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古迹寻踪—揭开“泰伯奔吴”面纱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0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古迹寻踪—揭开“泰伯奔吴”面纱,吴泰伯奔吴11月22日,笔者随着人流走进了有着“江南第一古镇”之称的梅村

  吴泰伯奔吴

  11月22日,笔者随着人流走进了有着“江南第一古镇”之称的梅村镇,首先步入泰伯庙,一睹泰伯像的风采。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庄严辉煌。庙前矗立有花岗石牌坊——“至德名邦”;入内为泰伯庙正门,正中高悬原中宣部长陆定一题写的“泰伯庙”牌匾,殿内安放一尊高4.5米的泰伯塑像,清朝康熙皇帝题写的“至德无名”和乾隆皇帝题写的“三让高踪”的牌匾高悬一旁,刚刚逝世的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亲笔题写的“锡邑之光”的牌匾也格外引人注目。

  随同笔者一行前往的无锡新区宣传统战部部长助理、《无锡新区》杂志副总编辑李桂林说,吴泰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周人。当年,他的父亲周太王有意把王位传给从小聪慧过人的孙子姬昌,而姬昌为泰伯三弟季历所生,所以太王决定把王位先传给小儿子季历,尔后再传其子姬昌。泰伯为避免同室操戈,更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偕同二弟仲雍在父亲生病期间,借口到附近山上采药,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原(今陕西省歧山县),奔波到遥远的江南梅里(今无锡市新区梅村镇)避居下来。那时,江南无锡农业生产水平与中原地区相比极其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人们过着“半生为食,以棚为窝”的生活,文化上更是不值一提。《史记》上说,当时绝大多数中原人根本看不起江南,轻蔑地称这里为“荆蛮之地”;而那时以入水捕鱼为生的荆族蛮民,确实处于未开化的蒙昧状态。

  对于这一点,包括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唐代张守节所著的《史记正义》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泰伯奔吴”后大作为

  李桂林说,吴泰伯到梅村定居后,主动与土著居民结好,并和当地人一样截短了头发,身上画了花纹,表示与周族划清界限。他把中原地区的先进科学文化和农业生产经验传授给荆蛮部落。在传播文化方面,泰伯和当地人一起采用“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的方法,教育孩子们写字、读书、唱歌。历史上聚居在歧山之下、渭水之滨的周族,是一个能文善歌的族群。他们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为《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泰伯把周族的诗歌和当地原有的蛮歌、土谣相融合,独创了“吴歌”,此后又吸收越、楚、齐等地文化精髓,培育形成了具有水乡特色、兼容并蓄、独放异彩的“勾吴文化”,从而构成了中华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脉——吴文化。现在,梅村附近的“泰伯歌舞墩”,就是当年他在那里传唱吴歌的地方。因此,无锡民间千百年来一直奉他为“山歌老祖”。

  无锡人迄今还奉吴泰伯为“田神”、“种田老祖”。据说,吴泰伯到了江南以后,在农业生产上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实施稻、麦轮作,提高了粮食产量。在较短时间里,他教会了居民栽桑养蚕,饲养畜禽,江南处处呈现出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此间,他带领当地居民兴修水利,开挖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泰伯河。这条全长约22.5公里、宽约22米的河道竣工后,梅村一带农业旱涝保收,连年丰收,水上运输也日渐繁荣。直到今天,泰伯河仍在发挥保障两岸农田灌溉和舟楫往来的双重作用。对此,近代名人张其昀评价说:“吴泰伯志在东南,实为首功,其功绩至今不朽的,就是泰伯河。”在饮食起居上,吴泰伯引导人们改“半生为食”为全熟为食,改“以棚为窝”为建村立巷,不仅增强了居民的体质,而且改善了居住条件,那时建立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江南第一巷——蛮巷,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如今已声名远扬。所有这些都为后来建立吴国开创了根基。吴泰伯被古往今来众多的史学家公认为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鼻祖。

