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新世纪,还有人听书吗?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6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新世纪,还有人听书吗?,花甲之年的俞老伯原是书场常客,可最近突然改弦更张在家看VCD片了:“书场新书

  花甲之年的俞老伯原是书场常客,可最近突然改弦更张在家看VCD片了:“书场新书少、好书少,听书没什么趣道了。”从小听着三弦和蒋调长大的俞老伯,逛着街边小店淘碟片时,有时 也会嘀咕:“书码头”现在还有多少听众?以后还会有人听书吗?

  当记者带着同样的疑问走访锡城书场时,常听这样的回答:“书迷虽有,人数却越来越少了。”听书自有乐趣在8月4日下午1 时半,市老年中心书场里坐了百来个听众,每人一杯茶、一把扇,闲闲地等待开场。场中清一色是老年人,多数是听了几十年评弹的“坐庄客”。

  吟春、迎园、明园、横云、五福楼、东新楼 ……家住金海里的郭老伯一提起过去书场之多、听书之热闹,话便多了起来:“以前书码头闹猛!光跨塘桥那一带,五六十年代就有三家书场。碰上口才好的先生,上讲明君治国,下述子女孝道 ,一档书讲个把月,越听越有味道!”门庭冷落车马稀听书虽有味,可书场业主们却都在为没生意叹气。据有关部门统计,1990年前后市区书场每天客流量约为2000人,现在只剩下一半多。以 市区唯一公办、有224座的老年书场为例,四五年前平均日上座200人,遇上好书一场挤300人也不鲜见,而现在每场听众徘徊在120人上下。

  其它小书场生意更见冷落, 多次易主、被人戏称 为“开关书场”的芦庄书场新近再次停业,三凤楼、梨花庄、广宇等书场则干脆歇了夏。名角好书难得见听书人越来越少,书迷们意见最大的是难得听到好书。留芳声巷的一位听众说:“过 去南来北往的演员把说书当事业,名角汇演、流派专场一年要办几回,听众赶着场子饱耳福。现在呢,名角少了,有些演员说噱弹唱没一样出彩,这怎么吸引听客?”另一位老听众说:“演员没 有新书,进书场还有什么意思?”一些书场业主也证实,如果请苏州、上海的知名演员上台,或者上演富有时代气息的《宋氏三姐妹》、《反贪局在行动》、《毛家湾风云》等新书,听众就会成 倍增加,甚至还有一些郊区青年骑着摩托车来听书。可惜现在肯自编新书的演员太少了,我们一年也请不到五六档。书场缺少后来人书场缺少后来人,也预示着评弹业前景不妙。一位有心的 听众曾经对周围人群展开调查,发现98%的人从不进书场。这位听众担心:“现代生活节奏快、内容多,评弹如果还是一档书要讲半个月、一个月的老传统,是显得有点落伍了。”另一位听众感慨地说:“现在的年轻人热衷的是流行音乐、旅游和上网,有几个人分得清弹词和评话之别?又有谁知道吴君玉、杨之江?”他叹道:“评弹在 江南一带已经兴盛了二三百年,难道就任它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 吴文化—吴地风物—馄饨担
半个世纪前,无锡“王兴记”的馄饨早已脍炙人口,称誉沪宁线。但街巷里仍有敲着竹梆子的馄饨担出现,那一人肩挑、造型独特的馄饨担,不失为江南城市的一道景观,是完全可以陈列在现在的民俗博物馆里的。结构奇特的担子完全竹制,一人多高。一头是烧木爿的锅灶,热汽腾腾地冒汽;另一头有几层抽屉,装着裹好的小肉馄饨,抓过来就能下到开水锅里。竹架子上碗勺作料齐备,挑起来就能换地方。无吃客时,担主抓紧时间裹馄饨,他用一支细竹筷,沾上肉馅,在现成的三角形皮子上一卷一裹,一只只小馄饨就出戳恕V癜鹱印翱┛┛币磺茫?客来到,现下现吃。这种馄饨担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是为一般市民服务的,它多在黄昏后出现,深更半夜还能听到梆子声。冬天的夜晚,饥肠辘辘的夜归人路过一副馄饨担,便会摸出张把角票来上一碗,就着摇曳的风灯慢慢地吃。吃不大饱,但身子暖和了。
· 吴文化—吴地风物—蒸糕
要过阴历年了,旧时的无锡人家有花钱请蒸糕师傅上门来蒸糕的,那可是一桩大事,蒸糕时小孩是不准瞎三话四的,这不仅是要讨吉利,“蒸蒸日上,步步高(糕)升”,而且据说是倘若家中有人说话不检点,那年糕会蒸夹生了的。蒸糕师傅一帮好几个人,带来所需各类工具。先是将糯米粉和上适量的水出大力气拌匀,然后装进圆锥状的木质蒸桶放到水锅上烧大火蒸(拉风箱烧木柴),蒸熟,二人合力搬起蒸桶,将熟米粉倒到案板上,便可用力揉了。米粉揉成团,分成块,用推棍一块块堆成长方形,年糕就制成了。红糖年糕在米粉中加红糖,白糖年糕加白糖,白水年糕什么也不加。刚蒸熟的糯米粉摘下一团就吃,无锡人叫“胀粉”。相当好吃,又热又韧,小孩子们会直吃到胀肚子。蒸糕师傅带有木模子,将一团熟米粉压进模子,磕出来的年糕呈元宝状、如意状、动物状。他们还有印花戳子,蘸了红颜料在一块块年糕上触印出各式好看的图案。农村里没有这些讲究,揉熟米粉是放在缸里赤脚踏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