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江南水乡《炖鸡歌》
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流传着一首《炖鸡歌》,歌曰:
炖鸡之补补如何?请君听我缓缓歌。
鸡有五色用有别,选得其色补益多。
丹色雄鸡性甘温,补虚补肺最稳妥。
白色雄鸡味微酸,伤中消渴获佳果。
乌色雄鸡亦甘温,风湿麻痹能避过。
黄色雌鸡亦酸咸,添髓补精止剧疴。
乌首童鸡味甘平,妇人诸虚皆可补。
一鸡之力虽轻微,常吃便知功用够。
炖鸡之法最简易,洗净加酒入炖锅。
紧蒸密封勿泄气,尽焖尽炖用微火。
清晨炖至日正午,入口酥软胜燕窝。
正午炖到日西沉,吃得老翁笑呵呵。
闻此古歌, 不由想起孩提时代,母亲给我吃“吊鸡露”的往事。为 盼子体魄强健,母亲自己省吃俭用,每隔两月就要买只“童子鸡”,吊 (炖、蒸)鸡露(汁)给我进补。母亲将鸡宰杀洗净,斩成四大块 ,塞 进杯子,加入葱把(即将葱打弯成结状)、生姜片和大量黄酒,盖紧杯 盖,置杯于灶上锅中,隔水炖煮。当时我家之灶为旧式三眼灶,母亲坐 在灶仓里,给灶膛内生火添柴。待锅中水开, 才用文火焖炖之。如此炖 鸡,总得化费近半天时间。待我放学回家,母亲就倒鸡露给我喝。杯盖 一开,鸡香四溢,杯中的黄酒竟然化作了浓厚的鸡汁,鸡肉亦酥烂极了 。这种鸡的烹调之法,无 锡人谓之“吊鸡露”。江南有些地方又称之为 “酒蒸鸡”。
江南人进餐偏重喝汤,吃鸡时亦如此,故旧时江南还盛行一种“炖 鸡汤”的佳肴,此菜制法为,宰鸡洗净,加酒、姜、葱、置入 锅中,放 在火上炖煮,炖到鸡肉熟时,再加大量水,先炖一滚,然后改用文火续 炖,略加些盐,然后喝汤啖肉。此“炖鸡汤”制法与《炖鸡歌》中的炖 鸡法亦如出一辙。此菜与“吊鸡露”相比 ,只是鸡汁稀、稠之别罢了, 无锡鸡粥店的名菜“西洋参炖鸡”,就在此“炖鸡汤”之列。
《炖鸡歌》中,将某种颜色的鸡治疗某种疾病及填补身体某种虚损 说得十分明细,看来过于刻板 。鸡有丹、白、乌、黄之分,入药效能大 同而小异,然均有温中、益气、补虚之功,其中乌骨鸡更是妇科诸症上 品。从现代营养学来说,不论何种颜色的鸡,其肉均或多或少(略有偏 差)含有 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B1、B2、C、E等,从 其营养价值而言,鸡肉鸡汁无论男女老少均可食之,老人、儿童、产妇 、体弱多病者亦可以鸡肉、鸡汁作为调补之品。清代美食大家袁 枚曰: “鸡功最巨,诸菜赖之。”难怪《炖鸡歌》能在江南一带传诵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