吴泰伯三让天下

  出了泰伯庙,在去泰伯墓的路上,李桂林又给笔者讲述了吴泰伯三让王位的感人故事。在当时的部落社会,按惯例王位都传给长子,泰伯是当然接班人。但他很明智,觉得父亲已经萌生灭商的念头,希望有贤能的子孙继承他的事业,自己就干脆避让。这是“三让”中的首让。吴泰伯到达江南后不久,父亲周太王去世。他和居住在常熟的二弟仲雍回去奔丧。三弟和众臣要求他接位。泰伯坚决不从,料理完丧事后立即重返江南,王位仍由季历继承。季历坐上王位后,花大力气整肃朝政,讨伐外贼,扩大领土,结果遭到商朝统治者的嫉恨,被暗害致死。泰伯又一次回歧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继位,他依然不为所动,丧事结束后立马返回,王位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姬昌手中。这位姬昌就是后来显赫一时的周文王,灭掉了商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长达800年之久的周朝。

  吴泰伯三让天下的崇高德行,为历代朝野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孔子在《论语》中云:“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引用孔子的原话大加称赞,并特意把吴泰伯排列为吴氏世家位次之首。

  “其实,吴泰伯三让天下,不仅成全了父亲的意愿,最终为三弟和侄子推翻商朝奠定了基础,而且以自己崇高的德行,得到了土著居民的拥戴,在江南成立了勾吴国,无意中也成就了自己的霸业。”李桂林笑着说。在泰伯的教化下,江南一代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称赞这是吴泰伯的功劳,越来越多的人相继归顺他,等达到1000多户规模时,大家一致拥立他做了君长,建立了一个号称“勾吴”的蛮夷小国。于是,江南第一个国家雏形开始形成。为了防御强敌入侵,吴泰伯亲自动员和率领当地老百姓硬是靠肩挑人抬,就地取土,在梅村一带构筑了一座周长为三里二百步(约1530米)、外廓三十余里(约1.5万米)的土城。也就是后人所称的“吴城”。城内建有住宅,凿有水井,居民生产生活无忧。泰伯95岁过世后,由于他没有子孙,他的二弟仲雍从常熟过来继承了君位。周灭商后,封仲雍后代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吴,并追封泰伯为吴伯。

在梅村,自泰伯到王辽前后有23位国君皆建都于此,历时580多年。在此期间,这里曾发生过“专诸刺王辽”、“孙子演阵斩美计”、“要离独臂刺庆忌”等名闻中外的历史事件。

泰伯之死诞生“披麻戴孝”

  车出梅村镇上的泰伯庙,不出5公里,便到了风景秀丽的鸿山。占地3亩的泰伯墓依山而建,现存月牙池、棂星门、享堂、祭台、四陵牌及茔域罗城。“泰伯墓是江南最古老、规模最宏大、最具影响力的名人墓葬之一。”李桂林手指着四陵牌的“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对笔者说。

  他说,当年泰伯去世后,吴人哭声震天。

  他们念及泰伯德行高尚,洁白无暇,纷纷上山采集白色鲜花敬献到泰伯墓前,又因泰伯生前酷爱种麻,腰束丝麻以示。这一习俗沿袭至今。中国人流传甚广的晚辈子孙为去世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即源自于此。
后人为了缅怀吴泰伯的丰功伟绩,东汉永兴二年(公元154年),桓帝派人把他的故居改建成庙,把他的墓地扩建成大型墓葬。

  每逢农历正月初九泰伯的诞辰之日和农历三月初三、后来改为清明节的泰伯忌日,一些帝王将相和八方人士纷纷拥到泰伯庙、泰伯墓朝拜、祭吊。孔子在祭祀泰伯庙时手书的“至德名邦”四个大字被刻在石牌坊上,至今清晰可见。历来人们习惯把山东的“孔庙”称为北方第一府,而把无锡的“泰
伯庙”称之为南方第一家。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屡经战火,破败不堪的泰伯庙、泰伯墓进行大规模整修,恢复了往日的容貌。1982年,江苏省政府把两者同时列为重点文物严加保护。改革开放以来,侨居海外的吴氏后裔成群结队地到梅村寻根祭祖。1992年10月20日,世界至德宗亲总会首次组织198名分布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吴、周、曹、柯等12个公认吴泰伯为其始祖的姓氏的后裔,专程到无锡祭庙谒墓,旨在弘扬“敦睦亲宜”的精神,促进居住地与泰伯祖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近二三十年来大约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6000多位官员、专家前来考察参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等世界名人也曾在这里留下了寻根访祖的足迹。

