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古迹寻踪—纸游三里桥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6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古迹寻踪—纸游三里桥,每每有外地的朋友问起我:“去无锡玩,哪些地方是必游之地?”我常常会不假思索回

  每每有外地的朋友问起我:“去无锡玩,哪些地方是必游之地?”我常常会不假思索回答道:“去鼋头渚游太湖,去影视基地看表演,去灵山大佛听钟声,去锡惠公园赏园林。对了,不要忘了去游古运河啊!”“无锡的古运河哪里才是精华?”这可难不倒我,因为我会向他们介绍去三里桥游古运河。

   我说的三里桥是指三里桥地区,具体来说就是从吴桥到莲蓉桥一段。一些老无锡可能比较熟悉这里,因为这里和当年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无锡的年轻一代也并不会很熟悉。现代人对旅游的观念已经不仅仅是走走看看了,还要领略其中的文化内涵。我觉得三里桥地区完全符合要求。既然这样,那就随我做一次纸上游吧,相信你一样可以领略大运河的魅力,体会都市中所不曾有的古老人文气息。

桥的故事

   既然是游古运河,桥是必不可少的。在三里桥地区最主要的有四座,由北向南分别是吴桥、三里桥和莲蓉桥。三个名字却有四座桥,让我先卖个关子,稍后再叙。

   这四座桥可都大有来头。先说吴桥吧。官方有关老吴桥的记载是这样写的:“此处河阔水深。原为一渡口。民国4年冬,上海丝茧业巨子、无锡源康丝厂经理、安徽人吴子敬,到无锡视察厂务,到黄埠墩渡口,见众人争渡落水,顿生义举之心,慨然出资27000两白银建桥。委上海求新船厂承建。民国5年春施工,仿上海外白渡桥型。民国6年3月通行。为纪念吴独资捐造,故名吴桥。”吴桥直到1965年改建时,才将原来桥面高架铁梁拆除,而且还改名为“解放桥”。1982年吴桥又恢复了现名。吴桥最近的一次改建是在1993年,工程还获得了建设部“鲁班奖”,此是后话。站在吴桥之上,仰可眺锡山惠山,俯可瞰码头黄埠。白天,犹可见船只穿梭在新旧河道间,晚上,尚能辨灯火闪烁在亭阁檐角上。只是,耳边再也听不见昔日繁华码头的喧哗声,鼻中再也闻不到那随风漫巷的鱼腥和谷香。

   现在可以向大家解释“三名四桥”的原因了,因为三里桥有两座:靠吴桥近的叫“新三里桥”,远一些的叫“老三里桥”。沿河路桥改造的时候,原先很高的新三里桥,现在不留心已经难以察觉了。其中比较有名的是老三里桥。老三里桥的名字由来很有趣,据说是因为距离老北门三里而得名。现在老北门早已不在了,但三里桥的名字却踏着时间流传下来了。据说当年在老三里桥旁有座“芙蓉楼”。这间座落在老三里桥旁的河浜上的三开间四进的三层木结构楼房,是当时这一带最高大最漂亮的建筑物。在芙蓉楼可以吃饭、品茶、听戏。而且,这里还是粮行和客商谈生意的地方,可说是当时的“休闲中心”和“交易中心”。可惜这楼早已不存,只在老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些许碎片,感慨事过境迁。

   最南面是无锡人俗称“大桥”的莲蓉桥了。此桥因此地河、浜、塘多,形似莲花而得名,又因为地处竹场巷,也被叫作“竹巷大桥”。昔时这里的繁华程度,三言两语难以说清,不过,我们同样也可以通过附近里弄的名字,感受一下这里昔时的商业场景:竹场巷,1830年开始,以经营竹器得名;笆斗弄,因清朝有两家笆斗店得名;布巷弄,以开布行得名;麻饼沿河,以麻、植物油饼贸易集散地得名;芋头沿河,以经营芋头为主的山地货得名;桃枣沿河,以多桃枣等南北货店而得名。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很多里弄已经拆掉了,那些响当当的老字号也渐渐消失。留下的字号,或易地,或转行,屈指可数了。惟有莲蓉桥上的大吉春参药店,自1865年创办以来,虽几经浮沉,口碑犹存,至今锡人犹慕名而去煎膏抓药。
历经时间的沧桑,桥都不是当年的桥了,但桥的故事还会流传下去。不管你是长在这里,还是路过这里,请把这些故事讲给他人听,共同传承这美好的回忆。

