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吴地风物—浓郁醇厚黑杜酒
吴文化—吴地风物—浓郁醇厚黑杜酒,新春佳节到了,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品尝美酒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延续了千百年
新春佳节到了,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品尝美酒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延续了千百年的江阴黑杜酒便是当地人必备的传统“年酒”,那浓郁的醇香,甘甜的口味,给人们平添几多节 日气氛。
江阴“徐霞客”黑酒,又称“黑杜酒”,相传由酒师杜康始酿。当年杜康在家乡以高粱、玉米等粮食酿制出著名的“杜康酒”后,偕同好友刘伶云游四海,来到江南,并隐居于江阴 城东。杜康用江南糯米经蒸熟后发酵酿制的米酒,酒性绵厚醇甜,更适合江南一带人饮用。一日,杜康在对糯米进行蒸煮时,刘伶到访,杜康忙于接见好友,竟将一锅酿酒的米饭煮焦,两人觉得 丢了太可惜,决定用此米饭酿酒。不想这种酒不仅具备了米酒的特点,且酒香四溢,还有补血、健脾、开胃之功效,于是就把这种酒命名为黑酒,也因此有了“江阴黑酒饮三碗,醉倒刘伶整三天 ”的故事。
江阴黑酒酒度在13度左右,浓郁醇厚,甘甜绵软,营养丰富,其独特品味,长期以来深受江南百姓的喜爱,每逢佳节,这里的人家必备此良酒招待客人。如今,生产江阴黑酒的厂 家很多,其中江阴黑酒酿造有限公司的“徐霞客”黑酒已渐成品牌,它秉承了古老的酿酒工艺,从原料选购、发酵温控、菌种投料到炒色调酿,把杜康当年的传统酿酒工艺和现代 的科学技术有机 地结合为一体,使黑酒酿造技艺更上了一层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红楼梦》里惠泉酒
曹雪芹喜欢喝酒,他的友人称他“放达好饮”(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小注),“酒渴如狂”(敦诚《佩刀质酒歌》序),“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敦敏《题芹圃画石》)。“芹溪”、“芹圃”,都是曹雪芹的号。他在长篇小说《红楼梦》中,也写了不少饮酒的场景,以及酒醉后的神态。特别是两次写到当时无锡的名酒———惠泉酒。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么什?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宝玉道:“这个容易。...
· 吴文化—吴地风物—古时佳酿惠泉酒
无锡天下第二泉闻名天下,第二泉的水透明清纯,甘美醇厚。对于何以会形成如此甘泉的原因,宋代有人认为是因山腹中贮藏铅锡矿脉,泉水“感锡之气”而变为甘,并以无锡历史上周秦间大产铅锡的传说为佐证。实际上,惠山系乌桐砂岩,泉水经过滤,含有大量矿物质,因而甘洌可口。如果将二泉水倒入杯中,泉水可高出杯口数毫米而不溢。据专家分析,二泉水确实具有消烦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明代“前七子”之一的李梦阳有诗云:“一举烦郁释,再举毛骨轻,三举不敢咽,恐生羽翼随风行。我闻兹泉世无匹,梦寐求之不可得。”(《谢人送惠泉》)清洌甘美的二泉水不仅烹茶特佳,就是酿酒亦是上品。元代以来,惠山附近就有人取惠泉水酿酒,称作惠泉酒,至明代已名闻天下。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卢太学诗酒傲王侯》一篇就提到“惠山泉酒”之名。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曾有诗句赞道:“一瓶暖贮惠泉酒,过得层蛮日又低。”(《咏惠山》)清初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中,酒家店小...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 吴文化—吴地风物—菱角
又是菱角飘香时。菜市场、街头巷尾又听卖菱声,又闻菱角香。那脆甜鲜嫩的沙角菱、壳薄如玉的小白菱、红皮白肉的小红菱,甜嫩嫩、水灵灵、香喷喷,可谓物之娇娇;卖菱人婉转的卖菱声,可谓言之娓娓。文人墨客不仅爱尝菱且喜咏菱。白居易咏姑苏水红菱道:“菱池如镜净如波,白点花稀青角多”;杨万里描绘菱曰:“蟾蜍翘立蝶飞起,便是菱花著子时”;清人沈谨学曰:“菱儿个个相依生,秋水有情总觉冷。”菱角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品种繁多,有青、红、紫等色,有大头、牛角、元宝等形,有四角、三角、双角、无角菱。不掌握吃菱之法,往往一不小心就会被菱角刺痛。肉如玉的菱角似乎有点吝己身惜己玉,引得人们怜香惜玉不止。乾隆下江南小住姑苏时,泛舟太湖,只见碧波浩淼,眼前菱花飘香,一时馋涎,命人献菱。曾被白居易赞美的小红菱一点不给皇帝老子面子,尖尖的菱角刺破了龙唇,顿时龙颜不悦。但是,怒归怒,不便发作,乾隆只得对着菱角...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盖碗茶”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盖碗茶是大西北地区回族人民的一种传统饮茶方式。在江浙地区也有此习俗,叫做“泡茶”。早在宋元时期,江南的“泡茶”已颇负盛名了。《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中有一段饮用“泡茶”的描述:“翠莲听得公公讨茶,慌忙走到厨下……煎滚了茶,复到房中,打点各样果子,泡了一盘茶。”茶中有“两个初煨黄栗子,半抄新炒白芝麻,江南橄榄连皮核,塞北胡桃去壳子。”可见,饮用沏入干果、蜜饯的茶,在宋元时期已成为江南人民的一种家常饮茶方式。在文人雅士聚会时,泡茶又成为一种巧艺。不仅沏成了甜茶式样,连注水时也高下疾徐,令汤水沤成字画等物象,更平添了泡茶的乐趣。茶室中的堂倌倾壶注水也有各式各样的方式和技巧,做到了快而不澈,满而不溢,其技其巧,与大西北的“盖碗茶”巧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江南各地这种饮茶方式民间还时有所见。苏州、无锡人家的女儿出嫁,男方要送给女家荔枝、桂园、胡桃、蜜枣和上好的茶叶作泡茶款客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