  近年来,附近的人们在传统焚香祭拜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逐渐把农历正月初九、清明节打造成赶场庙会和泰伯祭祖节,前来祭扫、凭吊的人数均多达十万之众。李桂林向笔者描述了今年正月初九,10多万无锡等地的江南人赶场庆祝吴泰伯3291岁“生日”庙会的盛况。那天,整个泰伯庙、墓景区,人挨人,人挤人,敬香、叩拜者络绎不绝。

弘扬“泰伯精神”

  笔者在无锡采访了江南社科界著名学者、原《江南论坛》杂志总编辑、现任无锡新区党工委副书记黄胜平先生。他说,古吴国包括今江苏、上海的大部,浙江、安徽的一部,囊括了江南广袤的大片区域;而今天的江南不仅在地域上较之3200多年前有了很大地扩展,而且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但是,不管千变万变,当年吴泰伯缔造的谦让、包容、诚信、开拓、创业精神没有变。

  黄胜平说,从泰伯奔吴起,就注定吴地人有着谦让的品德和包容的精神。当年吴泰伯避居吴地,当地老百姓并没有“欺生”,更没有歧视和排挤他。而泰伯到这里后,入乡随俗,与吴地人一起战天斗地,开创了吴文化,对于以后江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历朝历代的变革中,吴地人始终重视南北交流,使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不断南移,特别是明清时代,江南成为封建王朝的经济命脉所系。也正是有了长达数千年的融合与开放,才有了今天吴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就拿吴泰伯奔吴的落脚点和发迹处的无锡来说,市委、市政府把“尚德务实,和谐奋进”8个字概括为新时期“城市精神”,这与泰伯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据黄胜平透露,目前无锡市正在充分发掘和利用吴文化资源,构筑城市文化品牌,显吴地文化之蕴,扬山水名城之名,全面提升无锡城市综合竞争力。明年4月吴文化节期间,除了将举办隆重的祭典吴泰伯仪式、国际性的吴文化研讨会、吴地风韵大型展览以及“三泰”(泰伯庙、泰伯墓、泰伯河)旅游线路开通仪式等独具特色、声势壮观的系列活动外,吴文化博物馆也有望破土动工。此外,无锡市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投资257亿元打造8大特色旅游板块,吴文化板块名列第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伯渎港边觅旧踪
无锡南城门外的清名桥东侧,有条曲尺形的老街,因它位于古老的伯渎港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故名伯渎港街。清代末年,这里是无锡著名的“八段米市”之一,也是船舶修造和砖瓦窑业十分兴盛之处,水上交通发达,茶馆酒肆热闹。据有关史料记载,我国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祝大椿就出生在这里。近年来,笔者经实地考察和多方面调查访问,发现他的故居仍在,如今虽被隔断成几块,分别开设了商店、做了居民住宅和划入了压缩机厂之内,但原建筑还保存30余间,现在的门牌号码有5个,即伯渎港117号至122号。祝大椿1856—1926,字兰舫,无锡人,幼年丧父,家庭无力供其读书,16岁时进无锡最著名的作坊曹三房冶坊当学徒。同治十一年1872又到上海大成五金号学生意。因学习刻苦,做事勤奋,3年满师时已很熟悉五金经营业务。光绪九年1883,自己在上海开设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五金,还兼营拆卖旧轮船、买卖旧机器业务。因善于经营且...
· 吴文化—古迹寻踪—糜伯芹与花将军庙楹联