今昔米市

   在老三里桥旁就是无锡米市。无锡的米市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因为无锡地处江南中心地带,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明朝万历年间,交通便利,湖南、江西、安徽、苏北等产粮地区的粮船到无锡很方便,沪浙粮商从无锡购粮南运更是便利。而且无锡土地肥沃,本身就出产优质稻米,明朝时莲蓉桥附近已有米市。乾隆年间,无锡粮食的吞吐量达到七八百万石,光绪年间,仅北塘大街到三里桥段,1公里长的地方竟有大小粮行80多家。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无锡和长沙、芜湖、九江并称为全国四大米市。当时粮食堆栈容量为东南各省之冠,粮食加工业成为全国5大碾米中心。一些上世纪初建造的面粉厂和碾米厂还在旧址,见证了当年的辉煌。

   但随着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城市布局调整、部分古运河段禁航以及周边城市米市竞争激烈,昔日繁忙的大运河运粮船队已不见踪影,搬运麻袋的喧嚣也偃旗息鼓。曾经的辉煌不会就这样没落,在米市旧址以北树立了一座牌楼,额书“无锡米市”。我站在牌楼前,凝望着上面雄健的笔迹,仿佛又听见船浆声声,看见人流不息热闹场景。如果你来会否与我有相同的感受!

黄埠墩传奇

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
到来俯视原无地,攀徙遥吟恰有楼。
含雨湿云偏似重,隔湖烟屿望如浮。
惠山翠色迎眉睫,慢虑沾衣作胜游。

  这首诗名为《黄埠墩》,可能大多数都没看过,但写这首诗的作者我相信肯定无人不晓,他名叫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连皇帝都亲自写诗称颂的地方肯定不简单,所以黄埠墩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黄埠墩又名“小金山”,位于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四面环水,是运河中的“孤岛”。运河水紧贴着黄埠墩分成两股奔流而去,而黄埠墩则石砌驳岸伫立于水中,任凭风吹浪打,难怪黄埠墩被人们誉为“天关”。泊船登上黄埠墩才发现它小巧玲珑,面积只有220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小。圆形的墩上用围墙围着,院内种有花草树木,宛若江南水上的一户人家。与运河上船只来来往往一片繁忙相比,黄埠墩上则显得十分清静悠闲。不要小看这个弹丸之地,却因历史上曾有“二相二帝一青天”在此歇脚而闻名遐迩。相传公元前248年,楚国丞相春申君黄歇徙封江南,在治理芙蓉湖水患时,曾扎营该墩,这也是“黄埠墩”名称的由来。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状元出身的南宋宰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失败后被元军羁押沿着京杭大运河北上途径无锡,夜泊于黄埠墩,度过了难眠一夜,并写下了《过无锡》诗一首,报国心碎,悲壮感人:“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夜读程婴存国事,一回惆怅一沾巾。”到了明朝,墩上有寺庙,中楼建阁,东为“文昌阁”,西称“环翠楼”,南曰“小金山”,北名“水月轩”。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在任应天巡抚时,曾到无锡游玩为墩上的环翠楼题写额匾“环玩临水第一楼”。清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曾多次在黄埠墩上歇脚,高兴至极,便题诗咏怀。乾隆曾留下“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的诗句。清咸丰年间,黄埠墩上的佛殿楼阁毁于战火。1981年,无锡将南门外张元庵戏台拆迁于此,建有一亭,名叫“正气楼”,并加建有望山楼,文天祥诗碑,蓬莱门等。

   关于黄埠墩黄埠墩还有好几个传说。相传有一日,一条黄鳝精下到凡间,准备作恶。玉皇大帝得知后便派哪咤三太子追剿,当黄鳝精飞临无锡古运河上空时,被哪吒追上,用法宝斩杀了黄鳝精。这黄鳝精便落入运河之中。黄鳝头化为黄埠墩,鳝段化为江尖至小尖,西水墩则为鳝尾。又传,古时无锡运河中有一条蛟龙。有一天,三里桥米市岸边有一装满稻谷的船只停泊,到了夜半时分,运河中突然风浪大作,船只倾覆,稻谷颗粒不见,人员却毫发无损。人们纷纷怀疑是蛟龙所为。(龙头为江尖,龙身为小尖,龙尾为西水墩。)便在三里桥米市前的运河中筑一土墩(黄埠墩)则为龙珠,以安抚这条蛟龙。在百姓中流传,无论运河中水位怎样涨升,黄埠墩这颗龙珠,始终不会被水淹没,此为无锡一奇!

