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吴文化—吴地风物—三游虎丘

2018-01-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吴文化—吴地风物—三游虎丘,说起“虎丘”,于我来讲再熟悉不过了,每次与人讲起虎丘,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说起“虎丘”,于我来讲再熟悉不过了,每次与人讲起虎丘,心里总有一种特别的感觉。“三”游虎丘,倒并不是我只去过三趟虎丘。那么,为什么要说“三”游虎丘呢?

  游虎丘。那还 是在1994年的时候,参加完七月初的高考,心情轻松了些许。然而,随着高考放榜日期的临近,一颗心又仿佛提到了嗓子里,母亲便让我到苏州去看一看,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到苏州。尽管是 第一次,但苏州在我的印象中却是很熟悉,大概是曾经在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见过吧,或许是在儿时的露天电影里。长途汽车还没进苏州城,一座高高的古塔便钻进我的视线,不知边上谁说 了一句,“快看,虎丘塔”。我才恍然大悟。以致于小妹问我要去什么地方玩,我脱口而出“去虎丘”。七月的虎丘,游人非常多,天也比较热,我们跟在一个团队的后边,导游小姐妙语连珠, 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一帖帖精致的题刻,让人流连忘返。小小的虎丘就是一本苏州的地方志,浓缩了历史,也凝聚了人生。我想,“有一天,我也能像她这样该多好?”也许,要是没有我第一次 的虎丘之游,今天我或许不一定在苏州工作和生活。

  二游虎丘,是在苏大读书的时候,经常有外地的同学到苏州来玩,我便充当起临时导游的角色。加之我是学旅游的,那是更逃不脱了。为 了省钱,我便一个一个缩舍去找园林券,再借几辆破车就出发了。虎丘自然是我们的首选地了,冲着苏东坡老先生的“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也得去游一游,在交通便捷的今天留下这种 遗憾实在不该。于是,我便竹筒倒豆子,将课堂上老师讲的,图书馆里看的,跟在其他导游后边听的,一古脑儿给“现炒现卖”掉。去的次数多了,讲得也就熟了,而跟在后边免费听讲的人也多 了,对自己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后来我参加导游资格考试,现场讲解考得挺顺利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学校时多次的临时导游。

  三游虎丘。毕业后,我留在了苏州工作,做了一名导 游。因此,去虎丘的次数就更多了,具体去过多少次,我自己也没有计算过。带的团队多了,接触的客人也多了,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生活背景,使他们对导游讲解的内容有各自的喜好。有 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口干舌燥地在那儿讲解,然而有一些客人却是无动于衷,对讲解就慢慢形成一种厌恶感,这也是许多导游所碰到的问题,以致于在一些导游中有这样的现象,“外语导游讲的 比中文导游讲得少,老导游比新导游讲得少。”为什么呢?一是不会讲,二是不愿讲。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是学旅游的,“景点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再去虎丘的时候,我总要翻一翻《苏州 园林》,总想从中找出一些新鲜的东西,每次团队自由活动时,我总是习惯性地跟几个团,因为我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慢慢地能摸索出一些有趣的东西。“只有不会带的导游,没有带不 好的客人。”每次在虎丘塔下讲解结束时,我总是习惯性地数一数我的客人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也是平淡之中的一份快乐吧!

