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炉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4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脚炉,江南地属亚热带,民居历来不设取暖设施,严冬季节,虽无零下数十度之苦,但数九寒

  江南地属带,民居历来不设取暖设施,严冬季节,虽无零下数十度之苦,但数九寒天“见水结冻”的日子也十分难熬。“冻手冻脚”便是具体写照,因为手脚离心脏最远,尤其是脚,有“脚冷全身冷,脚暖全身暖”之说。

  江南少煤,一日三餐的供热全靠柴火。越剧《梁祝·十八相送》中,英台唱道:“只看见,山上樵夫把柴打”,就特意提到“柴米油盐”中的首条。古时也将能文能武之人称作“上山是个樵柴汉,下山便是读书人。”可见柴火的重要。脚炉,就是江南人利用其柴火余烬的一项“特色发明”。

  脚炉黄铜制作,大肚圆形,装有拎攀,盖上布满小孔,换气散热,圆面大小搁一双脚正好。冬夜做作业,穿着布底棉鞋踏着脚炉,一股氤氲之气穿过脚心,直透肺腑。一个冬天下来,炉盖磨擦得金光锃亮。装脚炉是一种技巧,装得好,炉子没有“脾气”,不温不火可供暖五六个小时;装得不好,不是烤焦鞋底,便是很快“断气”。幼时看母亲侍弄脚炉,讲究“君臣佐使”,君是一块烧红的硬柴,围着的是灌木烧剩的点点星火,四周存灰,既保热量,又能透气,让炭火缓慢氧化,均匀放热。没硬柴烧稻草地区,用灶中草木红灰铺底,洒上砻糠(稻壳),使之缓缓阴燃,释放热量。砻糠的好处是不会冒烟,若遇温度不够,可松松炉灰,就可继续供暖。

  小孩子特别喜欢脚炉,还有另一乐趣:解馋。打开炉盖,把黄豆花生或玉米粒洒在炉内,静候“扑”的一声,便是熟了一颗,扒开一看,那豆粒儿已松散开花,香味不亚于“哈力克(玉米花)”,现做现吃,其乐无穷。虽然难免沾上点草木之灰,却是经过“高温消毒”又富含钾元素,食之无虞。最有趣的是烤白果(银杏),须等好半天才能听见“啪”的一声,坚硬果壳张开了口,露出果肉,碧玉翡翠般惹人喜爱。咬一口,清甜之中略带苦味,犹如满天焰火刚散,突然绽开的紫色焰火,令人“耳目一新”。母亲则规定,吃白果不能超过7颗。究其因,是“一粒白果要涨到鸡蛋大小”。7个“鸡蛋”装在胃里,确实怕人。小伙伴们围在脚炉边,互相监督。后来才知,白果好吃有小毒,不可贪吃而已。   有婴儿的人家更离不开脚炉,老天阴湿,小孩尿多,尿片周转不灵,就全靠一只脚炉,这是脚炉史中的“插曲”。

  脚炉是普通人家物品,手炉则是富贵人家的“专利”。手炉小巧玲珑,直径仅10来厘米,多为白铜制品,长方形、椭圆形、腰子形,五花八门。盖上的透气孔,雕成凤穿牡丹、紫燕双飞等吉祥图案。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捧着精致的手炉搓麻将、嗑瓜子,一派悠闲富足暖意融融的景象。炉中发热之物,不是灶膛粗品,而是经久耐烧的“钢炭”。无锡城里有条“坛头弄”,就是专门供应这种炭火的地方。

  10来年前曾有一种“手炉”,可以握在掌心,扁铝外壳中,石棉包着一只“小煤球”,火柴即可引燃,放在衣袋里也可取暖。不过那“煤球”由煤炭和化学物质组成,与旧时的手炉有较大区别。   自从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人的生活便有了质的变化。然而火是难以驾驭的东西,江南的手炉脚炉则把火的控制和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犹如掌握着一座稳定的“核反应堆”。现在,脚炉难见,古玩市场可见到小巧的手炉在待价而沽,虽然早已是腹中空空,但是过来人只要想到它的温暖和乐趣,便由衷产生一股亲切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手炉与脚炉
天冷,苏州人还会想到取暖的工具,但是八十多年前的苏州,还没有流行热水袋,我们取暖的工具,就是手炉与脚炉了。手炉,小巧玲珑,惹人喜爱,相对来讲,脚炉可算是宠然大物了。手炉大都是白铜制成的,间或也有用紫铜制成的。而脚炉呢,则基本上是黄铜制成的。你不要看轻这小小手炉,它可真是艺术,造型美,炉盖的雕镂更美。它的外观有方的、有长方的、有椭圆的,变化无穷,当然最基本的是圆的。手炉盖上则镂刻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而花纹上的小孔,便能使手炉内炭基团的热量,透升到炉盖上面,我们抚摸在炉盖上的手,便感到温暖起来。当年我在私塾里读书时,也要带个手炉去,不但读书时双手暖和,而且砚台结冰的话,只要放在炉盖上面,一歇歇冰就溶了,可以写字了。初春,久坐脚冷,于是便想到脚炉了。脚炉是非常朴素的,炉盖上面,不事华饰,就是一排一排的透气小圆孔。炉里面放的是灶膛里的未曾烧尽的稻草灰,上面再覆盖一层木屑灰,让它慢吞吞地煨着,就这样...
· 吴文化—吴地风物—难忘的脚炉情
小时候,我家有两只脚炉,一只是奶奶的,铜色很旧了,古董似的;另一只是妈妈的,妈妈从重庆来到仁社庄后,奶奶给她买的,金黄的,比较新。这两只脚炉是我儿时冬日的宠物,它温暖了我儿时一个个寒冷的冬天。冬天的早晨,奶奶摸黑就起床,烧好了早饭,把炒好的脚炉送到我的床前,一面叫我起床,一面把我的衣服裤子一件件放在脚炉上烘暖,再一件件递给我,笑眯眯地看好我一件件穿好。冬天的晚上,我在妈妈身边做作业看书,妈妈把脚炉放在我的脚下,自己不烘,让我烘。奶奶这时也提了脚炉来看我,见我做作业的小手冻得红红的,她马上把自己的脚炉放到我面前,心疼地把我的小手放在脚炉上烘,不断地问我:“冷吗?”我说:“奶奶的脚炉烘手,妈妈的脚炉烘脚,不冷不冷,你们冷吗?”奶奶和妈妈听了我说不冷,都欣慰地笑着说:“大人是不冷的。”当时,我还以为,大人是不冷的,只冷小孩子,于是我天天盼望长大,可以不冷。冬天的星期天,我很开心,妈妈在家门口放上...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