听老人说

   我之所以会对三里桥地区推崇有加,是因为这里有着无数吸引人的故事。我曾经和一个住在三里桥地区几十年的王老伯聊过天,听他讲从前的三里桥。

   一说起三里桥的故事,王老伯原本浑浊的眼神中放射出奕奕光彩。王老伯对我说:“当年这三里桥一带可不是这样的,那时这里可是我们无锡的商业中心,比起现在的中山路来更热闹。南来北往的商人、船队以及无锡本地人都到这里来。整个运河岸边都是人,而运河里密密的都是船,连水面也看不到。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在这里一年还有好几次盛大的节日。一个是每年农历三月廿八日,一个是端午节。三月廿八日是香会。那时的香会就像过年一样,大人小孩都往街上跑。因为每年这天,大家都要去庙里烧香求平安。三里桥一带有黄埠墩、府庙,都是很灵的,香火特别旺。这时候全国各地的小商小贩也都过来摆摊卖货,天南地北的东西应有尽有。我们那时侯也都只有六七岁,过完年就等着这一天,好像过儿童节一样。每年端午节更是隆重。因为这里多是靠船为生的人,端午要祭水,保佑一年的平安,所以划龙舟就必不可少。每到这天古运河两岸站满了人,那个热闹哦!”看着王老伯那陶醉的笑脸,我也被感染了,真希望也能亲眼看看这不曾见过的景象。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三里桥地区历经数百年的风风雨雨走到今天。现在的米市可能没有当年的喧嚣,古运河水面不再那么拥挤,黄埠墩的香火不那么兴旺。但没关系,新的三里桥地区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尖公园的美丽,蓉湖大桥的壮观,新住宅小区的干净清爽,都会深深吸引我们。现在市政府还在古运河上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可以彻底解决三里桥地区地势低洼,经常被淹的情况。

