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古迹寻踪—碑刻陈列馆惊现“碑后碑”
记者从正在修复中的无锡碑刻陈列馆得知,日前陈列馆在拆去明碑《礼部钦依出榜晓示卧碑》的依托砖墙时,在卧碑的背面惊现了一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元代道教碑刻——洞虚宫碑牗见图牘。这一发现让无锡的金石学以及地方史研究者惊喜不已,原无锡教育学院教授章振华已着手对此碑进行研究。
这块最新发现的碑后碑为《无锡州洞虚宫重建三元祠山殿记》,元至正四年十月(1344年),由当时洞虚宫主持华益谦立,撰者姓名已被凿去,由杜本书写,何源镌刻,碑现长2.25米,宽0.93米,竖写,呈书条式,边缘可见凿去痕印,估计原碑宽度当在1米以上。明洪武15年(1382年)立卧碑时,利用了30多年前的这块元碑,从而形成两面碑。
这块碑后碑的发现,可以说是无锡道教碑刻的一个重大发现。章振华教授研究表明,道教传入无锡有1400多年的历史,其中道教宫观以洞虚宫最悠远,始建于南朝萧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这块洞虚宫碑对于研究无锡的道教文化提供了新线索。“碑文宣扬了封建迷信的鬼神论,也通过对自然力量的颂扬,揭示了天、地、水三者至高无上的权威,指出没有任何力量、任何物能超越它。
碑文也期盼全社会能风调雨顺,从而使‘上之人无忧而有寿、下之人皆无恶而有善’,全社会普天下百姓能‘相与安乐于太平之世’。”另据介绍,2003年7月《无锡史志》特辑《寺庙文化》中“无锡道教碑刻”一文说,“无锡市现存道教碑刻仅有拓文,共三纸,其拓文均保存于市博物馆,原碑均已湮没。”此文记述略误,其中一块今尚存无锡碑刻陈列馆。尽管如此,这块洞虚宫碑仍是无锡仅存的两块道教碑刻之一。
此碑的发现同时为崇安寺地区洞虚宫的沿革变迁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根据碑文,洞虚观改名洞虚宫在元泰定元年(1324年),纠正了目前普遍认为洞虚观升洞虚宫在元天历年间(1328年-1330年)的说法。碑文还略述洞虚宫三元祠山殿被毁和重建的概况。目前洞虚宫遗存仅存玉皇殿、洞虚宫古井和现在的阿炳故居三处,洞虚宫碑的发现提供了又一样新遗存。
无锡市博物馆专家袁志洪告诉记者,金石学领域中十分注重元以前的碑刻,一经发现就会将其著录。这块元碑的发现也是金石学领域的一个新收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