  做旅游,就是做人,我很喜欢去虎丘。而且,每一次的感觉都不 一样。将来,不管我做不做导游,虎丘,我以后还会去很多次,因为,那儿是我梦想的起点和延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吴地风物—夏夜游
初夏的夕阳西下,映红了天际。微风习习,轻拂着喧闹一天的都市,宛如一双柔翼在轻轻按摩,让其渐渐地安静下来。宜人的夏夜,夜游公园的市民也渐渐多了。上周末夜晚,华灯初上,只见三五结伴而行的游人纷纷涌进锡惠园林名胜区。我已许久不曾来这里了,记忆中的惠山古街都是卖泥人的小店,路两旁长满参天的梧桐树,一到夏天便郁郁葱葱,盖住了整条街,但如今路旁的树枝已被修剪,露出一片开阔的天空。月光撒满这条古街,路边纳凉人或轻摇蒲扇,或摆棋对弈,或呵呵侃大山,构成一道和谐安详的夏夜纳凉图。对直这条古街的古华山门,挂满了花灯,映衬着土黄色的山门,更增添了一丝迷人的夜趣。透过山门往里看去,幽幽小径,两边树上满是花灯,柔和的彩灯悦人眼目,偶尔传来的古韵琴声令人陶醉。穿过山门,来到寄畅园,映入眼帘的“山色溪光,松风水月”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块御赐额联,更让人忽生诗意,有种身随先圣踱步其境的感觉。园内,或奇峰秀石,曲...
· 吴文化—吴地风物—英台故宅游
农历3月28日,春暖花开,正时旅游最佳时节,趁着风和日丽,踏着浓浓的春意来到了宜兴风景如画的善卷后洞区。她以明媚秀丽,真山真水相依的缠绵与婉转,静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做丝毫的掩饰,片片天赐着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留下的自然景观,处处蕴涵着历史遗留下的人文景观,段段渗透着鲜明生动的灿烂文化,不由人联想起优美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浓浓的感情色彩,这里就是晋代女子祝英台故宅。经过近年的景点全新包装,以洞奇石美,绚丽多彩享有世界三大奇洞之盛名的善卷洞,脍炙人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发源地———英台故宅,充满神奇色彩的善权寺为核心形成的善卷风景区。这里森林茂密,风景秀丽,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珍稀植物美不胜收,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该景区独特的生态园林风格。一步入后洞区,从中你可领略到返朴归真的梁祝文化气息和晋代风韵,谛听久唱不衰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你带到两千年前的闺楼社会,使人联...
· 吴文化—吴地风物—蟹三味
深秋时节,菊绽蟹肥。蟹,人人爱吃,却并非人人都善于品蟹知味。品蟹,最讲究的是得其真味。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也是个美食家。他认为凡“味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而“味重”之蟹,只宜独品而不宜糅以他味。如蟹粉鱼翅蟹粉狮子头或和以他物调成蟹羹之类,虽为桌上佳肴,然蟹之美质难存,真味大失矣。清代戏剧家李渔是品蟹高手,他说得更透彻:“蟹之为物至美”,“世行好物,利在孤行,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和以他味者,犹之以爝火助日,掬水益河,冀其有裨也,不亦难乎?”当然,为使蟹餐丰富多彩,现在多有创新蟹谱,荷香黄泥煨蟹、雪花蟹斗、鲍鱼蟹盖、翠竹虾蟹等等,虽别有风味,然欲品蟹之真味,还少不了整只蒸蟹。再有,欲得蟹真味,还必须自剥自食,有秩有序,边品边尝。嗜蟹如命的李渔深谙其道:“旋剥旋食则有味,人剥而我食之,不特味同嚼蜡”,此与“好香必须,好茶必须自斟”同...
· 吴文化—吴地风物—漫话太湖游船
在国内造船界享有盛誉的太湖游船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反映社会进步与文明。随着对外开放与人民生活提高,旅游业得到发展。更多、更好、更美的游船将会给秀丽的太湖增辉添彩。无锡太湖游船几经兴衰,到目前为止,已在国内独树一帜。清末民初,庆丰、振新、业勤、永泰等几家纱厂与丝厂为了招待外地客商,造了一些小游艇,收茧之季,作拖茧、解款之用;闲季则将游艇租给船员经营。太湖游船初具雏形。1915年后,随着梅园、蠡园、鼋头渚、小箕山等景点对外开放,游客骤增,船员借用工厂主的游船甚感不便,相继合伙集资建造了营业性质的游船,“新风翔”、“忆梅”、“宝祥”等十余艘船长为5米至13米的小型游船便是在当时投入经营的。当时老百姓称之为“汽油船”、“药水船”、“白相船”等,后称“汽艇”和游览船。后拖客驳,又称画舫和灯船,经营水上游览和船菜业务。抗战时期,这些游船与灯船几乎全部被国民党与日寇征用或烧毁,一片沉寂。抗战胜利后,船...
· 吴文化—吴地风物—吴地清明习俗
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逢此时,我们吴地也有踏青、扫墓、插柳、拔河、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此情此景,在文人墨客的诗中多有展现,别具情趣。踏青即郊游。《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琛缡,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宋人欧阳修的“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的词句,宛如一幅清新又迷人的踏青风俗画。阳春是放风筝的大好时光。放风筝,作为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文娱形式,在古代文人笔下留下了不少诗词。《红楼梦》中的“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就很有名。清人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柳绿莺啼的阳春儿童喜放风筝的情景。读罢这首诗,使人想起丘迟《与陈伯之书》中的名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感到江南风光美不胜收。吴地古时清明节当日,许多人家的门楣上、灶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