   如果你想体会一种古老与现代交织在一起的感觉,那么就去三里桥地区走走看看,我想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寿安桥
苏州过去的河里都要行船,所以桥都要起拱,高高的拱券,圆润的桥洞是水乡城市一大景观。在苏州的小街小巷里这些拱桥就显得很高,行人上下步行很方便,后来有了车就难了。上世纪初,二三十年代上海时行的黄包车,很快就来到了苏州,上海都是平坦的大马路,行车没啥,到了苏州,要过桥这就麻烦了。我家住在钮家巷,巷子东西两头一是颜家巷的青龙桥,一是平江路上的寿安桥,起拱都很高,常看见黄包车夫艰难地拉车上桥,下桥还常常发生“钓大鱼”的事故,就是坡度大,下桥太快,车夫抓不住车把,车斗翻了过去,把坐车乘客倒了出来,车把高高翘起像钓鱼竿,在当时是个大。到了五十年代以后,又有了汽车、板车、自行车,城里的水运少了,船不多了,这些桥几乎都拆了桥券,改为平桥,河里再也不能通有篷的船了。平江路上的桥在保护整治时,要否恢复拱桥的原貌,这里有个行车的问题,都恢复了拱桥肯定是美观的,但却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整旧如故”,这...
· 吴文化—古迹寻踪—银渚港桥
南泉镇的湖边港口有一座古桥,始建于清乾隆壬午年,即公元1702年。乡人对这座桥的雅名“普济桥”恐怕不怎么熟悉,但“银渚港桥”却因地、因港而得名。银渚港桥位于结籽湾东端的银春渚,遥对东太湖,横跨银渚港,西连山军嶂,北临梁溪。桥身不长,石结构,单孔拱形,桥体线条简约凝重,显得古朴端庄。桥面两旁石柱对称,石柱之间又是整块的金山石作栏杆,矮矮的,可以让人倚坐歇息。桥南面的栏杆石外侧镌刻着“普济桥”三字,两行题款是“乾隆壬午年壬子月某日立”和“咸丰丙辰年壬辰月某日立”。桥洞南北各有一副对联,其中南面一副“枕流横锁湖光绿,面水遥涵山色青”,最能生动描述其优美的地理环境。桥东堍沿湖驳岸经水冲浪击,或松动,或坍塌,明显镂刻着岁月侵蚀的痕迹。桥西堍连接着一座庙宇,早作了乡镇企业的厂区。桥堍下有一广场,昔年,每逢傍晚,渔船归港,灯火闪烁,炊烟缭绕,人声喧沸,是一处繁华的渔产品集市。“可嘉石拱萱亲臆,孕纳征帆诉...
· 吴文化—古迹寻踪—名桥风情
在我们江南水网地带,城内街道濒河临水,城乡之间河道纵横,河多、水多、桥也多。“南北东西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在这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今桥梁中,有的气势雄伟,姿态娇妍;有的庄严稳重,精巧玲珑;有的高悬似云中彩虹,低卧如出水蛟龙。这仪态万千的建筑艺苑、古桥风韵,无不显示社会的进步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历史烟云桥上过”。我们的祖先从原始时代的倒木过河、踏石过河、攀藤过河中得到启示,创建了木梁桥、墩式桥、踏步桥、汀步桥、索桥等最早的桥梁。随着时代的发展,木桥、石桥、砖桥、铁桥以及拱桥、梁桥、浮桥等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桥梁应运而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也凸现出桥梁建筑上的辉煌历史。无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以河多水多桥多而闻名遐迩。据史载,光绪末年,全市就有大小桥梁150多座。其中有名的石拱桥有64座。民国后,随着城市的发展,行人增多,马路拓宽,石拱桥逐渐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西门桥、莲蓉桥、跨...
· 吴文化—古迹寻踪—寻访古桥
水乡,意味着水多;水多,意味着河多;河多,意味着桥多。这样的等式在无锡这样一个地处江南的城市中随处验证。清明桥、三里桥、吴桥……一座座桥的名字都让人记忆深刻,它们或古老或现代,从它们身上可以品出股股浓浓的人文气,嗅出点点的历史味……于是,我们有心去寻找一座鲜为人知却让人眼前一亮的桥。访古桥二人行所谓古董,有的时候真的只有行家里手才能分辨出来,在我们看来也许是一个不起眼的破烂玩意儿,在识货的人眼中可能就是一个宝贝,我们要去探访的古桥也是如此。话说在无锡胡埭镇刘塘村,有那么一座古桥,具体的修建年月就是村里的人也无从知晓,只知道祖祖辈辈开始就从这座桥上来来回回了。直到有一天,有识货的人看到了这座古桥,估计这座桥历史悠久,是一个文物古迹,很有历史研究的价值,如实上报了无锡市文管协会。于是乎,这次探访古桥的两个成员就浮出水面:无锡商院的业余考古爱好者贾老师和华东旅游报的小记我。不要小看这次活动,我们...
· 吴文化—古迹寻踪—大浮“桥之旅”
秋日,我们漫步在太湖山水城,但见那青山绿水间一座座桥梁如同“初月出云,长虹歇涧”,为大浮半岛平添了一道别致的风景线。五里湖上由荣氏家族建造的宝界桥、双虹桥便是大浮的迎客桥。它面前的隐秀路、太湖大道把无锡城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长江三角洲星罗棋布的城镇与大浮联结起来,每年给大浮迎送上千万的旅游者。历史悠久的石塘桥是架在大浮长广溪上沟通大浮镇与太湖镇的交通要津。站在大桥南侧凭栏俯首而望,不远处有两激流漩涡,抬手将顺道采的一束野花抛去,只见花束随急漩的水涡转了两圈便被吞没,不见踪迹。更奇的是桥下水流,受太湖水势涨落控制,往往水流与风向相反,故有“逆风顺水石塘桥”之称。陪同我们的石松指着湍急的溪水说,因此处水面开阔,在宋朝嘉定年间的石塘桥由僧人月堂建广济、宝庆、惠安三桥相联成一体,上置桥亭,飞檐翘阁,雄伟挺秀。北岸便是龙王山石壁,抬头可见绿林中徐偃王庙古刹。有诗赞此桥此水“溪头冲击锁桥门,掩映青川...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