在雪浪镇庙桥村庙桥街的北街头,原有一座花云将军庙,主要是祭祀元末跟随朱元璋抗击元军的花云将军而建的庙宇,1954年以前庙里香火甚旺,在锡南地区颇有影响。每年农历8月12日庙会,其场面与静慧寺、成性寺、方湖寺等毫不逊色。据村里老人回忆,花云将军庙的将军殿中,有花云将军及夫人的塑像,而花云塑像是个大花脸,因而地方上多称他为花脸将军。塑像坐北朝南,东西各置几个差役塑像,手里还拖着一根竹棒,人称“拖竹爿”的,十分威武的站立着,此外还有两块“肃静”、“回避”的牌立在殿门之两侧,整个将军殿正像一座府,引人注目的是在殿中两根庭柱上,曾挂着硬匾半圆楹联一副,黑底红字,字体苍劲有力,颇有功底。楹联的内容为:何佛非人,得悟三生便入圣;即空是色,能持半偈便超凡。下面的落款为:里人糜宗让谨撰并书。此联是清末时期重修花将军庙时,由庙里的方丈专门约请地方名士糜伯芹题撰书写而成的。糜伯芹先生运用佛经中的内容起联,将善男...
· 吴文化—古迹寻踪—德润江南说泰伯
在玉兰盛开、柳丝吐绿的日子里,我们到无锡梅村瞻拜了泰伯庙。这是一座古庙,据说,大殿已有500多年历史,1985年重塑的泰伯神像显得端庄慈祥。哦,这就是我们“勾吴国”的开国元勋!大殿门两边的楹联上写着:“让贤奔梅里泽被江南大地,至德化荆蛮功载千年史册。”“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泰伯真是功高无上,至德无名啊!公元前10世纪,正是殷衰周兴之际。周太王有3个儿子,即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生姬昌。周太王预见姬昌有出息,欲传位小儿子季历,以便将来季历传位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泰伯、仲雍为成全父意,兴周除纣,实现忠孝两全,就主动让贤,托名外出采药,直奔江南“荆蛮”之地。真如匡亚明先生1985年3月为泰伯庙所题对联那样:“孝亲在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哪怕披荆斩棘,从俗而化俗推已及人启蛮迪夷何忧断发文身。”他们入乡随俗,亦“断发文身”,并把先进的北方文化带到江南,受到土著居民的拥戴,被举为君长...
· 吴文化—古迹寻踪—古城赋
古者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二千五百余年;巧也苏州,世界文化遗产大会,时值二十八届。相逢相会,盛世盛事。献赋数句,惟作一颂。江南平原,勾吴立国;太湖之滨,伍员建城。通门二八而水道陆衢;环城一河并三纵四横。水木清华,川原暄淑,竟繁衍成锦绣之乡、风雅之薮;风土清嘉,人物隽秀,且发展为文萃之邦、园林之城。因山兮得名苏州,以地兮亦谓吴中,世称兮人间天堂,又号兮东方水城。奕奕煌煌,代有遗迹;星星点点,世有传承。君不见运河西来,涛声依稀。自古千帆鼓浪,供输南北;长年万里通波,集散东西。吴趋自有始,请从阊门起。飞阁跨津梁,茂苑赛京畿。金阊内外,五更市贾不绝;河塘左右,八方生机相依。中市大街兮五金杂陈;玄妙观前兮百货骈阗。人民路长兮商铺林立,专业坊巷兮各业整齐。攘往熙来,尽为四远客商;栉比鳞次,均属百年店基。此诚姑苏繁华之地,吴郡滋生之源也。巡览古迹,探访名胜。则馆娃吴宫,采草香径;走犬长洲,荡舟锦帆。虎...
· 吴文化—古迹寻踪—说井
井,凿地取水也。“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世上第一口井是谁挖的,已湮没无考,想来井该是人类从“被动”地自江河湖泊取水,到“主动”地穿地取水,经过远、无数实践所积累的智慧结晶!有井,周围就有人家,井多更表明人气旺盛,而苏州的“人均”井数,自古以来,可以说是排列在前几位的,这该是天堂的标志之一吧!几千年来,井对人类,不夸大地说,起过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作用,有哪一口井,不曾当过一个“圆心”,将她的清泉滋润着周围,养育着万物?何况井水冬暖夏凉,甘甜爽口,恩泽苍生。井,不断地将水施舍给人们,自身亦借此不断地净化。人们不光使用井,还让井休息。苏州人自古就有封井之俗:在大年夜用红纸贴没井口,要到正月里,好像要到年初五才可以开封使用。井使用不肮脏,也要,在从前,就是人们所说的“淘井”。那时,得请几位体力棒,耐力好的壮汉,快速不停地汲水,井水先清后混,直到将黄泥汤也打个净光,见了井底,才罢休。待过了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