案。次年,也就是“重建蛟桥”时刻碑勒石。当时,宜兴知县万立钧,荆溪知县郑仲和都很支持,在报请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批准后,也在漕米公费及有关款项内拨出一点资金给思济堂,如“漕米公费”是每石提取十文钱。“民办官帮”、官府资助到宣统末年,即民国成立时结束。
现在,宜兴的善堂几乎都难寻旧迹了,仅在有些资料中看到一些记载。过去,做办善堂这种善事,地方上都要树碑立传。所以至少应该有两块碑,一块记事碑,一块表示产权的界碑。思济堂的碑也已经找不到了。否则,我们可以了解当年办思济堂的经过情况,如发起人有几个,做了哪些事,谁捐了钱等等。而现在只能看到一块“思济善堂界”的“界碑”了。这也许是宜兴城里善堂的惟一遗迹了。
“思济堂”到民国以后就没有了。在西珠巷思济堂原址上,先后成为民宅、花园。曾遭到日寇飞机的轰炸,直到解放后还是个瓦砾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里还种过菜。1963年开始,由宜城工人俱乐部开辟为职工篮球场。后来是“基建局牗建设局前身牘”、“房产处”、及宜城房管所仓库。现在成了停车场。只有河驳岸上“思济善堂界”的刻石,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